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孤独,酷吗?这是病,得治!

孤独是一种病 。人类在有意义的社会关系中成长 。当一个人所期望的社会关系水平与实际社会关系水平存在差异时,就会产生孤独 。孤独对个人和社会有哪些影响?不同地区和年龄的人患孤独病的情况如何?将孤独作为一个公共健康问题,还需要做哪些工作?一项近日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的研究成果回答了这些问题 。

IT|孤独,酷吗?这是病,得治!
文章图片

作者 | 王方
何为孤独
孤独是一种消极的主观体验,与社会关系的质量高低密切相关 。短暂的孤独感是一种常见的经历,但长期或严重的孤独感会对健康和幸福构成威胁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孤独感与各种不良健康后果有关 。
例如,孤独感与心血管健康的不良指标有关,如高血压、胆固醇水平升高、冠心病等 。
孤独感还与患睡眠障碍、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症的风险增加有关 。孤独感也可能在人的一生中损害其行为、心理和社会健康,如让人滥用药物,有自杀意念,主观幸福感差,产生焦虑、抑郁等 。
那么,是什么让人产生孤独感?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孤独感的主要文化决定因素 。
最近一个概念模型假设,年龄等风险因素与退休等触发事件相互作用,导致孤独感 。
此外,慢性疾病与近年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也成为孤独感的危险因子 。这些因素很可能会影响孤独感的流行 。
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孤独是一个重要的健康和社会问题 。包括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维韦克·穆尔蒂在内的一些卫生专业人士将其列为流行病 。
2018年,英国任命了世界首个“孤独部长”雷西·克劳奇,以处理社会中越来越多因孤独引发的问题 。
最近的一项估计表明,工业化国家有1/3的人口感到孤独,每12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感到严重孤独 。然而,这一估计的依据尚不清楚 。
随着孤独感被定义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解决它亦需要公共卫生方法,首先是通过监测确定问题的规模和分布情况 。
了解全球孤独感的普遍程度,可以帮助决策者评估这一问题的范围和严重性,也为科学研究工作和公共卫生监测提供必要的信息 。
谁在孤独
近日,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Ding Ding团队对113个国家和地区的孤独患病率进行了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 。
为了确定全球人群水平上孤独感患病率的数据可用性、差距和模式,在可行的情况下通过荟萃分析总结世界卫生组织区域内的患病率估计,并评估有数据国家孤独感的时间趋势,研究组在Embase、Medline、PsycINFO和Scopus等大型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筛选出基于全国代表性样本(n≥292)、仪器验证和2000年至2019年流行率数据的观察性研究结果,进行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 。
该研究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提取数据,并使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的检查表评估偏倚风险 。
随机效应荟萃分析则是按测量工具、年龄组和世界卫生组织区域,对采用相对同质研究方法的研究子集进行分析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官方区域命名法,研究组从57项研究中获得了113个国家和地区的患病率数据 。
77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12岁至17岁)、30个国家的年轻人(18岁至29岁)、32个国家的中年人(30岁至59岁)和40个国家的老年人(≥60岁)的数据可用 。总体而言,荟萃分析包括24项研究中106个国家的212项估计结果 。
青少年的数据几乎全部来自全球在校学生健康调查,68个国家的76项估计纳入了荟萃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