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评|2022年首期半岛读书会上,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温奉桥评刘宜庆《山大的故人们》

_原题为:他写出了老山大一代文人的风骨——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温奉桥评刘宜庆《山大的故人们》
半岛全媒体采访人员 黄靖斐 实习生 杨怡婧
“他和笔下的故人们心气相通,心意相投,这本书其实是作家和这些故人们对话,也是当下和历史对话 。”1月16日,在不是书店(冰山之角店)举行的2022年首期半岛读书会上,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温奉桥如此评价青岛作家、学者刘宜庆和他的新作《山大的故人们》 。温奉桥说,“他写出了老山大一代文人的精神和风骨 。”

桥评|2022年首期半岛读书会上,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温奉桥评刘宜庆《山大的故人们》
文章图片

【桥评|2022年首期半岛读书会上,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温奉桥评刘宜庆《山大的故人们》】以书为缘,以名识人
温奉桥教授与作家刘宜庆最早是“相识在书中”,“20年前到青岛来,我就发现青岛当地媒体上经常出现柳已青的名字,每看到这三个字,就会让人想起诗经当中的句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多年来,刘宜庆追溯着学者们的历史目光,也不断发现着新的历史痕迹,他一直怀揣“打捞历史”的责任感 。与刘宜庆接触后,温奉桥更加体会到了他作为文人的君子风度,并且他与山大的故人们心气相通、心意相投,在精神上,甚至在性格、气质上都是相通的 。“怪不得这么多年来,他念兹在兹,花了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来挖掘那段历史 。”
温教授提到,山东大学在去年10月15日举行了非常盛大的120周年校庆大会,而刘宜庆这本《山大的故人们》是11月出版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也可以看成是献给山东大学120周年校庆的一份非常独特的厚礼 。“他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实际上是重新考察青岛这座城市与山大的一些渊源 。”
以故人书写一代文人的“精神”
“青岛这座城市的性格中,实际上是有几分山大的气质的,甚至山大与青岛,是不能分割的 。美学家宗白华曾经说,‘青岛的海风吹醒我心灵的成年’,吹醒的又何止是宗白华一个人的心灵呢?” 温教授透露,《山大的故人们》他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就像看到一群旧友,亲切温暖 。“对书中的人物,我并不陌生,并不隔膜,我甚至想,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的校园里,他们九十年前也曾在那里走着,就像我现在给学生上课一样,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
以往写青岛历史的类似书作中的内容很多时候是道听途说,近乎戏说,津津乐道于当时山东大学那些教授们的所谓趣事,有时经不起推敲 。而温奉桥认为,《山大的故人们》更注重真实,采用的资料多是日记、年谱、档案、回忆录、校史,显示了一个学者的严谨;文学方面,每个小标题都充满了诗意,“诗中有史” 。温奉桥透露,“书中收录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很多我是第一次看到,也让我感叹,那个时代的人那么有个性,他们的心灵是充满诗意的,是自由的 。”在思想性上,本书没有满足于在一般层面上对一个故事的讲述,而是追求与当下对话 。“看似写故人,实际上写的是一个时代 。历史并不如烟,没有完全散尽,仍然活在今天的文化记忆中,活在这个城市的记忆中” 。

桥评|2022年首期半岛读书会上,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温奉桥评刘宜庆《山大的故人们》
文章图片

与故人对话,与现实交谈
这本书也是刘宜庆本人与故人们的一种相遇与对话 。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克罗齐曾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一段历史百年之后之所以还能被书写、被谈论、被记忆,是因为它仍然与当下保持着密切的贯通,它仍然在当下的语境中找到了其存在的可能与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