细节失真、失理,作品就难以立得稳 。以人物塑造为例,细节掌控不好,过度夸张与变形,会让人物流于平面化、呆板化,大大降低其艺术价值、审美价值 。
有一部老电影《平原游击队》,拍摄过两个版本,分别是1955年版和1974年版 。两个版本中的人物和情节基本一致,但对比看一下,1974年版在细节处理上,尤其在人物塑造方面过于夸张、失当,成为招致诸多非议的原因之一 。
1955年版的《平原游击队》是一部黑白片,时长80分钟左右,情节环环相扣,矛盾冲突节节推进,成功塑造了以智勇双全的游击队长“双枪李向阳”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形象,成为一部备受称道的经典作品 。之所以说经典,是因为经受住了岁月的淘洗 。现在,有网友看完这个电影,在弹幕中感叹:“神剧就别在这提了,两者隔着长城的距离 。”这个评价足以反映大家的高度认可和真心称赞 。
特别值得称道之处,在1955年版中,方化饰演的日寇头目松井,老谋深算,诡计多端,他演活了“鬼子”的同时,也在与李向阳的斗智斗勇中,使李向阳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
方化的表演,通过微表情的变化、微身段的使用,把角色的性格与心理活动,表现得恰如其分,又入木三分 。刚开始,听说城北、城西出现了八路军,松井并没怎么当回事,觉得消灭这样的对手不过小菜一碟,他眉毛倒竖,面目狰狞,吩咐兵分两路,去打击八路军游击队,那种傲慢与骄横跃然眼前 。识破李向阳的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那种狡猾与奸诈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 。为了从老百姓那里问出八路军、粮食的下落,他脸上挤出几丝假笑,又是笑里藏刀,笑里藏奸,“鬼子”的形象真是活灵活现 。
到了1974年版,虽然仍是方化饰演松井,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夸张版松井与老版的松井相比,就单薄多了 。从一开始,人物就像一张拉满弦的弓,后面再难有继续发力的空间 。松井自始至终就如同一个狂躁症患者,似乎只会大喊大叫,观众已经看不出人物那么多层次的性格特征,感受不到人物那么丰富细腻的心理变化了 。
值得关注的是,1974年版中还有一些细节,处理得也“不是很艺术” 。比如,松井接到报告,说城北发现八路军,此时,画面上出现的是“咔嚓”一道闪电,表现松井得知消息后如同“晴天霹雳”的感觉,这种表达方式是否过于稚拙,不太符合艺术规律?而相似的情节,相似的画面,出现了两次 。再后来,松井听说城北某地被八路军游击队袭击,又是十分震惊害怕,这次不是闪电了,而是花盆从架子上翻下来,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实话实说,这一类的细节,反而让观众出戏了 。
细节是个概念,但不能概念化地去表现 。细节可以想象与虚构,超现实也没问题,但不能违背生活的本质与逻辑,不能违背艺术创作规律,否则,理之不存,事将焉附?
- 岛城|青岛掀起最热“嘻哈风”!顶尖说唱歌手齐聚 记者直击《中国说唱巅峰对决》发布会
- 与其说|乐坛回忆杀走红:与其说怀旧,不如说一代人在怀念从前的自己
- 王晓晨|怎样做到“好好说话”? 青岛小嫚儿王晓晨支招:先学会消化情绪
- 说话|《好好说话》中出演人民调解员 陈晓收获颇多:拍完更会“说话”了
- 硬朗|“硬朗女性值得被尊重和书写”这位导演如是说
- 简体|热门高分美剧《后翼弃兵》同名原著小说简体中译本首发
- 李路|人间烟火气 最抚凡人心!《人世间》凭啥成为现象级 李路、王海鸰、梁晓声这样说……
- 直呼|张艺谋说了句“比较惨”,网友直呼“补张电影票”,《狙击手》票房抬升,这3家上市公司要笑了?
- 兴文|长篇小说《山顶上的金字塔》出版,傅兴文写给纯真初恋与花样年华的情书
- 风口|风口说 | 当代年轻人不想结婚的三大原因,你是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