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小暑节气有何习俗
文章插图
1、吃暑羊
“吃暑羊”是鲁南和苏北地区在小暑时节的传统习俗 。入暑之后 , 正值三夏刚过、秋收未到的夏闲时候 , 忙活半年的庄稼人便三五户一群、七八家一伙吃起暑羊来 。而此时喝着山泉水长大的小山羊 , 吃了数月的青草 , 已是肉质肥嫩、香气扑鼻 。这种习俗可追溯到尧舜时期 , 在当地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 , 不用神医开药方 , 之说法 。徐州人对吃暑羊的爱好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 , 新麦饼羊肉汤 。”
小暑这一天 , 江苏徐州人有入伏吃羊肉的习惯 , 称为“吃伏羊” 。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 , 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 , 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 。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 , 新麦饼羊肉汤” 。
2、食新
民间有很多地方有小暑时节“食新”的习俗 。农民会用新米做好饭 , 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 , 祈求秋后五谷丰登 。然后人们开开心心地品尝新酒等 。也有的地方是把新收割的小麦炒熟 , 然后磨成面粉后用水加糖伴着吃 。这种吃法 , 早在汉代就有 , 唐宋时期更为普遍 。唐代医学家苏恭说 , 炒面可“解烦热 , 止泄 , 实大肠” 。
【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小暑节气有何习俗】在民间 , 小暑过后人们要尝新米 , 这就是小暑“食新”习俗 。小暑时节 , 农民会把新收获的稻谷碾成米 , 然后将新米煮成香喷喷的米饭 , 以供奉五谷大神和祖先 , 这一天 , 家家户户都要吃新米尝新酒 。据说“吃新”乃“吃辛” , 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 。生活在城市的人们 , 会在小暑这一天买少量新米以及新上市的蔬菜、水果等 , 回到家把新米与老米同煮 。俗话也有“小暑吃黍 , 大暑吃谷”之说 。我国地大物博 , 而夏季又正是万物生长的时候 , 因此应时可口的食品于此时最多 。
3、封斋
湘西苗族的封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后的巳日 。这段时期 , 禁食鸡、鸭、鱼、鳖、蟹等物 。据说误食了要招灾祸 , 但仍可吃猪、牛、羊肉 。
4、吃伏面
俗话说“热在三伏” , 小暑过后就进入伏天 。伏 , 即伏藏的意思 , 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 。饮食上 , 人们会吃清凉消暑的食品 , 以度过炎热的伏天 。
入伏之时 , 刚好是我国小麦生产区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 , 家家麦满仓 , 而到了伏天人们精神委顿 , 食欲不佳 , 饺子却是传统食品中开胃解馋的佳品 , 所以人们用新磨的面粉包饺子 , 或者吃顿新白面做的面条 , 就有了“头伏饺子二伏面 , 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 。在山东 , 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 , 入伏的早晨吃鸡蛋 , 不吃别的食物 。据考证 , 伏日吃面习俗出现在三国时期 。
5、小暑舐牛
在山东临沂地区 , 每到小暑 , 人们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 。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 , 据说牛喝了身子壮 , 能干活 , 不淌汗 , 民谣有;“春牛鞭 , 舐牛汉(公牛) , 麦仁汤 , 舐牛饭 , 舐牛喝了不淌汗 , 熬到六月再一遍 。”
6、吃藕
此外 , 在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 。在清咸丰年间 , 莲藕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 。藕与“偶”同音 , 所以人们用食藕祝愿婚姻美满 。藕与莲花一样 , 出污泥而不染 , 因此也被看做是清廉高洁的人格象征 。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 , 钾和膳食纤维也比较多 , 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 , 适合夏天食用 。鲜藕以小火偎烂 , 切片后加适量蜂蜜 , 可随意食用 , 有安神入睡之功效 , 可治血虚失眠 。
推荐阅读
- 秋葵的种植方法是什么
- 老人痛风的症状
- 蚯蚓会吃植物的根吗
- 戚薇演律师的电视剧叫什么
- 好听的微信昵称仙女英文 好听的微信昵称仙女英文名
- 热水袋能直接放在孕妇的肚子上取暖吗
- 不愿意动脑筋的孩子怎么教育 孩子不愿意动脑筋怎么引导
- 独秀什么什么的四字成语
- 老人血压低的原因
- 既简单又好吃的大虾 简单又好吃的大虾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