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零食,那可是女生们最爱的食物啊 。女人可以不吃饭、可以不化妆、可以不买漂亮的衣服,但绝不能不买零食 。
那些小零食都很美味,要么是甜甜的,要么是香香的 , 总是口感特别让人寻味 。吃零食容易发胖是事实,但巧吃零食有利健康也是事实 。处于怀孕初期的孕妈咪,普遍因为早孕反应而没有食欲 。此时巧吃零食不仅有助于缓解孕吐,还能促进营养 。
但我们知道,孕妇饮食可是有讲究的 , 不是只要孕妇喜欢吃的都能吃 。尤其是那些零食,很大一部分都是“垃圾食品”,不利健康 。
那么,孕妇吃什么零食好呢?如果想门准妈妈解馋,又要满足自己和胎宝宝营养的孕妇零食,那就多吃营养专家为你推荐的10种孕期绝佳零食吧 。
葡萄干
【适合孕妇吃的10种美味零食推荐!】 葡萄干有补气血,利水消肿的作用,其含铁量非常高,可以预防预期贫血和浮肿 。葡萄干虽然好吃但也不能多吃,特别胖准妈妈及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千万不能吃葡萄干 。
大枣
大枣的营养价值很高,不仅富含维生素c,还能给准妈妈补充铁,它是一种很好的孕期零食 。但是如果吃是太多,很容易使准妈妈产生胀气 。温馨提示,大枣可以做成红枣粥来喝 。
文章插图
核桃
核桃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食物,它自身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亚麻酸以及磷脂等,特别是能促进大脑发育的亚麻酸 。但准妈妈还要注意,核桃中的脂肪含量非常高,吃得过多必然会因热量摄入过多而造成身体发胖,进而影响孕妇正常的血糖、血脂和血压 。
无花果
它有能健胃润肠,及催乳的功效,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果糖,以及葡萄糖等,是孕期的绝佳零食哦 。特别是有孕期便秘的妈咪,更要多吃 。
酸奶
酸奶里含益生菌,可以帮准妈妈调理肠胃;又富含蛋白质,是补充蛋白质很好的来源 。另外,酸奶清凉、爽口,很容易被消化吸收 。
奶酪
奶酪是牛奶“浓缩”成的精华,1千克奶酪制品是由10千克牛奶浓缩而成的,具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群、钙和多种有利于准妈妈吸收的微量营养成分 。天然奶酪中的乳酸菌有助于准妈妈的肠胃对营养的吸收 。而且,怕胖的准妈妈一点都不用担心吃多了奶酪会会发胖!
苹果
苹果不但有酸甜香脆的美味,它还有构成胎儿骨骼及牙齿所必需的成分,能防治孕妇的骨质软化症 。苹果的香气还可治疗情绪的抑郁 。另外,有便秘的准妈妈,不妨可以多多尝试 。
板栗
板栗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 有健脾养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功效 。准妈咪常吃板栗不仅健身壮骨,还有利于骨盆的发育,消除孕期的疲劳 。
全麦面包
准妈妈在孕期需要适当增加食物的摄入量,饿了就要及时吃 。全麦面包能够增加体内的膳食纤维,还能补充更全面的营养,有便秘问题的准妈妈可以尝试把它作为小零食 。
海苔
海苔浓缩了紫菜当中的各种b族维生素,特别是核黄素和尼克酸的含量十分丰富 。还含有各种微量元素与15%左右的矿物质,有助于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而且它热量很低,纤维含量很高,是准妈妈不错的零食选择 。但是在选择海苔时,一定要选择低钠盐类的 , 尤其在有高血压或水肿的准妈妈 , 更应该严格限制钠的摄取 。
选购孕妇零食的原则
1、营养第一
选择富含能满足胎宝宝营养需求的零食 , 也能够通过零食补充钙质、蛋白质等 。
2、新鲜度
准妈妈买零食时 , 要注意各种零食的保鲜情况 , 近效期、过期的食品不要吃 。开封后的食品要按说明,在规定的时间内食用 。
3、抛弃可疑分子
对于孕妈咪来说,食品安全第一 。远离异形、异味的食品,也不要随便尝试未曾吃过的新鲜食物,以避免发生过敏等情况 。
孕妇不能吃哪些零食
1、膨化食品
膨化食品,如饼干、虾条等,主要是淀粉、糖类和膨化剂制成,蛋白质含量很少,多吃可致肥胖,且营养不高 。
2、含有大量的甜味剂的食品
果冻、蛋糕等,这类甜点热量高,成分复杂 , 含有大量的甜味剂、人工合成香料、增稠剂等,不但能够导致孕妈咪体重直线飙升,同时还会影响胎宝贝的发育,造成巨大儿 。
3、街头食品
包括烤羊肉串、酸辣粉、烤白薯等 。大家都知道,烧烤、煎炸类食品含有致癌物质——苯并芘 。对于孕妈咪来说,烧烤、煎炸类肉食,若没有彻底熟透 , 还存在弓形虫威胁 。
温馨提示:
孕期准妈妈一定要注意补锌 , 因为足量的锌可以改善孕妇的消化状况,缓解早孕反应,维持孕妇正常的免疫功能;孕中期能减少得病的可能,减少对胎儿的影响;孕晚期参与子宫肌红蛋白代谢 , 促进正常分娩时子宫收缩力,促进孕妇顺利分娩 。
推荐阅读
- 孕妇怀孕便秘怎么办?有哪些改善措施?
- 孕检时有4类孕妇比较受医生欢迎,你是吗
- 孕妇补叶酸的那些事!
- 孕妈常吃这个蔬菜,好处多多!
- 问:孕前忘记吃叶酸,究竟要不要紧?
- 孕妇得尖锐湿疣怎么治疗
- 孕妇有必要补充DHA吗?进来了解一下!
- 孕期胀气不舒服?吃吃木瓜焗海鲜很有效!
- 孕妇得尖锐湿疣的症状 私处长疹的孕妇要小心了
- 孕妇得尖锐湿庞的原因 这两大病因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