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端午节的习俗


北方端午节的习俗

文章插图
文章目录
一、北方端午节的习俗
二、端午节的传说来源
三、端午节的五黄是什么
北方端午节的习俗1、北方端午节的习俗
1.1、佩戴五毒铜钱
北方端午节有佩戴钟馗祛五毒铜钱以辟邪的习俗,不过现在逐渐被小孩子穿五毒肚兜的习俗替代 。有的地方流行姑姑姨姨送,有的地方流行祖母或外祖母送 。
五毒肚兜颜色鲜红,上面绣着蜈蚣、蝎子、蛤蟆、老鼠和蛇五种毒物,据说可以驱毒辟邪 。五色丝线也是人们端午辟邪的一种方式 。将红黄蓝绿等各色丝线编在一起,戴在手腕和脚腕上,美观精致 。
1.2、“踏柳”
古时,河北赵县的端午节,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而发展到现在,端午吟诗的习俗依然存在,只是缺少了到城外宴饮赋诗的雅兴 。现在有些地方举行大规模的端午爱国诗文征稿活动 。大家聚集在一起交流感情,吟诵爱国诗文 。
2、端午节的禁忌有哪些
2.1、忌游泳
有些地方在这一天忌游泳,尤其忌到曾经溺死过人的地方游泳,因为人们认为,在端午节那天“溺死鬼”最凶,要找替身“还阳” 。所以又有投粽子入河让其分享免其作粽的习俗 。
2.2、儿童戴的香包忌丢失
在北方一带,小孩子有佩戴香包的习俗 。小孩子戴的香包是不能丢失,传说如果小孩子丢失了佩戴的香包,一年之内会有大灾 。端午节过了以后,小孩子要将所戴的香包扔到水里,这样才能免除火灾 。
2.3、忌恶日
由于五月为“恶月”,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这天又有“躲午”的习俗,即周岁以内的婴儿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逃脱灾祸 。
3、北方端午节吃什么
3.1、吃五毒饼
【北方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前后,不少食铺会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 。实际上,五毒饼就是玫瑰饼,只不过其最外一层的酥皮儿上印有蝎子、蛤蟆、蜘蛛、蜈蚣、蛇这“五毒”的形象罢了 。五毒饼是北方端午节特有的节令食品,初夏时节正是毒物滋生活跃的时候,因此古人会食用“五毒饼”祝愿消病强身,祈求健康 。
3.2、吃面扇子
甘肃省民勤县一带,端午节这天都蒸“面扇子” 。面扇子用发面蒸制,呈扇形,有5层 。每层撒上碾细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种花纹,染上颜色,十分好看 。这种食俗据说是由端午节制扇、卖扇、赠扇的风俗演变而来的 。
端午节的传说来源纪念伍子胥说
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
端午节的五黄是什么1、雄黄酒
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 。故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身体健康 。
2、黄瓜
在民间,黄瓜有“第一瓜果”之称 。四季转换,在众多水果中,黄瓜比其他瓜果上市早,5月中旬就能吃到新上市的,时间上正好与端午对上,也就自然成了端午的必吃之物 。另外,黄瓜也有清热解毒的功用 。
3、黄鳝
端午时节的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补功能 。因此,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 。
4、黄鱼
大黄鱼通体金黄,口唇朱红,被人们赋予富贵祥和的文化色彩 。闽东民间素有以大黄鱼作为上等礼品馈赠至亲的风俗,端午节尤为盛行 。端午送大黄鱼,蕴含美好的期盼 。
5、咸蛋黄
咸蛋黄没有黄鳝、黄鱼和黄瓜的时令性,因为有个“黄”字,于是也进入了“五黄”的行列 。端午吃咸蛋黄,寓意着健康平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