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新研究表明:新冠飞沫持续的时间 较此前设想要长久得多
维也纳技术大学(TU Wien)的实验与模拟研究表明,与之间搭建的模型相比,携带新冠病毒的微小液滴也在患者呼气后消失得更慢 。众所周知,无论是新冠、流感、还是其它病毒性疾病,冬季都较夏季更易传染 。相对湿度在这方面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 我们可从大冷天呼气凝结的水汽,而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一点 。
文章图片
(来自:PNAS)
此前模型假设“只有大飞沫才会造成相关的感染风险”,理由是小飞沫的蒸发速度要快得多 。
然而维也纳技术大学与帕多瓦大学的最新合作表明,这样的假设是不准确的 —— 由于我们呼吸的空气湿度很高,即使是微小的液滴,其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也远超此前的设想 。
文章图片
由 Alfredo Soldati 教授带领的流体力学与热传研究所团队,提到了一种由不同成分组成的“多相流”(MultiPhase Flows)理论 。
这包括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打喷嚏时带出的空气,具有传染性的病毒存在于不同大小的液滴中,而气体介于两者之间 。
这种混合式的场景,导致了相对复杂的流动行为 —— 液滴和气体都在移动,两种成分相互影响,且液滴能够蒸发成为气体 。
文章图片
为深入了解这些影响,研究人员设定了不同的环境参数(比如温湿度)、并通过计算机进行了模拟,以了解飞沫和胡须空气的扩散 。
此外,研究团队尝试了将带有电磁控制阀的喷嘴安装到塑料头上,以精确定义的方式来喷射液滴和气体的混合物 。
然后通过高速相机来录制,进而准确测量有哪些液滴留在空气中、以及停留了多长的时间 。(帕多瓦大学的 Francesco Picano 团队也参与了该研究项目)
文章图片
结果表明,潮湿的呼吸空气,会让飞沫的悬停时间变得更长 。Alfredo Soldati 表示:“原因很简单,液滴蒸发并不取决于环境的平均相对湿度、而是液滴所在位置的局部湿度” 。
由于呼出空气较环境空气更潮湿,呼气湿度会导致小液滴蒸发得更慢 。当一个液滴蒸发时,也会导致局部湿度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减慢其它液滴的蒸发过程 。
【科学探索|新研究表明:新冠飞沫持续的时间 较此前设想要长久得多】基于此,研究人员希望大家能够更科学地落实相关防疫政策,比如坚持正确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 。
- 科学探索|科学家研发毫米级机器人 可实现人体内靶向给药
- 科学探索|野生蝙蝠被发现可在4年后识别跟食物奖励相关的铃声
- 科学探索|盘点大自然6种能使身体部位再生的动物
- 科学探索|中国空间站的光学舱:巡天空间望远镜预计2024年投入科学运行
- 科学探索|科学家发现了本质上不会衰老的物种
- 科学探索|问天实验舱器箭组合体今天进行垂直转运
- 科学探索|新研究揭示了大象是如何避免癌症的
- 科学探索|一种新开发的抗生素被发现可以杀死耐药性细菌
- 科学探索|增材纺织法造出人工心室模型
- 科学探索|MIT团队找到改善工业沸水工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