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如何养生保暖

自然界万物一年四季的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可以归于阴阳的变化 。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阴阳二者的关系中始终是阳气占主导地位,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阳气就好像天上的太阳一样,给大自然以光明和温暖,如果失去了它,万物便不得生存 。人体若没有阳气,体内就失去了新陈代谢的活力,不能供给能量和热量,这样,生命就要停止 。一些年老体弱的人,在冬季往往容易感觉手足不温、畏寒喜暖,这种情况,人们常称之为“火力不足”,即中医学所说的“阳气虚” 。人身之阳气盛衰,往往标志着人体生理功能活跃的程度,但威胁人体阳气的莫过于寒邪 。因此,寒邪是人体致病的凶手,是疾病的罪魁祸首,我国民间素有“百病从寒起,寒从足下生”的说法 。

秋季如何养生保暖

文章插图



寒邪致病易伤阳气
寒有什么特点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热胀冷缩这个道理,还有水遇冷就会凝结成冰块 。这两个现象告诉我们,寒邪具有使物质收缩、分子运动变慢的特性 。中医把寒邪的这种特性描述为寒主收引和寒性凝滞 。寒主收引,举个形象的例子,当我们感到寒凉时,浑身会起鸡皮疙瘩,就是肌肉收缩的结果,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出现关节拘挛作痛、屈伸不利、发热恶寒而无汗等症 。寒性凝滞,易致气滞血瘀,使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出现周身疼痛或脘腹疼痛等痛证 。对女性来说,痛经中因寒致病的证型是较为多见的 。“寒邪致病易伤阳气”,阳气本可以制阴,但阴寒偏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寒邪,反为阴寒所侮,故云“阴盛则寒”,“阴盛则阳病” 。所以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 。阳气受损,失于温煦之功,故全身或局部可出现明显的寒象 。如寒邪束表,卫阳郁遏,则现恶寒、发热、无汗等,称之为“伤寒” 。若寒邪直中于里,损伤脏腑阳气者,谓之为“中(4声)寒” 。如伤及脾胃,则纳运升降失常,以致吐泻清稀,脘腹冷痛;肺脾受寒,则宣肃运化失职,表现为咳嗽喘促,痰液清稀或水肿;寒伤脾肾,则温运气化失职,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脊冷痛、尿清便溏、水肿腹水等;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精神萎靡、脉微细等,若寒水过盛,上制心火,则心痛、心悸 。而寒郁日久,常从热化,或从湿化变生它邪,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
在防寒保暖方面,需提前做好准备 。肩颈、腰背、脚这三个部位处于人体阳气运输的主要通道上,需要特别留心 。
1、暖颈:脖子长时间裸露在外,是寒气入侵的主要部位 。一些老年朋友每到换季就会咳嗽、感冒、嗓子发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脖子受凉惹的祸 。建议:着装方面,深秋后,老年朋友应收起大领口和无领的衣服,穿有领或高领的 。刮风时,别忘戴条围巾,丝巾、薄纱巾最好 。运动可模仿:乌龟伸脖;的动作,前后伸缩脖子,之后再左右转动,感觉到舒展、微热即可 。饮食上,做菜时可以适量加点姜、辣椒等辛辣调味料 。
2、暖腰:腰乃肾之府,老年朋友体内阳气下降,腰背保暖尤为重要 。天气转凉会使腰肌劳损、韧带损伤等症状加重,原本并不明显的腰痛症会一下子暴露出来 。建议:秋季昼夜温差大,早晚出门时不妨加件背心或马甲;可以勤做广播体操里的腹背运动再加上蹲起,运动量不大,却能很好地温暖腰背,或者将双手搓热后捂在腰眼位置,也能起到暖肾的功效;食物上可用牛肉、栗子炖汤喝 。
【秋季如何养生保暖】 3、暖脚: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许多经络都源于脚部,因此脚部保暖必不可少 。建议老年朋友秋季外出一定要穿上厚袜子,在家时要换上厚拖鞋 。看电视时,站立踮起脚尖再放下,重复做至额头微微冒汗 。还可以做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活动脚踝的运动 。做完运动,用热水泡脚可以舒筋活血,温暖全身 。可以炖猪蹄栗子,能防止脚跟痛和脚部皮肤干裂 。
御寒饮食
应选食热量较高的御寒食品 。肉类,以狗肉、羊肉、牛肉为主,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提供机体热量较多 。医学研究还发现,人在冬天怕冷,除了外界寒冷的气候条件外,还与机体内某些无机盐的缺乏有关 。在蔬菜,尤其是蔬菜的老叶、黄 叶、根及皮内均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因此在食用时,不要去掉这些有益的部分 。人体缺铁可以使人觉得怕冷,这时可增加吃含铁丰富的食品,如肝脏、瘦肉、蛋黄、黑木耳、黑芝麻、香血糯、海参等 。新鲜蔬菜与肉类掺杂起来吃,则防寒的效果更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