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正确的运动养生保健

时间:每天60分钟 。下午4-6点或7-9点 。以缓和为主题,不追求指标,适应为准 。例如 游泳可以站在水里,照样可以消耗热能,加快血循环,达到锻炼的目的 。最高心跳不得超过110次(分钟) 。大量出汗后不要立即大量喝水,半小时后最好 。及时更换运动衣服,洗温水澡 。经过一段训练有健康改善主要表现在视力好转,腰力加强,性机能旺盛 。

顺应自然,天人相应——中国传统养生的基本理念
在传统医学的理论体系中,顺应自然是养生理念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养生保健,还是疾病的康复,所有的方法和机能,都体现着与自然相适应的特点,也充满辩证的观点 。
(1)天人相应
中医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一切生命活动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必须随时随地与其保持和谐一致,这就是“天人相应”的思想 。在养生实践中,必须遵循这一基本法则,才能取得良好的养生效果 。而“改造自然”、“挑战自然”、“战天斗地”之类的思想和行为,在养生领域是不应提倡的 。我们要适应季节、把握时间、顺从地理、适应社会,从而顺应自然,頣享天年 。
(2)形神合一
形,是指人的整个形态结构,即肌肉、血脉、筋骨、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等组织器官,和气血津液等基本营养物质,是人的物质基础;神,指情志、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又指生命活动的全部外在表现,是人体功能的反映 。这二者的辩证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神本于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在,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主 。
形为基础:“形”是“神”的物质基础,中医的“五神”(神、魂、魄、志、意)、“五志”(怒、喜、思、忧、恐),分别由五脏(心、肝、脾、肺、肾)所生成 。“神”需要大量的气血精微濡养 。
神为统帅:人体起统帅和协调作用的是心神 。生命活动表现出的整体特性、整体功能、整体行为、整体规律,都由神志管理、协调、统一 。因此,养生时要以“养性”、“调神”为先 。
形神共养:形神共养,即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和复健,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摄养和康复,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统一的发展 。
(3)动静互涵
阳动阴静:脏腑器官属阴,以静为特征,功能活动属阳,以动为特征 。保持动静协调状态,才能使各器官充满活力,从而推迟各器官的衰老改变 。
动静相济:大多数养生家提倡动静结合,以达到形神共养的效果 。动静兼修,动静适宜,是中国传统养生的重要原则 。
(4)协调平衡
协调人体自身的生理功能状态及其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平衡机体各系统和组织器官间的正常功能,以及机体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 。
中和是养生康复的最高准则 。中医所有理论的核心,是《内经》提出的“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即强调“中和”、协调平衡的观念也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
人体的功能失调、对称失衡、状态失稳,是导致人体生理功能低下和早衰、疾病的重要原因 。
祛邪是平衡协调的重要环节 。中医非常重视“祛邪”,而养生更重视体内正气来祛除病邪,这实际上也是调节平衡思想的反映 。
(5)正气为本
现代的养生观念,已经不再仅仅强调补充机体营养物质 。真正的健康状态,应该是人体脏腑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 。正气为本,从中医的观念分析,就是充分发挥和加强脏腑功能,使精微生生不息,废物排泄有序,这才是抓住了养生的根本 。只有扶正祛邪,扶正固本才能延年益寿 。
传统养生的五大特点
精神养生
《黄帝内经》从医学角度首次提出精神保养可以防病,并依据四时之气的特点来调养精神 。精神养生派认为,人的思、虑、智、志、意、魂等均由神所主 。因而主张神气清静内守,不宜躁动妄耗;强调少私寡欲,抑目静耳,调摄神志,顺应四时,常练静功,则可抗衰延年,促进健康 。
动形养生
《吕氏春秋》率先提倡动形养生,认为经常运动身体,可强身健体 。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创编了“五禽戏体操”,作为练身强体之功法 。
调气养生
气乃生命之根本和动力,具有“抗邪防病”的功效 。气贵在运行不息、升降有常 。调养元气之法包括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和七情,省言语;习吐纳、行导引等 。
固精养生
通过固摄阴精,使之充盈内守,以达养生 。强调节情欲以防阴精妄耗,倡导晚婚,通过调七情、少操劳,以保养阴精,固秘阳精,益寿延年 。
食疗养生
唐代名医孙思邈为此派宗师,其主导思想是节制饮食,以食疗病,延年益寿 。饮食宜清、淡、软、简;忌腻、厚、生冷、杂 。邹铉提出:“凡老人有患,宜先以食治……此为养老之大法也 。”认为食疗对人体具有调和阴阳、滋养脏俯、补益气血、调节情感等作用,为养生之本 。
药饵养生
利用药物调理阴阳、补益脏腑、滋养精血,以达到抗衰老的目的 。其观点是以扶持为本,制方原则在于“中和”,认为老人药饵,只可用温平、顺气、补虚、中和之药,并应与食疗结合,一是温养肾气,二是健脾理气,即重在培养先天、后天之本 。用药要根据四季气候和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未病先防,养脾气,填肾精 。
上述养生之法各有所长,因此,养生抗衰延寿之本,应根据自身诸方面的条件,选择综合养生方法,方可奏效 。
我也是别的地方找的不知道可不可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