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的翻译 氓的文言文翻译

《氓》的翻译: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 。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 。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 。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 。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
爬上那垛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 。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 。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 。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 。赶着你的车子来,为我搬运好嫁妆 。
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 。嘘嘘那些斑鸠儿,别把桑葚吃嘴里 。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 。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 。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
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 。自从嫁到你家来,多年穷苦受煎熬 。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 。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 。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 。
婚后多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 。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 。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 。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哈哈笑 。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神泪暗抛 。
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 。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 。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 。海誓山盟犹在耳,哪料反目竟成仇 。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

氓的翻译 氓的文言文翻译

文章插图
《氓》原文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氓》注释1、淇:卫国河名,今河南淇河 。
2、顿丘:卫地名,在淇水之南 。一说泛指土丘 。
3、愆(qiān):过失,过错,这里指延误 。
4、将(qiāng):愿,请 。无:通“毋”,不要 。
5、乘:登上 。垝(guǐ)垣(yuán):倒塌的墙壁 。垝,倒塌 。垣,墙壁 。
6、复关:卫国地名,指“氓”所居之地 。一说指回来的车,“关”为车厢板 。一说“复”是关名 。
7、涕:眼泪 。涟涟:涕泪下流貌 。
8、载(zài):动词词头,助词,无义 。
9、尔卜尔筮(shì):烧灼龟甲的裂纹以判吉凶,叫做“卜” 。用蓍草占卦叫做“筮” 。
10、体:指龟兆和卦兆,即卜筮的结果 。无咎(jiù)言:就是无凶卦 。咎,不吉利,灾祸 。
【氓的翻译 氓的文言文翻译】11、贿:财物,指嫁妆,妆奁 。
12、沃若:犹“沃然”,像水浸润过一样有光泽 。
13、于(xū):通“吁”,本义为表示惊怪、不然、感慨等,此处与嗟皆表感慨 。鸠:斑鸠 。传说斑鸠吃桑葚过多会醉 。
14、耽(dān):迷恋,沉溺,贪乐太甚 。
15、说:通“脱”,解脱 。
16、陨(yǔn):坠落,掉下 。这里用黄叶落下比喻女子年老色衰 。黄:变黄 。
氓的翻译 氓的文言文翻译

文章插图
《氓》赏析《卫风·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诗歌 。此诗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 。
诗分六章,每章十句 。第一章,追叙自己由初恋而定的婚;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第三章,她对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现身说法地规劝她们不要沉醉于爱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 。
第四章,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她指出,这不是女人的差错,而是氓的反复无常;第五章,接着追叙她婚后的操劳、被虐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第六章,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和今日的乖离,斥责氓的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 。
全诗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赋比兴交替使用,加之以对比、顶真、借代、呼告等表现手法,音调铿锵自然,富有真情实感,显示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
《氓》创作背景《氓》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 。春秋时期生产力还相当落后,妇女在家庭中经济上不独立,人格上形成对男子的附属关系,男子一旦变心,就可以无所顾及的将她抛弃 。
当时作为封建生产关系和等级制度的观念形态也逐步形成,妇女的恋爱和婚姻常常受到礼教的束缚、父母的干涉和习俗的责难,进一步形成了对妇女的精神桎梏 。《卫风·氓》这首诗正是当时社会痴情女子负心汉的反映 。
《氓》作者介绍《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