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补益的几种疗法介绍
文章插图
艾灸基本方法方很多,但用于补益则比较简单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艾灸补益的基本操作方法:
1.艾条灸:艾条灸是以艾绒制成文条(一般叫做清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在穴位上熏灸或灼烫的方法 。若用在艾绒中加入性温芳香药物制成的艾条进行熏灸,则叫做“药条灸”(普通的艾条和药艾条中药店均有售) 。
艾条灸的方法主要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所需施灸的穴位上熏灸的方法 。艾灸时,点燃的一端距离皮肤约3厘米,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温热发红,有温热感,而又不致产生灼痛和烧伤皮肤为宜 。
2.间接灸:间接灸又称隔物灸 。其方法是施灸时,艾炷不直接置于皮肤上,而是在皮肤与艾炷之间加上药物,根据所隔药物的不同,又分为多种灸法:中间以生姜衬隔的,叫隔姜灸;中间以蒜作衬隔的叫隔蒜灸;中间以盐作衬隔的叫隔盐灸等等 。
间接灸火力温和,同时具有艾灸和所加药物的双重作用 。其机理主要看其中所添加的垫物的性质而决定补泻,如隔姜灸、附子饼隔物灸可以加强其温阳补益的作用,多用于补虚助阳 。鼓饼隔物灸则多用于散泻毒邪,一般认为是泻法 。
间接灸中我们着重介绍一下隔姜灸,取新鲜的老生姜,切成比一元硬币略厚的薄片置于选定的穴位上,上置艾炷,以火柴等从艾炷尖点燃,感到灼痛时,可以将姜片稍稍提起,等灼痛消失后,即刻再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直至局部皮肤潮红为止 。生姜性温味辛,具有助阳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 。
文章插图
【艾灸补益的几种疗法介绍】施灸手法,是补是泻也是很有讲究的 。
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这点,在《灵枢背腧》中对艾炷灸补泻就已有了记载:“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以火补者,毋吹其人,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针灸大成 艾灸补泻》篇则对古人的补泻方法作了更详细的说明和补充,指出:“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 。”意思是说艾灸补益就是将艾点燃以后使其所产生的热缓慢地传**内,施灸后又立即、快速地按住施灸的穴位,其目的是使正气聚而不散,从而达到补其不足的目的,这就是艾灸的补法 。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 。意思是说艾灸的泻法是在艾点燃之后,不断地进行吹火,以使艾火迅即燃烧,所产生的热能很快传**内 。在艾灸以后不去按压施灸的部位,其目的是使机体内所藏之热邪能随艾火之热发散到体外,达到驱邪外出,起到泻热泻实的作用 。
现代研究发现艾灸的补泻对机体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艾灸补泻小鼠大椎穴的实验结果显示:穴区的温度变化随方法之不同而变化 。虽然补法艾灸和泻法艾灸两种术式皮肤温度的峰植无明显差异;但补法艾灸皮下温度的升高较泻法艾灸明显,且补法艾灸所致的温度升高的持续时间比泻法艾灸要长 。
艾灸的补泻在隔物灸当中根据所隔物品的性味、功用等不同决定其补泻 。选用偏重于泻的药物,如甘遂、豆豉饼等进行隔物灸所起的是泻的作用,多用于散泻毒邪;选择偏重于补的药物进行隔物灸,如生姜、附子饼等,则起到补的作用,多用于补虚助阳 。
推荐阅读
- 眼睛周围的穴位位置图
- 怎么灭家里的蜘蛛
- 韭菜鸡蛋汤的家常做法是什么
- 6 中医治疗夏季腹泻的方法
- 鸡粉的用法
- 因材施教是谁提出的
- 杭州除了西湖还有那好玩的呀
- 文敏的寓意
- 有什么醇是不易溶于水的呢
- 孕妇孕吐三种不错的缓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