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和处暑是什么意思 处暑是出伏


末伏和处暑是什么意思 处暑是出伏

文章插图
1、末伏 , 汉语词汇 , 拼音是mò fú , 是指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这时段 , 共10天 。末伏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 , 俗称秋老虎 。末伏早晚较凉快 , 白天阳光依然剧烈 。末伏 , 是“三伏”之一 , 所谓“伏”即是“暑气潜伏于地”之意 , 标志着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也有的解释是“伏”就是天气太热了 , 宜伏不宜动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 , 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
【末伏和处暑是什么意思 处暑是出伏】2、处暑 ,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 , 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 。处暑 , 即为“出暑” , 是炎热离开的意思 。时至处暑 , 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 , 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 , 暑热将尽 。处暑 , 已到了高温天气“三暑”之“末暑” , 气温不会异峰突起 。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 , 这期间天气虽仍热 , 但已是呈下降趋势 。处暑节气后全国各地的暴雨总趋势减弱 , 雨日不多 , 空气湿度降低 。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 , 如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公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