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研究发现犬类也有共情能力
【科学探索|研究发现犬类也有共情能力】意大利米兰大学的Federica Pirrone和同事对426名意大利养狗人士进行调查发现,家里另一个同伴去世后,狗狗的行为和情绪变化或许能暗示它们的悲痛 。虽然研究人员已经在各种动物中发现了悲痛行为,包括鸟类和大象,但家犬是否会悲痛的问题一直不太清楚 。
文章图片
Pirrone与合作者调查了那些家里宠物狗去世但至少还有一条其他狗的成年人 。66%的狗主人在研究开展的前一年里失去了他们的狗狗,研究团队询问了他们那条仍活着的狗狗在另一狗死后的行为 。此外,狗主人还描述了家里狗狗在发生变故前的关系以及他们自己在狗狗去世后的悲痛程度 。
86%的主人发现,仍活着的狗在另一条狗死后出现了行为上的消极变化 。32%的主人称,这种变化持续了2-6个月,25%的主人称这种变化持续了6个月以上 。当被要求描述这些行为变化时,67%的主人称仍活着的狗会更多地寻求关注;57%的主人称仍活着的狗玩得更少了;46%的主人称仍活着的狗活力不如从前了 。35%的主人称仍活着的狗睡得更多了,而且很容易感到害怕;32%的主人称这些狗吃得更少了;30%的人称这些狗呜呜或吠叫的频率增加了 。93%的主人称在失去爱宠前,他们的狗狗一起生活的时间超过了一年,69%的主人称他们狗狗之间的关系很友好 。
研究团队发现,虽然两只狗住在一起的时间不会影响仍活着的那条狗的行为,但与去世狗狗的友好关系以及主人的悲痛会让活着的狗狗更容易出现消极的行为变化,也更容易感到害怕 。这说明在活着的狗狗中观察到的消极行为和情绪变化,可能同时源于因失去同伴而作出的类似悲痛的反应,以及对它们主人的悲痛作出的反应 。作者最后表示,狗狗表现出的类似悲痛的反应或许是一个非常重要但被忽视的宠物福祉问题 。
相关论文信息:
http://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2-05669-y
- IT|研究发现大脑炎症与睡眠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有关
- 科学探索|科学家研发毫米级机器人 可实现人体内靶向给药
- IT|研究:“自我加强型疫苗”可将多种药物剂量装入一针中
- 科学探索|野生蝙蝠被发现可在4年后识别跟食物奖励相关的铃声
- 科学探索|盘点大自然6种能使身体部位再生的动物
- 科学探索|中国空间站的光学舱:巡天空间望远镜预计2024年投入科学运行
- 科学探索|科学家发现了本质上不会衰老的物种
- 科学探索|问天实验舱器箭组合体今天进行垂直转运
- 科学探索|新研究揭示了大象是如何避免癌症的
- 科学探索|一种新开发的抗生素被发现可以杀死耐药性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