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袁隆平团队“巨型稻”在天津正式插秧
经过一段时间的大棚育苗,日前,由袁隆平团队带来的“巨型稻”开始在天津市宁河区正式插秧,这也是“巨型稻”在京津冀地区的首次大面积试种 。在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东白庄村,百亩水田里一片忙碌 。农户们认真地将袁隆平团队带来的“巨型稻”秧苗稳妥地插入土壤中 。
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长沙试验田“巨型稻”亩产可破千公斤
荆门“巨型稻”丰收:平均株高1.8米单株穗超300粒
文章图片
据了解,袁隆平团队巨型稻可长到2米左右,稻株成长后可达1.8至2.2米,且具有超耐盐碱、高产等特性,产量是现有普通水稻的1.5倍以上 。
作为首次在京津冀地区试种的新品种,与普通水稻秧苗相比,“巨型稻”的秧苗更加粗壮 。即使是从事水稻种植十多年的农户,如此粗壮的苗种也是第一次遇到 。
文章图片
“巨型稻”比一般水稻要求的行距、间距要宽 。这就意味着普通农机不能直接使用,但纯人工插秧效率又无法提高 。为解决这一难题,当地农户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对插秧机械进行了反复多次调整,经过不懈尝试,插秧机终于可以适用于巨型稻的种植 。为确保数量、效果双达标,现场采取了传统手工插秧与机械插秧并行的模式,于是人与器械“共舞”的景象在稻田中上演 。
【科学探索|袁隆平团队“巨型稻”在天津正式插秧】今年4月,袁隆平团队选择天津宁河作为巨型稻的育秧地,对总计100斤稻种进行育苗 。据专家介绍,巨型稻不仅具有成本低、产量高、抗倒伏、超耐盐碱等特性,稻秆未来都可作为饲料等途径加以利用 。不仅如此,足够高的“巨型稻”还可以增加稻田的蓄水深度,让水田内不仅可养殖鱼、虾,还可以养蛙、养鸭,让立体养殖更加丰富 。而面对这个被种下的新品种,已有当地的农户跃跃欲试 。
- 科学探索|科学家研发毫米级机器人 可实现人体内靶向给药
- 科学探索|野生蝙蝠被发现可在4年后识别跟食物奖励相关的铃声
- 科学探索|盘点大自然6种能使身体部位再生的动物
- 科学探索|中国空间站的光学舱:巡天空间望远镜预计2024年投入科学运行
- 科学探索|科学家发现了本质上不会衰老的物种
- 科学探索|问天实验舱器箭组合体今天进行垂直转运
- 科学探索|新研究揭示了大象是如何避免癌症的
- 科学探索|一种新开发的抗生素被发现可以杀死耐药性细菌
- 科学探索|增材纺织法造出人工心室模型
- 科学探索|MIT团队找到改善工业沸水工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