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中元节习俗有哪些 福建省中元节习俗都有哪些


福建省中元节习俗有哪些 福建省中元节习俗都有哪些

文章插图
1、福建省中元节习俗有哪些:农历七月十五为道教的“中元” , 故称“中元节” 。佛教传说 , 目连为救母曾求于佛祖 , 佛祖嘱咐他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祭其母 , 因此又称“盂兰盆会” 。中元节的民间主要活动是祭祀祖先 , 超度亡魂 , 所以俗称“鬼节” 。
2、福建旧俗十分重视中元节 。民间传说 , 七月初一“开狱门”(闽南称“开巷口”) , 地官赦罪死者归家 , 一时阴界各种冤死鬼纷纷到阳间讨吃 , 一直到三十日“关狱门”(闽南称“关巷口”)为止 。在漳州、泉州一带 , 早在六月二十九日 , 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点一盏长明灯 , 并以菜饭祀鬼 。据光绪版《漳州府志·民风》(卷38)记载:“七月半作孟兰盆会 , 延僧设食 , 祀无祀之鬼 。夜以竹竿燃灯天际 , 联缀数枝 , 如滴如坠 , 望之若星 , 谓之作中元” 。乾隆版《泉州府志·风俗》(卷20)也载:“中元夜 , 家户各具斋供罗于门外或垌衢 , 祝祀伤亡野鬼 。”到十五日这天 , 还设“孤棚”祭无主孤鬼 , 并延请僧众礼忏 。法事完毕之后 , 满台的鱼肉、饭菜、馒头、果等供品 , 任人抢走 , 称为“抢孤” 。三十日“关巷口” , 又得设祭 。旧时漳州“关巷口”日 , 公府街搭起高台 , 堆起馒头山、菜山、饭山 , 竖起两根高大的灯炬 , 入夜满街通明 。这天 , 还延请高僧超度水陆孤魂 , 信男信女都前来香祈福 。
3、在福州 , 七月十五日这天许多人家备菜蔬及纸钱 , 并延请僧道行超度仪式 , 然后将所备供品的一小部分散形于空野 , 以施无主孤鬼 , 谓之“施食” 。南平、古田、尤溪、光泽、大田等地 , 也有十五日施食的习俗 。在泰宁 , 十五日之夜 , 人们在房屋前后、谷仓前、果树下以及桥头、河边、路口等处 , 燃香点烛 , 焚化纸钱 , 供无家可归的孤魂用 , 以保地方平安 。上杭旧俗 , 在十五日这天 , 城中竖起幡竹 , 以招亡魂 。各家具斋饭 , 放置于幡竹下 。祭坛上一道士端坐诵经 , 坛两侧道士奏鼓乐 , 观者如堵 , 俗称“做月半” , 又叫“上台” 。祭毕 , 斋饭多为贫民与乞丐取走 。连城、长汀等地则在十五日夜焚香、烧金银纸 , 以祭祀野鬼 。
4、七月十五日也有在水边设祭 , 祀死于水中者 , 称祭“流水孤” 。在龙岩、诏安、同安、南安、漳平等地 , 夜里还放水灯 。民国版《龙岩县志·礼俗志》(卷21)载:“……夜放水灯 , 灯以五色纸制 , 粘于木片上 , 中燃小烛一 。初更时 , 由东兴桥沿溪而下 , 照溺鬼路 , 每放近千盏 。放若干灯 , 溪底即映若干灯 , 五光十色 , 水面通红 , 为一时胜观 。”诏安县中元节搞得很盛 , 祭祀“品物丰洁 , 倍于他邑” , “夜则放灯水中 , 千百荧烂 。群观塞途 , 箫鼓阗喧 , 不减上元佳景 。”(民国《诏安县志》卷1《岁时》)
【福建省中元节习俗有哪些 福建省中元节习俗都有哪些】5、中元节前后期间的活动 , 福州地区称“做半段” , 闽南一带称“普渡” , 而且时间长达一个月 。这些纯为陋习 , 正如晋江旧志所说:“此皆好事者造端 。”
6、福州“做半段”主要在近郊各乡 。七月十五 , 一年至此已过一半 , 故称“半段” 。“做半段”的时间 , 有的以十五日前后的半个月 , 有的更长 。主要活动是定期轮流举行全村性的大宴会 , 分别宴请亲友 , 同时还要演几天戏 , 据说是演给神看的 。“做半段”浪费甚巨 , 而且还伴随出现聚赌之风 。闽南的“普渡”历时更长 , 糜费更甚 。
7、中元节祭祖也是一项重要活动 , 全省各地甚为普遍 。闽南流行“月半不回无祖”的说法 , “月半”即是七月十五日 , 外出的人不论远近 , 在这一天都要回家祭祖 。不过各地过鬼节的日期稍有区别 。霞浦有“官三民四乞丐五”之说 。祭祖有家祭与族祭之分 。家祭是在家中厅堂上摆设祭品 , 焚烧冥钱 , 祭拜祖先灵位神牌 。福州地区 , 中元祭祖都在中午进行 。祭祀时 , 在祖先灵前焚纸衣与冥钱 。纸衣为刻印有各种古代服装图式的小方白纸 , 或是把其他花纹的白色纸印成黑色 。把不同图形的10张纸衣折成一份 , 外用印有红色图案的黄纸包好 , 称“一袱” 。黄纸正中写一“念”字 , 两旁写着“追念先祖 , 庇佑子孙” 。传说纸衣是供祖先在阴间裁制穿用 。在厦门 , 则有七月十五日给泉下的先人送寒衣的说法 。在泰宁 , 有的还要高喊祖先名字到厅堂享祀 。在连城 , 祭祖之后 , 晚餐桌上的正席位置要留给祖先 , 同时要摆放碗、筷、汤匙等餐具 , 表示与先人一道过中元节 。漳平民间传说 , 中元节祖先回家来看子孙 , 因此要把米缸装满 , 摆设的供品要十分丰盛 , 好让先人们感到放心与满意 。
8、龙岩地区的上杭、长汀、连城等地还有“烧寄包”的习俗 , 即以金银色纸折成金锭、银锭状 , 然后和纸制的冥衣一道装入纸袋之中 。纸袋用封条封好 , 封条上写明祖先名讳 , 再焚化 , 最后把这些灰烬用纸包好 , 投入江河或溪流之中 。据传这样先人便能收到 , 以供在冥间使用 。
9、中元节族祭的规模一般较大 , 特别是大姓望族 , 祭祖更是隆重 。其开支多是公共族产的收入 。各家轮流主事 , 主事者不但要备好丰富的祭品 , 而且还要准备参加族祭者的午餐 。
10、过去 , 福州过中元节还有一种旧俗 , 即在此期间如果流行传染病 , 会被认为鬼怪作祟 , 于是便要“游塔骨” 。“塔骨”是以竹编制成人的形状(比人还大) , 披上某种神的衣服、戴上帽子 , 古里古怪 , 然后人套其中扛着走 。入夜 , “塔骨”前呼后拥 , 巡游街坊抓鬼怪 , 连续七天 。最后制一纸船 , 把捉到的作祟鬼怪关入纸船中 , 跑步呐喊着把纸船放到江中 , 让其顺流飘去 , 称为“出海” 。
11、中元节的种种迷信活动与陋习 , 古时已有人下令废止 。据明代弘治年间编纂的《兴化府志》(卷15)载 , “太守王公弼 , 以其无益 , 尝出条约禁之” 。1949年之后 , 中元节的各种陋习曾一度被废除 。现在 , 城乡的大多数人家已经不再把中元视为节日 。但是 , 近年来有些陋习在一些地方又有恢复之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