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调在血→治在肚脐

月经是女性独有的生理功能,若失调就会引发一系列病症,如腹痛、恶心、四肢冰冷、腰部酸痛,甚至会出现大汗淋漓等 。中医将这些病症统称痛经,主要是因寒凝气滞,使子宫内的气血虛弱,而不能抗击病邪所致 。防治的理法是暧宫散寒,通过按摩神阙穴及腹部腧穴,促进子宫、任脉和带脉的气血循环,增强子宫脏器的抗病能力,将痛经的病症消除 。或是在按摩特效腧穴的同时,服用中药调经散,或具有活血补血,增强子宫元阳功能的中药,可更快地治愈痛经病症 。
神阙是人体任脉上的重要腧穴,位置在肚脐正中 。按摩该穴时可用双手掌在肚脐周围侧顺逆时针画圈,当患者感到子宫内热胀时,再向两侧延伸手法,对横向分布在腰腹部的带脉推摩,手法要一直延续到腰部,必要时可请患者翻转身体 。如此能有效放松子宫,促进卵巢的生理功能,增强身体的内分泌功能,可迅速驱除体内淤寒 。当上述手法操作完毕后,再让患者平躺,用双掌按摩膻中穴,并向下延伸手法至关元穴,再将双掌用力搓热,放在神阙穴或关元穴上,增补子宫脏器的元阳 。操作全部手法时,不应少于十次,这样才能将凝聚在子宫和任脉中的寒牙疼痛出体外,确保子宫脏器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尤其是有多年痛经病史的女性,更应当经常采取本法按摩,而且每次按摩的时间不应少于半小时 。
痛经→调在血→治在肚脐
若用中药辅助调理,可到同仁堂药店购买生当归生姜、大、生黄芪阿胶,用沙锅煎汤并放适量蜂蜜,在睡前服用 。生当归和阿胶可起到活血补血的作用,能有效疏通子宫的血脉,增强任脉归藏阴血的功能 。大枣和生黄芪可填补中气,使稳定子宫的韧带更有弹性,子宫的抗病能力就可增强,气血能长久保持稳定 。而用生姜做药引子,可使活血补血和补气的中药成分迅速进入到子宫的组织中,将淤血和寒邪尽数清除,同时还能起到提升子宫元阳,巩固月经功能的作用 。若患者不能将上述中药备齐,可单用生当归加生姜,并用冰糖调和中药的苦味,服用后也可起到调经的作用 。或是直接用冰糖和生姜煎汤喝,即能缓解或消除痛经的病症 。
周小姐有五年痛经病史,中医建议她采取上述方法保养的同时,每天用点燃的艾条灸神阙穴,增强子宫的元阳,鍵身体任脉连通督脉的功能 。周小姐按这套养生方案调理了一个月,痛经的病症便缓解了很多 。她的感受是,初次调理子宫内的寒凉感觉减轻,再次调理小腹坠胀疼痛的感觉消失,腰腹部出了很多汗 。接着中医又建议她将生姜片放在神阙穴上,再用点燃的艾条灸这个腧穴,如此能迅速将热能导入子宫的组织中,而使元阳更加充足 。同时,也可改善子宫内膜的生理环境,增强月经时子宫的抗病能力 。周小姐按中医的建议认真调理,再次例假时经色正常,不再出现黑色血块,四肢温暖,时间也恢复了正常,其他症状消失了 。
女性预防痛经的病症,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环境因素,例如工作的环境要保持干爽,避免或尽量少接触潮湿及寒凉的环境 。尤其是在夏季,很多女性喜欢长时间呆在空调环境中,身体的气血功能就容易紊乱,子宫脏器会感触空调释放出的寒气而出现紧缩,并将寒气闭塞在子宫之内,时间一长就会引起痛经的病症 。特别是在例假期间,或刚结束的三到四天内,由于身体气血亏虛,寒气很容易侵入子宫而造成血脉不通 。因此,女性在这两个阶段要多注意防凉,避免因贪凉而使病邪内侵血腑,伤及血脉,出现痛经的病症 。
其次要注意饮食,不能吃过凉的食物 。很多年轻女性喜欢吃冷饮,天气变凉时穿得又很少,这就很容易导致子宫的血脉闭塞,而出现痛经的病症 。尤其是在例假期间,更容易因一时的养生失节而种下病根 。防治方法很简单,就是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在天气变凉的时候,要增加衣服,多吃能够增加身体阳气的食物,而提升身体的抗病能力,这样子宫的生理功能就会正常运转 。例如要多喝有营养的热饮,例如热奶或热巧克力汁,给自己的子宫增加能量,防止子宫因月经的出现而气血双亏 。这样就能很好地保持子宫的气血循环,预防痛经病症的出现 。
最后是减少房事,特别是例假前后 。现在年轻人都很开放,常将房事作为一种娱乐而纵欲伤身 。女性在这一过程中,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特别是例假前后,更会伤到子宫的血脉 。通常女性由于生理的原因,在例假前后的一两天内,都会出现性亢奋的情形 。但这时进行房事,不但会伤到子宫的血脉,也会使寒凉病邪侵入血腑,而留下痛经的病根 。例假前后,子宫正处于开放状态,抗病能力非常低 。此时,子宫脏器的气血本身就失和,若再进行房事就会加重,最终出现子宫失养的局面,而导致寒凝气滞,出现痛经的病症 。防治的方法是要约束性行为,避免在例假前后进行房事,尤其是男性朋友,更应当珍惜女伴的健康,不要为满足一时的欲望而给女伴造成痛苦 。
中医认为,女性养生重在调血,血旺则身体就会健康 。而子宫为血腑,痛经可使子宫的血腑功能失和,可弓I起其他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紊乱 。女性朋友要认真呵护子宫,常使子宫气血充足,才能防止身体的抗病能力下降 。
【痛经→调在血→治在肚脐】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