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为了抵御痘痘,你的皮肤简直拼了:变身脂肪细胞还生产抗菌分子
【科学探索|为了抵御痘痘,你的皮肤简直拼了:变身脂肪细胞还生产抗菌分子】痤疮作为一种最常见的皮肤疾病,尽管不会危及生命,但会极大地影响外观,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 。有些痤疮患者会反复发作,甚至产生更严重的皮肤感染问题 。实际上,我们的皮肤是有天然的抗菌机制的,比如身体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天然免疫防线就是由成纤维细胞协调的 。这部分细胞在接收细菌感染信号时,会转变成脂肪细胞并产生抗菌功能 。
当下许多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毛囊细胞对痤疮发展的作用,毛囊中的上皮细胞是一道特殊的物理屏障,可以防止微生物的渗透 。但痤疮的老朋友,痤疮丙酸杆菌都定居在了毛囊皮脂腺较深的区域内,当它们过度繁殖时产生的代谢物会引发强烈的炎症,促进痤疮的发生和进展 。
文章图片
那成纤维细胞是否能像抵御金黄色葡萄球菌一样帮助身体抵御痤疮丙酸杆菌呢?据《科学-转化医学》的一项新研究,这种保护现象是同样存在的 。他们通过实验发现,为了保护毛囊内部不受到感染,成纤维细胞会执行反应性脂肪生成的过程,让自己朝脂肪细胞发展 。这一过程中,这些细胞会开始分泌一种名为cathelicidin的抗菌肽,这种多肽可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生长从而减少痤疮产生的可能性 。
研究收集了数名痤疮患者的患处和正常皮肤样本进行了检查,他们发现患者未受损组织中的部分成纤维细胞与脂肪细胞分化有关的基因会显著表达,是反应性脂肪生成过程的标志,说明它们正在响应细菌感染,启动抗菌程序 。而已经出现皮损的样本中同样会有一些细胞高度表达脂质相关基因,例如APOE和磷脂酶,此外也会有炎症基因的表达 。
文章图片
在反应性脂肪生成启动后,成纤维细胞就会开始释放抗菌肽 。根据检测结果,cathelicidin通常会出现在毛囊周围的基质中 。当然这种效果与痤疮丙酸杆菌的存在脱不开联系,小鼠实验中,研究者给部分小鼠皮下注射了痤疮丙酸杆菌,结果这些小鼠真皮中产生了大量与cathelicidin同源的抗菌肽,而对照组注射了磷酸盐缓冲液的小鼠则没有变化 。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实验组的小鼠皮肤中一些与脂肪形成相关的标志物开始上调,这种现象与人类样本中观察到的也基本一致,说明痤疮丙酸杆菌足够引起分泌抗菌肽的免疫反应 。
当然,知道原因之后大家或许更想知道有没有应对的措施 。根据新研究,类视黄醇和维A酸或许是一类不错的药物,维A酸类药物其实已经被用于痤疮治疗,被认为能阻止脂质合成发挥效果 。而新研究对连续数月服用异维A酸的志愿者的皮肤进行了活检,他们发现异维A酸可以提升cathelicidin的表达,这或许是药物起效的另一种方式,这一点在小鼠中也得到了验证 。
研究再次支持了维A酸类药物在治疗痤疮中的重要作用,当然异维A酸会具有一定的副作用,甚至是致畸作用,因此读者请不要擅自用药,如有需求请前往正规医院咨询医生意见 。研究团队也计划寻找新一代治疗痤疮的化合物,寻找可以刺激抗菌肽产生,但副作用更小的药物 。
- 科学探索|科学家研发毫米级机器人 可实现人体内靶向给药
- 科学探索|野生蝙蝠被发现可在4年后识别跟食物奖励相关的铃声
- 科学探索|盘点大自然6种能使身体部位再生的动物
- 科学探索|中国空间站的光学舱:巡天空间望远镜预计2024年投入科学运行
- 科学探索|科学家发现了本质上不会衰老的物种
- 科学探索|问天实验舱器箭组合体今天进行垂直转运
- 科学探索|新研究揭示了大象是如何避免癌症的
- 科学探索|一种新开发的抗生素被发现可以杀死耐药性细菌
- 科学探索|增材纺织法造出人工心室模型
- 科学探索|MIT团队找到改善工业沸水工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