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走出的“万里茶路”

山西不产茶 。但山西人爱喝茶 。在近日举行的2012山西茶业茶文化博览会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杨力告诉采访人员,山西已逐渐成为中国茶叶的主销区之一 。
早在明清时期,山西人的祖先就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打开地图,一条弥漫着茶香的曲线从中国福建的武夷山脉伸向俄罗斯的恰克图 。这便是由中国晋商开辟的绵延清代200余年,长达万里的中国“茶叶之路” 。
山西晋商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高春平表示,这条横贯欧亚的“万里茶路”是继汉唐“丝绸之路”后,国际上又一条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其经济意义和文化价值不亚于“丝绸之路” 。
在明代中叶,随着明朝和蒙古“封贡互市”的实现,双方进入了和平贸易状态 。晋商看中蒙古游牧民族以食肉为主,有喝茶以利于消化的需求,开始从江南将少量茶叶贩运到边疆地区 。
进入清代,北部边疆得到了大规模的开拓,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消费市场也得到空前扩大 。山西商人开始从福建武夷山将茶叶源源不断运到边疆,由此开辟了“万里茶路” 。
据高春平介绍,完整的“茶叶之路”是一条纵贯南北的商业运输线路 。茶叶从福建出发,辗转多地、水陆交替,到达归化(今呼和浩特)后,换驼队抵达恰克图,再分送到俄国的各大城市 。全程近5000公里,故被称为“万里茶路” 。
“到了乾隆中期,中俄茶叶贸易进入到鼎盛阶段,恰克图是当时最大的中俄贸易市场,最主要的商品就是茶叶 。”高春平介绍说,随着茶叶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晋商逐渐深入俄国腹地 。
“是晋商把茶叶输运到欧洲,也将茶文化传播向世界 。”高春平说 。
然而,20世纪初,随着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通车,运输和通信方式发生变化,再加上清政府的弱国外交,晋商开启的茶叶贸易开始走下坡路 。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不平等条约的陆续签订,俄国茶商在中国拥有了远较晋商优厚的政策条件 。但在这个过程中,晋商仍然与欧洲商人有过好几个回合的较量 。”高春平说,但这场较量最后以失败告终 。
晋商“跨越千山万水,克服千难万险”建立起来的“万里茶路”没落了 。“但其对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对中西方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却永远不会磨灭 。”高春平说 。
【晋商走出的“万里茶路”】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