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窑的工艺特色以及发展历程

【龙泉窑的工艺特色以及发展历程】

龙泉窑的工艺特色以及发展历程

文章插图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名窑,创于三国两晋,崛起于五代,极盛于南宋,结束于清代,生产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窑系,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 。
龙泉窑窑址位于浙江省西南部龙泉市,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与三窑的产品相似 。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簿 。龙泉窑釉色苍翠,北宋时多粉青色,南宋时呈葱青色,没有开片在器皿转折处,瓷釉厚润,装饰上很少刻花、划花,而流行用贴花、浮雕,例如在盘中常堆贴出双鱼图案,在瓶身上贴出缠枝牡丹图案 。
一、龙泉窑的工艺特色
早期的龙泉器胎质接近泥胎,胎厚,分黄、红、白三种胎 。其后有灰白胎、黑胎等,露胎处因泛氧化铁而色红紫 。
龙泉器釉质分两种:亮釉,泡密集而大,具玻璃光泽,釉硬而透明,多开片,釉有厚至3毫米的;呆釉,泡小,无玻璃光泽,釉也较厚,泡如粉末状浮于釉中 。
龙泉器釉的正色以翠青、梅子青、粉青为主,不过因火度不匀,有闪黄或闪灰的 。龙泉器早期以黄釉为主,到黑胎时青色才渐成熟,南宋青色发展到最佳时期,釉色葱翠如玉 。龙泉器釉坚硬,器边缘和凸雕花纹釉薄处,常见白色胎骨,叫作“出筋” 。宋龙泉瓶、炉,釉色有差别,里外施釉多不均匀;仿品则釉常闪灰蓝,力求规矩,里外釉均匀无差别 。
盘、碗等实用器物是龙泉窑生产最多的器形 。圆器的特点是口和底足较薄,平削 。炉常有贴花,造型多形如花盆,南宋炉式较多,亦有三足 。盘口双耳瓶,耳有鱼耳、龙耳、凤耳、贯耳等,凤、鱼耳较常见,凤耳最名贵 。
龙泉窑生产的一种大型花瓶,高可达一米以上,近底处常凸刻莲花瓣式花纹,瓶身有大枝花果纹,颈上有弦纹,侈口,胎厚重 。
宋龙泉窑小瓶多直筒、短颈、大口,到底部稍稍收敛,底足内有釉 。北宋龙泉盘、碗稍浅,较敞,底足削得较平整 。南宋龙泉盘、碗底足较深,呈泥鳅背状,碗也稍深 。龙泉器盘的外壁通常刻莲瓣,有器里刻、划莲花的,也有光素的 。小盘碟中常有阳文双鱼、阴文牡丹或小图记 。大型盘常饰大枝花果,盘有素的,也有菱口折边的 。
二、各时期器的特点
1、北宋早期,龙泉窑采用托珠垫烧,器底留有托珠痕 。
2、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采用圈足内放垫饼垫烧,足端无釉,碗、盘底较厚 。
北宋中晚期是龙泉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 。胎体较为厚重,但造型规整,釉色由淡青转为青黄,产品多生活用具为主,有碗、盘、杯、壶、瓶、罐等,在装饰工艺上有刻花、划花和蓖纹 。图案有花卉,飞鸟、鱼虫和婴戏纹等 。
3、南宋时期龙泉窑得到空前的发展,龙泉青瓷进入鼎盛时期 。
这时,曾在唐和五代盛极一时的越窑青瓷业已凋零,唯有龙泉青瓷质量显著提高,驰名中外的粉青、梅子青釉瓷色就是在南宋龙泉窑中烧制成功并把青瓷釉色之美推到顶峰 。从窑址的瓷片来看产品有白胎和黑胎厚釉两大类 。其中白胎青瓷约百分至九十几,黑胎青瓷只是少量的,但质量很好,胎簿釉厚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与南宋郊坛下官窑瓷器有许多相同之处,这应是南宋绍兴元年至绍兴十九年时及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宋朝廷令地方州府为宫廷代烧的官窑瓷器 。
4、南宋晚期至元中期,以垫饼托住整个器足垫烧,足端无釉,朱砂底较多 。
5、元代龙泉窑比宋时扩大了好几倍 。
浙江省、瓯江两岸的窑址已发现有200多处,元代龙泉窑瓷器的特点是造型大多胎体厚重,除继续生产宋时的器型外,创新品种有高足杯、菱口盘、荷叶盖罐、环耳瓶、凤尾樽等 。质量不如南宋,胎质粗糙,釉面光亮者多,温润如玉者少,装饰技法上有划花、印花、贴花、堆花、镂刻、点彩等 。纹饰题材丰富,有云龙、飞凤、花鸟、鱼虫、八仙、八吉祥、杂宝等,个别有文字装饰 。元中期以后,采用的垫具是盂形的,器物外底的中心处有一圈刮釉,中心有釉,似涩圈 。
6、明代,又恢复圈足内放垫饼垫烧,外底无釉 。
鉴别
要判定古代瓷器的年代和真伪,须掌握不同时期器物的特征,从器物的造型、胎体、釉色、纹饰以及款识等典型特征入手 。征的同时,熟记不同时期的标准器 。所谓标准器就是这一时期最具有典型特征、最能说明这一窑口特色或者最能代表这一釉色品种的器物,掌握了标准器就有了判定的标准,就能以此作为比照,从不同的方面来判定一件器物的时代和真伪 。
器型
仿烧往往选每个时代龙泉窑的典型产品,如北宋的执壶、五管瓶,南宋的莲瓣碗、凤耳瓶、鬲式炉、元代的牡丹纹大瓶、刻花大盘、各式香炉等器物 。仿品很少是对照真品的实物进行仿烧,因此造型上线条呆板,缺乏神韵,颈肩部的转折十分生硬,足端部过于整齐,器型比例失调,器物形制的规格和尺寸也不够规范 。
胎釉
龙泉窑的釉和胎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成分及相应的烧造工艺 。
龙泉窑不同时代胎色的呈色、质地的粗疏和细腻、釉的色泽和质地,都不尽相同 。对粉青、梅子青釉的仿烧,一般釉料不用化学配方,而沿用传统配方,即在瓷土中有选择地加入植物草木灰,尽管釉的质感非常像,但缺乏内敛的厚实感,往往浮光隐现 。
明代龙泉窑豆青和深绿釉色的瓷器,胎壁厚重,器底粗糙,是现代仿制较容易掌握的,这类产品需仔细辨别 。作伪器物一个重要工序,就是对器物釉表面进行去光处理,主要采用强酸溶液腐蚀、土埋及一些工业技术上的打磨 。近些年来,专家学者对经过作旧处理的器表损伤,在高倍显微镜下表现出的不同显像,作了归纳和总结,提高了对古陶瓷辨伪的科学水平 。
纹饰
龙泉窑产品的伪品的刻划纹样,不如真品线条的婉转流畅 。贴花工艺的纹饰,不像真品的生动自然 。露胎是元代龙泉窑最具特色的装饰工艺,元代龙泉窑特有的葱绿釉色和露胎赭红色的相衬,伪品对这类产品的仿烧,提供了识别点 。
装烧方法
装烧技术在龙泉窑的每个发展时期都是不相同的 。在垫烧的工具上,归结起来不外乎垫圈和垫饼两类,但不同时代在圈足上所垫的部位是不同的,留下各时代不同的烧造痕迹 。特别是南宋时期的龙泉窑产品的“铁足”、“朱砂足”往往是不规则的 。元代垫圈痕迹、明代器物的圈足露胎部,显露出“火石红” 。龙泉窑早期的产品,十分完整的少见,多少留有些残疵,主要在圈足部分 。
三、中国龙泉器与日本仿品的区别
龙泉器不仅受到很多中国人的喜爱,而且也很受日本人喜爱,所以日本在各个时期均多有仿作 。中国龙泉器和日本仿器的不同之处主要是:
中国龙泉器胎多灰白,石性质地;日本仿品胎白,玻璃性质地 。
中国龙泉器叩之声如磬,作轰轰声;日本龙泉叩之声音尖刺,作嘶嘶声 。
中国龙泉器为青釉,日本龙泉青釉中有针尖般青花小点 。
中国龙泉器在不同光线下色彩不一样,日本龙泉在不同光线下没有色彩变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