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具体指哪些方面黄帝内经的重要意义
展开全部
现代人,以《黄帝内经析义》为代表,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可以概括为三种含义:一是适应四时的养生方法,生长属阳,收藏属阴,所以,春夏养生长之气,即为养阳,秋冬养收藏之气,即为养阴;二是养阳指养心、肝二阳脏;养阴指养肺肾二阴脏;三是养阳要顺从阳气生长的特点,使阳气发泄;而养阴要顺从阴气收藏的特点,不要使阴气发泄 。
上述各种解释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意义,不管哪种看法都旨在说明一点,季节不同,养生的原则和方法就不一样,人们只有在理论的高度上搞清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含义,才能更好地去“顺四时而适寒暑” 。具体到春、夏、秋、冬四季,人们又怎样养阳、养阴呢?《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有较详细的阐述,现摘录于下: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
这是讲的春天的养生之道,亦即春天的养阳之道 。意思是说,春季正、二、三月,阳气上升,万物萌动,自然界呈现一片生机蓬勃的姿容 。天地孕育着生发之气,万物欣欣向荣;人们应当晚睡早起,阔步于庭院,披散头发,宽缓形体,以使志意充满生发之气 。对待事物,当生的不要杀害它,当给的不要剥夺它,当赏的不刑罚它,这就是适应春气,调养人体“生气”的道理 。如果人体违逆了这个道理,就要伤害肝气 。春季伤害了肝气,到了夏季,就会发生寒病,这是因为人在春季养“生气”不足,到夏季奉养“长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
从原文来看,春天养阳主要体现在:“晚睡早起”:因为春天阳多而阴少;“广步于庭”:因为“动则生阳”;“以使志生”:使志意充满生发之气,以适应天地间的生发之气;“夏为寒变”:夏季的寒病是由于春天没有养好阳气的结果 。
上述原文从起居、运动、精神、疾病四个方面论述了保养阳气的具体方法,虽然不很全面,其精神实质充分体现 。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疟症,奉收者少 。”
这是讲的夏天的养生之道,亦即养阳之道 。意思是说,夏季的四、五、六月,阳气已盛,万物繁茂,自然界呈现茂盛华秀的气象 。天地阴阳之气相交,万物开花结实;人们应当晚睡早起,不要厌恶日长而使阳气怠惰;不要轻易发怒,神气像草木华英一样充满;使阳气能宣泄,好像有所爱在外而不抑郁
,这就是应夏季长养之气,调养人体“长气”的道理 。如果人体违背了夏季长养之气,就要伤害心气,夏季伤害了心气,到了秋季,就会发生疟疾,这是因为人在夏季养“长气”不足,至秋奉迎“收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
从原文来看,夏天养阳主要体现在:“夜卧早起”:晚些入睡,以顺应自然界阴气的不足,早些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盛;“无厌于日”:不要厌恶日长而使阳气怠惰;“使华英成秀”:夏天,要调养自己的意志,使神气充实;“秋为疟症”:秋天所发疟疾,是由于违逆了夏长之气,夏季伤害了心气的结果 。
上述原文,又是从起居,精神,疾病等方面论述了保养夏天阳气的具体方法,虽然亦不全面,但却点出了问题的实质 。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
这是讲的秋天的养生之道,亦即秋天的养阴之道 。意思是说,秋季七、八、九月,阴气已升,万物果实已成,自然界一派容态平定的气象 。秋风劲急,物色清明,肃杀将至 。人们要早睡,并且要早起,鸡鸣时即起;使志意安逸宁静,以缓和秋季肃杀之气的刑罚;应当收敛神气,以应秋气的收敛清肃;志意不要受外界干扰,以使肺气清静,这就是应秋季收敛之气、调养人体“收气”的道理 。如果人体违逆了秋季收敛之气,就要伤害肺气 。秋季伤害了肺气;到了冬季,就要发生飧泄的病变,这是因为人在秋季养“收气”不足,到冬季奉养“藏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
从原文来看,秋天养阴主要体现在:“早卧早起”:早卧是避秋夜露寒,以适应阴长;早起,比春夏的早起要晚,亦因阴长之意 。“使志安宁”:即使精神内守,而“神者,血气也”,亦能养阴;“无外其志”:指不要让自己的意志外弛,以顺秋收之意;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che),无扰乎阳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
这是讲的冬天的养生之道,亦即养阴之道 。意思是说,冬季十、十一、十二月,阴气盛极,万物潜伏,自然界呈现闭藏的气象 。水冰地裂,万物的生机没有受到干扰,都潜藏起来;人们应当早睡晚起,早晨等太阳升起后起身;使自己的志意伏匿,保持安静,好像有私意在胸中,又像所求已得而不外露,使神气内藏;应该避寒就温,不要开泄皮肤出汗,致使阳气频数耗夺,这就是应冬季闭藏之气,调养人体“藏气”的道理 。如果人体违逆了冬季闭藏之气,就要伤害肾气 。冬季伤害了肾气,到了春季,就要发生痿厥的病变,这是因为人在冬季养“藏气”不足,至春奉养“生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
从原文来看,冬天养阴主要体现在:“早卧晚起”:早些睡,晚些起,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机潜藏,以适应自然界之闭藏,亦即养阴之意;“使志若伏若匿”:是指神气内藏,亦是养阴之意;“无泄皮肤”:不要开泄皮肤出汗,是保护阳气、津液不耗伤 。
总之,春天、夏天必须养阳;秋天、冬天一定要阴,这就是中医养生学所说的“顺时养生”,即四季养生的要诀 。
春夏养阳:春夏阳气上升,春夏养阳就要求在春夏两季好好养护阳气 。折损阳气便与自然界阳气上升之势有所违逆,就会损害健康 。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春夏养阳就好比是储存燃料 。秋冬季节气温下降,天气寒冷,春夏储存的燃料就派上用场了:可以供我们抗寒所用 。如果春夏不好好储藏燃料,秋冬天气变冷的时候拿什么来抗寒呢?而《黄帝内经》中就说了“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意思就是,冬受伤寒
,其正气必虚,春季邪气侵袭,容易得温病 。温病就是以传染病为代表的疾病 。春夏养阳,饮食、起居等方面就要避免过度寒凉 。
(4)秋冬养阴:秋冬养阴也是为了顺应自然界阴升之势 。养阴就像为花草浇水一样 。晚上把水浇足了,第二天太阳一出来,花草通过光合作用带动根部的水分上行到叶脉中,而根部的水分又能够运载土壤中的养分 。如果水分不足,自然运载的养分就不足,如此一来,花草怎么可能生机勃勃呢?在人体而言,秋冬不养阴,春夏就会显得燥热而容易上火 。要养阴,饮食不要辛辣,可以多喝水,多吃鱼、藕、萝卜、胡萝卜、黑木耳、红薯、莴笋等,还可以用枸杞子、麦冬、玉竹等中药来调养 。另外,应该避免过度出汗和熬夜:过度出汗耗伤气阴,熬夜容易引起阴虚
。
推荐阅读
- 社保卡激活是什么意思 社保卡激活具体是什么意思
- 猪肉配芋头的养生功效既强身又防癌
- 运动需按年龄段进行教你健康运动助养生
- 为什么说建水紫陶是让人放心的健康、养生陶?
- 亡神是什么意思 亡神具体是什么意思
- 太平广记 卷一百零五 报应 三刀师具体内容是什么?
- 太平广记 卷一百零五 报应 刘鸿渐具体内容是什么?
- 太平广记 卷一百零五 报应 魏恂具体内容是什么?
- 太平广记 卷一百零五 报应 丰州烽子具体内容是什么?
- 车厘子一年四季都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