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女性独立视角看待沈从文夫妇的爱情

站在女性独立视角看待沈从文夫妇的爱情
文章图片
天地出版社2020年出版了张兆和的《我从来不感到孤独》 , 受此书的书名和推荐语引导 , 使读者误以为是张兆和与沈从文的情书一束 , 怀着读情书的想法翻读该书的人 , 往往会感到一种失落 , 估计这也是豆瓣评分不高的一大原因 , 打分的人没能看到期待中爱情旖旎的样子 , 反而看到的是一种历史的朴素与日常 , 便不开心了 。 我倒觉得这是本书最大的亮点 , 或许能够为此而留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 , 以及在世界文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
广为人知的是沈从文一生中给妻子张兆和写了很多书信 。 然而 , 张兆和从20世纪30年代到八九十年代 , 写给沈从文的书信和日记却不为大众所知 。 这本《我从来不感到孤独》以精选的30多封张兆和写给沈从文的书信为主体内容 , 反映了张兆和与沈从文从相识、结婚、分离、相聚到相濡以沫的一生 。 这些细腻、平实的文字展现了张沈二人在半个多世纪里的生活和情感经历 。
现代中国的文学路上 , 作家们个性解放的呼声与他们的家庭和爱情很难划出界限 , 徐志摩的《爱眉小札》、丁玲的《不算情书》、鲁迅的《两地书》 , 都曾是个性解放的宣言 。 情爱叙事的惯性读解 , 其实窄化了情书的意义 , 在这个层面来说 , 张兆和的这部作品可以看成一种纠偏 。 爱情的珍贵不仅是挑战了传统习见 , 也已经超越了眷侣之间的相遇相知 , 更是在广泛的社会历史结构中 , 对爱情做一种承担 。 因此 , 书里为两人相互的选择做了更多的说明 , 既非纯粹的巧合 , 也不是简单的误解 , 即便如此 , 这种彼此的认同在张兆和看来 , 仍旧是不够理解:“从文同我相处 , 这一生 , 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 。 我不理解他 , 不完全理解他 。 ”这是张兆和在沈从文生前最后的思考 。 可以说 , 张兆和非常真实地还原了爱情的本相:走到一起的两个人无论多么近的距离 ,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理解也未必能穷尽 , 这既是爱情的有限性 , 也是人的有限性 。 可是 , 也恰恰是对这种“有限”的正视 , 张兆和在沈从文去世之后 , 才有了另一种重新认识沈从文的可能 。 如果说我们已经习惯了在作家特立独行的爱情里面找寻人生的完美和浪漫 , 那么 , 张兆和则告诉我们 , 爱情从来就不是一种全知全能的存在 , 爱情的美好 , 是肯定未知 , 需要永远思考 。
《我从来不感到孤独》更为重要的是从爱情中突围出来 , 呈现出五四新文化运动孕育的一代新人 , 如何在大时代转型中践行其文化理念 。 换句话说 , 让人看到新文学史中的主角如何建构他们的文学 。 这有别于我们在各种版本中看到的对文学作品的品头论足 , 而直接感受到作为文学作品材料的他们自己 。 这就包含其一 , 在战乱中怎样坚持文化的自新?沈从文讲 , 如果你只看到我在《边城》中的微笑 , 那是不够的 , 你也应该看到我笑里的泪 , 这句话放在整体背景中将会得到更丰富的阐释;其二 , 是人性的还是阶级性的?关于沈从文的后半生转业 , 现成的定论是两者的尖锐对立 , 可回到张兆和所经历的事件中 , 我们可以不再把沈从文分成前半生与后半生 , 也不必再把沈从文的思想理解为文学与政治的二元对立和斗争 。 在某种程度上说 , 张兆和为读者还原了一个更为总体性的作家沈从文 。
此书最大的魅力也不在于变成一个作家的注脚 。 张兆和已经做了沈从文一辈子的附属物 , 这本书里她将会有一个更完整更独立的形象 , 而且 , 这个形象也将为读者提供一个中国社会发展的独特风貌展现 。 在张兆和的私人信件中 , 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被动性的消失 , 而且 , 正因为是私人话语 , 使得我们进入这一段历史更有一种信任感 。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有一句话 , 张兆和看到同事的子女来农场生活 , 便在信中对沈从文感慨:“这一代的孩子见多识广 , 从幼儿园就接受社会主义教育 , 比起龙龙、虎虎一辈又优越多了 。 ”比较中的真挚感不容怀疑 , 一方面这是对当代读者来说有些许陌生的历史感 , 另一方面 , 更是让人熟悉的家长里短的描述 , 很是亲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