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明太祖朱元璋外甥,明朝开国著名功臣 。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
李文忠是洪武三年时,朱元璋封的六位公爵中(死后追封的不计),除常遇春之子常茂外最年轻的 。
不过,常茂是凭借父萌,以及姐妹常氏将要嫁给皇太子朱标的原因成为国公,李文忠是实打实的凭借战功入选 。
当然,李文忠的另两重身份也起了一定作用,他不但是朱元璋的外甥,还曾被朱元璋收养为义子,成为义子派这个山头中的代表人物 。
一:深受朱元璋看重的李家父子
李文忠曾一度改姓朱,“太祖见保儿(李文忠小名),喜甚,抚以为子,令从己姓”,得到朱元璋的精心培养 。
从军后,李文忠“骁勇冠诸将”,立下战功无数,受到朱元璋的奖赏,官职一升再升,还允许他“复姓李氏” 。
有战功,是朱元璋的外甥(朱元璋二姐曹国长公主之子),还是朱元璋义子中的领军人物,因此,洪武三年封爵时,他当仁不让成为爵位最高的几位公爵之一 。
要知道,朱元璋义子中的另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死后追封黔宁王的沐英(比李文忠小6岁),要到洪武十年才受封侯爵 。
《明史》中记载的李文忠,绝对是文武双全:
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 。临阵踔厉历风发,遇大敌益壮 。颇好学问,常师事金华范祖干、胡翰,通晓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
可惜,李文忠寿命不长,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时就病死了,年仅44岁 。
文章插图
他死的时候,朱元璋怀疑给他看病的淮安侯华中故意下毒,也或者是怀疑华中没有好好给李文忠治病,一怒之下“贬中爵,放其家属于建昌卫,诸医并妻子皆斩” 。
无法挽回之后,朱元璋又“亲为文致祭,追封岐阳王,谥武靖 。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三” 。
此前,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李文忠的父亲、朱元璋的姐夫李贞死时,也被朱元璋追封为“陇西王”(朱元璋落魄时,李贞夫妇经常接济他) 。
李贞生前,朱元璋称帝时,本封他为“恩亲侯、驸马都尉”,李文忠封公爵时,朱元璋把李贞的爵位也升为公爵,父子同称曹国公,主要是不能让父亲的爵位比儿子低 。
由此可知,朱元璋对李文忠父子的感激和看重,加上本就有血缘关系的羁绊,因此,如果没有大的动荡的话,李文忠的后人,在明朝应该属于能横着走的那一批 。
可惜,李文忠英雄一世,却生了一个软蛋儿子李景隆,又偏偏让他遇上了江山鼎革这样的大事,其没有能力处理复杂的政治变动,以至于李文忠的后人蹉跎百年 。
二:老子英雄儿软蛋,李景隆让家族蒙羞沦落
李文忠死后,其长子李景隆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袭曹国公爵位(隔了三年才袭爵,应该是等待他成年) 。
李景隆顺顺利利地度过了洪武时期,朱元璋晚年兴起的大案,他都没有牵扯进去 。他的女儿还嫁给了朱元璋的孙子(晋王朱棡次子朱济熿),和老朱家亲上加亲 。
可本应该富贵延绵的李家在朱元璋死后,马上就迎来了一起重大政治事件,即“靖难之役”的考验 。
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也称为洪武三十二年,因明成祖继位后,不承认建文年号),燕王朱棣不甘心被建文帝朱允炆削藩,起兵靖难 。
当年,战争之初,李景隆是站在建文帝一边的,并受建文帝委派,取代失去建文帝信任的长兴侯耿炳文,率军征讨燕王朱棣叛军,《明史·李景隆传》中记载:
及燕兵起,长兴侯耿炳文讨燕失利,齐泰、黄子澄等共荐景隆 。乃以景隆代炳文为大将军,将兵五十万北伐 。赐通天犀带,帝亲为推轮,饯之江浒,令一切便宜行事 。
但李景隆不知兵,坐拥数十万大军以及南京朝廷源源不绝的物资支持,却屡败于兵力远远少于自己的朱棣 。
不得已,建文帝只能调回李景隆 。
到此为止,李景隆虽然在军事上显露出了蠢材的一面,但政治上,却没有什么过错,他为建文帝效力,是尽到臣子的本分 。
如果仅此而已的话,即使后来朱棣成为胜利者,也应该不会拿李景林怎么样,双方的立场放在那摆着,李景隆无错 。
而且,双方毕竟是亲戚,朱棣到底是李景隆的表叔,不看僧面看佛面,李家应该不会受到太大的波折 。
可当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时,李景隆却做了一件事,他主动打开城门,向朱棣投诚,“燕兵屯金川门,景隆与谷王橞开门迎降” 。
这个行为让李景隆在政治上处于了不利的局面,从忠臣变成了叛臣,谁都不会喜欢这么一位两面三刀、贪生怕死的勋贵 。
这也为他后来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
李景隆指挥军队跟朱棣大军作战
如果他是建文帝忠臣,即使朱棣大军到了南京后不闻不问,朱棣反而不好惩治他,但有了献城的事,就没有多少人会同情李景隆 。
朱棣同样不喜欢李景隆,曾评价他:“寡谋而骄矜,色厉而中馁,忌刻而自用” 。
文章插图
不过,在朱棣刚进入南京城时,李景隆毕竟主动开城投降,为了让他做个榜样,朱棣依旧授予他靖难功臣的地位,即“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李文忠受封时是“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 。
并且,“朝廷有大事,景隆犹以班首主议”,也就是上朝时,李景隆是站在所有文武大臣的最前面,所有的靖难功臣都要排在他身后 。
这当然是权益之计,“靖难之役”其实相当于一次改朝换代,朱棣登基后,靖难功臣的地位全部要超过开国勋贵,因此,李景隆堂而皇之地站在朝堂前列,让“诸功臣咸不平” 。
从李景隆的表现,也能看出他不但军事上不行,政治上也不行 。
他作为建文旧臣,在朱棣登基之后,应该低调,他作为建文旧臣,却主动开城向朱棣投降,又变成了不忠之臣,同样应该低调 。
该低调的时候不低调,打击随之而来 。
明成祖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率先向李景隆开炮的是朱棣的同母兄弟周王朱橚,“周王发其建文时至邸受赂事” 。
这位周王朱橚要搞李景隆,可以说是朱棣的默许,毕竟,不能让李景隆长期站在靖难功臣前面 。
另外,周王本就跟李景隆有仇,当初,建文帝削藩时,把周王抓起来废为庶人,派去抓人的,就是李景隆 。
周王出手后,群臣马上体会到上意,开始了对李景隆及李家的陆续揭发,《明史·李景隆传》中记载:
刑部尚书郑赐等亦劾景隆包藏祸心,蓄养亡命,谋为不轨 。诏勿问 。已,成国公硃能、吏部尚书蹇义与文武群臣,廷劾景隆及弟增枝逆谋有状,六科给事中张信等复劾之 。诏削勋号,绝朝请,以公归第,奉长公主祀 。亡何,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复言:“景隆在家,坐受阍人伏谒如君臣礼,大不道;增枝多立庄田,蓄僮仆无虑千百,意叵测 。”
这个时候的李景隆是百口莫辩,且因为他此前献城向朱棣投降的事,同情建文帝及其旧臣的大臣们,也不会再为李景隆说话,他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 。
至于靖难功臣们,更是恨不得马上把这个不忠且毫无本事的人赶出朝堂,好给自己人腾出位置 。
所以,李景隆在劫难逃,“于是夺景隆爵,并增枝(李增枝,李景隆的弟弟)及妻子数十人锢私第,没其财产 。景隆尝绝食旬日不死,至永乐末乃卒” 。
李景隆的祖父李贞、父亲李文忠给李家挣回来的爵位没了,家产也没了,全家被囚禁,朱棣没杀他,他绝食自杀未遂,苟活了十多年后病死,李家陷入低谷 。
三:三任皇帝开恩,李家重会勋贵家族序列
从李景隆被朱棣剥夺爵位后,李家蹉跎了一百多年,历经数任皇帝的开恩,才又成为明朝勋贵中的一员 。
首先是明英宗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时,明英宗先把李景隆的弟弟李增枝解除了囚禁生涯,让他可以出来过普通人的生活 。
文章插图
然后是明孝宗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时,明孝宗给不少被除爵的功臣后人平反,录用了李景隆的曾孙,李璇为南京锦衣卫世指挥使 。
李景隆的后人被关押数十年后,终于又见到了阳光 。
最后是明世宗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时,明世宗重封李家爵位,给了李家一个临淮侯的爵位,当时受爵的是李璇的孙子李性 。
此后,李家又陆续得到皇帝的重用,中间虽有袭爵者获罪,但爵位没有被剥夺,一直传承至明末 。
南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五月,清军兵临南京城下,末代临淮侯李祖述随同南京城的勋贵们,开城向清军投降 。
至此,李家再度沦入平庸,“明亡,爵绝”,其后的事迹史书就没有记载了 。
李家从明朝开国时崛起,也就李文忠算是英雄好汉,为明朝开国立下赫赫战功 。
从李景隆开始,李家子孙才干平平,连骨气也逐渐消亡,明亡后,和大多明朝的勋贵家族一样,慢慢成为历史尘埃 。
【李文忠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的后代是什么结局?】
推荐阅读
- 平平安安的微信昵称 好听平安的微信昵称
- 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谋士 范增水平实力如何
- 粉底霜的基质是什么
- 文翁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 红豆真的能够减肥吗
- 三伏贴药店有卖的吗
- 汉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 他们的结局为何都不好
- 万源有什么地方好玩
- 刘姥姥来贾府这几天,贾母为何要诉说自己的秘密?
- 人际交往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事情 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