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叫我老师》创作心路历程( 二 )


总结学习了《我叫豆豆》制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 , 在制作《请叫我老师》时 , 我们首先还是先选择进行志愿活动 。在志愿活动中跟随老师上课 , 在与老师们的接触和交流中 , 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特教老师这一群体的艰辛 。他们就向黑夜中的引路灯 , 为家长和孩子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引导方向 , 带领他们迎接每日的阳光 , 让这群孩子更快的融入主流社会 。但是 , 当我们走上大街随机现场采访询问时 , 得到的答复却令人寒心:大多数人根本不了解特教老师这一职业 , 甚至从来没有听说过 。就在那时 , 我们更加坚定了制作第二部《请叫我老师》的决心 。
如果说第一部制作《我叫豆豆》是“摸着石头过河” , 那么制作第二部就是“戴着镣铐跳舞” 。影片无论是从选材上 , 还是从拍摄制作上 , 难度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空前的艰难 。我们没有专门学习过纪录片的创作方法 , 没有一套完整的制作流程 。说来也是寒心 , 在网上搜索类似题材的纪录片 , 竟没有找到一个可以学习借鉴的榜样 。因此 , 在制作第二部时 , 我们只能在自我的认知中慢慢探索 。因为群体的特殊性 , 我们需要尊重和保护每一位家长和儿童 , 在拍摄上 , 我们无法像正常纪录片一样随时随地记录 , 因为大家对于这个群体的不理解 , 大部分家长并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站在镜头前 。记得有一次 , 我们拿着设备到达中心 , 还没有进行拍摄 , 就被一个家长狠狠地训斥了一番 , 我们现在非常能够理解家长的心情 , 我们也非常感谢愿意为这部影片出镜的家长和孩子们 。
【|《请叫我老师》创作心路历程】回过头来看 , C印象在制作孤独症题材短片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整整两年 , 两年来 , 有艰辛 , 也有快乐;有苦难 , 也有收获 。非常感谢一路上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支持 , 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能和青岛圣之爱一起携手 , 为中国孤独症康复服务标准化做更多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