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产生于哪个朝代,盖碗茶有什么妙用与意趣


紫砂壶产生于哪个朝代,盖碗茶有什么妙用与意趣

文章插图
俗话说“名茶配妙器” , 当人们得到好茶叶之后 , 总是希望用一套好茶具来泡茶品饮 , 达到珠联璧合的效果 。茶具作为中华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成为爱茶者日常生活中的收藏品和实用品 , 而不同的茶具能泡出迥然不同的茶香和品味 , 却是千真万确的 。
“茶圣”开列的茶具清单
在茶叶饮用的最初阶段 , 是没有也不需要什么专门茶具的 , 往往是一器多用 , 一具多用 。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 , 饮茶从可有可无变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 , 茶具的使用也就越来越频繁 , 从而逐渐就成了一件专门的器物 , 不与其他器具混用了 。
唐朝的陆羽在《茶经》中刻意将茶具和茶器加以区分 , 这可能是为了使茶具和农具的概念相一致的关系 。农具是生产工具 , 因此《茶经》中 , 陆羽就把原来饮茶器具特地改作茶器 , 而把釆茶、制茶和贮茶的生产用具 , 主要是制茶工具专门名为茶具 。到了宋朝 , 人们对制茶工具谈得越来越少 , 宋徽宗的《大观茶论》更是对制茶工具只字不提 。这样 , 茶具、茶器的内容逐渐合一 。所以在宋朝以后的一些古籍中 , 就出现了随作者的习惯和兴趣 , 把茶具任意写作具或器的情况 。时至今日 , 人们大多习惯称茶具 , 偶有称茶器的 , 也不会造成歧义了 。
饮茶风尚的盛行 , 使茶具在人们生活中变得必不可缺 , 这就刺激了唐代茶具的生产 , 出现了专门和成套的茶具制造业 。唐开元年间 , 因佛教禅宗盛行于北方 , 一时朱门柴屋 , 饮茶相效成风 , 使北方瓷窑的生产先于南方飞跃发展 。由于茶具是当时最畅销的产品 , 当然各地瓷窑即专以烧制茶具为中心 。据李肇所著《唐国史补》中记载:“巩县陶者 , 多为瓷偶人 , 号‘陆鸿渐’ , 买数十茶器 , 得一鸿渐 。”这段有趣的史料说明 , 当时销售茶具的生意人为了抢生意 , 通过搭配“茶圣”陆羽的瓷像来促销 , 可见当时北方茶具的畅销盛况 。
在陆羽之前的饮茶 , 用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休的话来说 , 是“浑以烹之” , 显然 , 像煮菜喝汤一样的饮茶是无“茶道”可言的 。当陆羽的《茶经》问世后 , 茶道大行 。在《茶经·四之器》中 , 陆羽列举了风炉、交床、竹夹、碾、拂、水方、瓢、碗、都篮、涤方、巾等28种煮茶和饮茶的用具 , 详细讲述了它们的用途 , 当代茶学泰斗吴觉农先生在《茶经评述》一书中把陆羽所列的茶具分为8类 , 即:其一为生火用具;其二为煮茶用具;其三为烤茶、碾茶和量茶用具;其四为盛水、滤水和取水用具;其五为盛盐、取盐用具;其六为饮茶用具;其七为盛器和摆设用具;其八为清洁用具 。如果用今人的眼光来看 , 陆羽的这份“清单”确实略显繁复庞杂 , 但它作为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备的一套茶具 , 其史料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
盖碗茶的意趣与妙用
从古至今 , 我国茶具丰富多彩 , 琳琅满目 , 由于唐朝以前没有形成独立的茶具制造业 , 就茶具的具体器物来说 , 还有一些地区性的差异 。唐朝北方茶具生产率先迅速发展 , 南方茶具制造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 甚至有后来居上之势 。
唐朝南方茶具的重要产地有越州、岳州、鼎州、婺州、寿州、洪州等处 , 陆羽特别对这六个名窑加以评价 , 越州窑生产的茶碗被评为第一位 , 这不仅是陆羽个人的意见 , 也为当时的社会所公认 , 唐代文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中赞道:“九秋风露越窑开 , 夺得千峰翠色来 。”另外 , 当时四川大邑所产的茶碗在西南也独步一时 , 杜甫在《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中保留了极其珍贵的四川茶具历史资料 , 诗云:“大邑烧瓷轻且坚 , 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 , 急送茅斋也可怜 。”诗人用四句诗描述了大邑瓷碗的质地、声响和色泽 , 并表达了急切需求的心情 , 一件小小的茶具 , 令诗人思之想之咏之 , 可见其工艺之精美和为人所喜欢的程度 。就唐朝南北方茶具的生产来说 , 南方技术高于北方 , 已逐渐成为当时全国茶具的制造中心 。
根据《茶经》的记载和出土文物的考证 , 唐代饮茶的主要用具是碗和壶 。碗的形状敞口瘦底、碗身斜直 , 主要有青釉、白釉两种 。壶在唐代称“注子” , 茶壶也叫“茶注” , 最常见的样式是短嘴小壶 。另外 , 唐朝人还首创了一种碗托 , 当时称“茶托子” , 也就是后来的盏托 。关于“茶托”的起源 , 在宋代著名学者程大昌所著《演繁露》里是这样记载的:
“托始于唐 , 前世无有也 。崔宁女饮茶 , 病盏热熨指 , 取楪子融蜡象盏足大小而环结其中 , 置盏于蜡 , 无所倾侧 , 因命工髹漆为之 。宁喜其为 , 名之曰托 , 遂行于世 。”
崔宁为唐代名将 , 曾入蜀参政十余年 , 任过西川节度使等诸多官职 , 据学者考证 , 以他在川任职的时间推测 , 崔宁之女发明盏托当在唐宝应年间 。在中唐以后的墓葬中 , 这种盏托还常和壶、杯、盏一起出土 , 从这些死者生前所用的器物中 , 说明唐朝瓷制饮茶器具已配之成套了 。
被称为“人间第一香”的茉莉花茶是各类花茶中的主要产品 , 产销量一直居花茶中的绝对首位 。众所周知 , 茉莉花茶是成都人的最爱 , 坐成都茶馆 , 用盖碗茶泡一碗“三花” , 茶的本味和花的真香合二为一 , 浓郁芬芳 , 沁人心脾 , 抿一口会让人经久难忘 , 这几乎成为成都民间茶文化的象征 , 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
盖碗茶具相沿至今 , 与茉莉花茶仿佛结下了不解之缘 , 称得上是天作之合 。三件套的碗盖茶具 , 碗盖口略小于碗身 , 盖可以倒扣于碗身内 , 碗与盖紧密相接 , 中间没有缝隙 , 这样不仅可以保持茶汤的温度 , 还可以充分保留茶的香气 。人们在喝盖碗茶时有一个经典的动作 , 就是用茶盖去轻推茶水 , 加快茶的浓度 , 然后用茶盖斜掩 , 挡住浮在茶水表面的茉莉花 , 这个喝茶的过程体现了茶盖小于茶碗的绝妙作用 。此外 , 盖碗茶弯身口大且外敞 , 揭开茶盖又可使茶迅速变凉 , 即使三伏天喝茶也不怕烫 。说到垫底的碗托 , 它一不怕烫手 , 二不怕溢水 , 又使盖碗茶具有整体的美感 , “三件头”真是缺一不可 。
也许不是人人都知晓 , 盖碗茶又称“三才碗” , 明清时期非常流行 。所谓“三才”指的是天、地、人 , 碗盖在上面谓之“天” , 碗托在下面谓之“地” , 碗身居于中间谓之“人” , 一套寻常的茶具中 , 人们可以体味出“天盖之 , 地载之 , 人育之”的中国先哲的思想 , 真可谓雅俗共赏 。有趣的是 , 鲁迅先生对盖碗茶也情有独钟 , 他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 , 是要用盖碗的 。于是用盖碗 。果然 , 泡了之后 , 色清而味甘 , 微香而小苦 , 确是好茶叶 。”
紫砂壶明代始兴
古代有一个木匠 , 他有一把前辈世代相传下来的紫砂壶 , 是随身携带的宝物 。一天 , 他帮人盖房 , 上梁时因口渴得厉害 , 就叫人递上那把心爱的茶壶 , 喝完茶 , 就随手把壶搁在了大梁上 。房子盖好 , 却忘了带走那把紫砂壶 。木匠游走四方 , 一晃十年过去 , 当他又回到原来盖房的地方时 , 搬梯子上了房梁 , 一看 , 紫砂壶完好无损地还放在大梁上 , 揭开壶盖一嗅 , 茶香扑鼻 , 再呷上一口 , 比十年前刚沏上时还要香哩!
这是一个关于紫砂壶的美妙传说 , 虽不免夸张 , 但绝不是无稽之谈 。在吴骞的《阳羡名陶录》中就有:“注茶越宿 , 暑月不馊”的明确记载 。宜兴紫砂壶不仅具有泡茶不走味 , 贮茶不变色 , 盛暑不变馊的实用性 , 又有着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 深得人们的喜爱 。
明代 , 由于饮茶风尚的变化 , 对茶具的要求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转变 , 特别是明中期以后 , 逐渐形成用瓷壶或紫砂壶冲泡茶叶的风尚 。明末进士冯可宾《岕茶笺》一书中说:“茶壶窑器为上 , 锡次之 。茶壶以小为贵 , 每一客一把 , 任其自斟自饮 , 方为得趣 , 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 , 味不耽阁 。”
宜兴的紫砂陶器名贵一时 , 享誉至今 。据明代《阳羡茗壶系》所载 , 紫砂茶壶为明代正德年间供春所创 。供春原名龚春 , 是四川参政吴颐山的家僮 , 曾在宜兴金沙寺侍候主人读书 , 看到寺内有一位老僧炼土制壶 , 成品极为精美 , 于是供春在伴读之余 , 偷学了老和尚的绝技 , 自己陶土制坯 , 而且完全用手指捏搓成型 , 烧成后的茶壶表面 , 尚隐约可见其指纹 。从此 , 供春以制壶为业 , 成为一代宗师 , 他的制品也被称为“供春壶” 。
供春紫砂壶造型新颖精巧 , 色泽古朴、光洁、温雅天然 , 质地薄而坚实 , 在当时已经负有盛名 , 所谓“供春之壶 , 胜于金玉” , 明季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甚至把供春壶与商彝周鼎并列 , 可见其价值之高 。也许是出于对自己绝技的矜重爱惜 , 供春的制品很少 , 流传到后世的更是凤毛麟角 。而后代宜兴壶制作 , 在前人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 与同时代的景德镇陶瓷并称为“景瓷宜陶” , 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奇葩 。
【紫砂壶产生于哪个朝代,盖碗茶有什么妙用与意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