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的治疗方法

文章目录

一、心肌梗塞的治疗方法
二、心肌梗塞食疗方
三、心肌梗塞的危害
心肌梗塞的治疗方法1、心肌梗塞的治疗方法
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在有急诊PCI条件的医院,在患者到达医院90分钟内能完成第一次球囊扩张的情况下,对所有发病12小时以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应进行直接PCI治疗,球囊扩张使冠状动脉再通,必要时置入支架 。急性期只对梗死相关动脉进行处理 。对心源性休克患者不论发病时间都应行直接PCI治疗 。因此,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尽可能到有PCI条件的医院就诊 。
溶栓治疗
如无急诊PCT治疗条件,或不能在90分钟内完成第一次球囊扩张时,若患者无溶栓治疗禁忌证,对发病12小时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进行溶栓治疗 。常用溶栓剂包括尿激酶、链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等,静脉注射给药 。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最严重的是脑出血 。溶栓治疗后仍宜转至有PCI条件的医院进一步治疗 。
心肌梗塞的治疗方法

文章插图
2、心肌梗塞怎么检查
心电图
特征性改变为新出现Q波及ST段抬高和ST-T动态演变 。
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升高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或I)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 。可于发病3~6小时开始增高,CK-MB于3~4d恢复正常,肌钙蛋白于11~14天恢复正常 。GOT和LDH诊断特异性差,目前已很少应用 。
3、心肌梗塞的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衍变以及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可作出正确诊断 。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者诊断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无ST段抬高者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过去称非Q波梗死) 。老年人突然心力衰竭、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也要想到本病的可能 。表现不典型的常需与急腹症、肺梗死、夹层动脉瘤等鉴别 。
心肌梗塞的治疗方法

文章插图
心肌梗塞食疗方1、山楂银耳羹
材料:山楂50克、银耳20克、蜂蜜250克 。
【心肌梗塞的治疗方法】做法:将银耳洗净切碎后,与山楂、蜂蜜一起入锅熬成羹,每次5毫升,每日3次 。
功效:可用于缓解心肌梗死引起的胸痛 。
2、红枣莲籽粥
材料:红枣、莲籽各15克、粳米50克 。
做法:将莲籽、红枣、粳米一起煮成粥,每日1次,可作早餐食用 。
功效:适用于心肌梗死 。
3、桂花栗子羹
材料:新鲜栗子300克、玉米面50克、桂花酱15克、调料适量 。
做法:将栗子剥壳后煮熟备用,将栗子、白糖加水煮20分钟,然后用玉米粉给栗子羹勾芡,最后淋上桂花酱即可,每日早晚空腹食用 。
功效:适用于心肌梗死 。
心肌梗塞的危害1、心脏破裂:约占致死病例百分之三到十三,常发生在心肌梗死后1~2周内,好发于左心室前壁下1/3处 。原因是梗死灶失去弹性,心肌坏死、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释放水解酶所致的酶性溶解作用,导致心壁破裂,心室内血液进入心包,造成心包填塞而引起急死 。另外室间隔破裂,左心室血液流入右心室,可引起右心功能不全 。左心室**肌断裂,可以引起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导致急性左心衰竭 。
心肌梗塞的治疗方法

文章插图
2、心源性休克:约占心肌梗死的百分之十到二十 。心肌梗死面积大于百分之四十时,心肌收缩力极度减弱,心输出量显着减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导致患者死亡 。
3、附壁血栓形成:多见于左心室 。由于梗死区内膜粗糙,室壁瘤处及心室纤维性颤动时出现涡流等原因而诱发血栓形成 。较小的血栓可发生机化,但多数血栓因心脏舒缩而脱落引起动脉系统栓塞 。
4、急性心包炎:透壁性梗死,常在心肌梗死后发生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 。约占心肌梗死的15%,常发生在MI后2~4天 。
5、心律失常:约占心肌梗死的百分之七十五到九十五 。心肌梗死累及传导系统,引起传导紊乱,有些可导致心脏急停、猝死 。梗死区心肌收缩力丧失,引起左心、右心或全心衰竭,是患者死亡的较常见原因,约占心肌梗死的百分之六十 。
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 , 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