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之战是古代一场著名战役,以赵襄子反败为胜,智伯身死族灭,韩、赵、魏三家瓜分智氏土地而结束,那么赵襄子最后能取得胜利的秘诀是什么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
当时的赵氏已经有 皋狼、晋阳、长子、楼、温 等十几座城池,赵襄子最终选择的城池无疑透露出其超高的智慧:
襄子将出,曰:“吾何走乎?”从者曰:“长子近,且城厚完 。”襄子曰:“民罢力以完之,又毙死以守之,其谁与我!”从者曰:“邯郸之仓库实 。”襄子曰:“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尹鐸之所宽也,民必和矣 。”乃走晋阳 。——《资治通鉴》
赵襄子在选择最后的阵地的时候,否决了 “城厚且近”的长子,否决了“仓库实”的邯郸,却选择了“民必和”的晋阳 。从赵襄子的选择可以看到赵襄子侧重的是民心所向,他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不是富裕的物质、不是高大巍峨的城墙,而是百姓的支持,民心所向才是胜利之本 。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是无比正确的,在 “沉灶产蛙 ”,树上睡觉之时,仍旧 “民无判意”。最终坚持到战争的胜利,可见民心所向乃是胜利之关键,赵襄子这一超前的战争思维,无疑对我们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
已然决定将晋阳作为最后的阵地,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备战,如何找到对方的破绽,如何把握战机扭转战局就成了赵襄子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赵襄子在备战与战争的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应对,几番针对性的部署也是包含了超高的战争智慧,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文章插图
自身端正态度,前线备战亲力亲为; 为争取时间,让延陵王先行入晋阳加强晋阳城的防卫,赵襄子随后赶到,然后亲自到晋阳城视察,看府库是否充足,粮食是否足够等问题,向群臣以及百姓表明了一种端正的态度,并且让百姓感受到首领的存在 。此举极大端正群臣与百姓的态度,提高了军民士气 。备战过程中以人为本,放下身段充分调动起臣子的积极性; 早在选择最后阵地之时,赵襄子便向臣子发出 “吾何走乎” 的询问,调动手下人才纷纷献计策,调动了人才积极性,消除了内部隔阂,统一了内部意见 。召张孟谈曰:“吾城郭之完,府库足用,仓廪实矣,无矢奈何?……”张孟谈曰:“臣闻董子之治晋阳也,公宫之室,皆以炼铜为柱质,请发而用之,则有余铜矣——《战国策》
在视察完府库与仓廪之后,再次发出“奈何”,“若何”的请教,有效的激发起臣子对于战争的重视程度,群策群力,为战争胜利打下基础 。
3.晋阳之战打了三年,城内军民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赵襄子巧妙抓住智氏与韩、魏之间的矛盾,展开外交手段,以“唇亡齿寒之理”游说韩氏、魏氏的首领,争取到了韩魏的支持,打破了智、韩、魏的联盟,从而迎来了战争的转折 。
4.当胜利的天平向赵氏倾斜时,赵襄子有效的把握住进攻智氏的最好战机; 赵氏既已争取到韩氏、魏氏的加入,如何把握住有利战机,从而一击必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
【晋阳之战,为什么赵襄子最后可以反败为胜?】入见知伯,出更其姓 。今暮不击,必后之矣 。”襄子曰:“诺 。”使张孟谈见韩、魏之君曰:“夜期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知伯军 。”知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知伯军而禽知伯 。——《战国策》
赵襄子为何认为此时是最好的时机呢?以下三点可以看出: (1) “出更其姓”,可以看出智氏内部意见已经不统一,智氏家臣已然开始为自己找后路了 。(2) 对于家臣的劝谏,智伯陷入盲目自信之中,对韩魏两家疏于防范(3) 趁夜色进攻可谓占尽天时,三家联军同时发动进攻,一击必杀;
文章插图
赵襄子在备战与战斗中充分的激发身边谋臣武将的积极性,统一了内部思想,做足了防御准备 。在战争之时,敏锐的把握住住对方的薄弱之处,利用外交手段使得胜利的天平向自己方倾斜。在具体战术实施时,充分考量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
智伯在睡梦中被大水冲了军营,眼见败局已定,匆忙逃窜,以求得东山再起,结果跑到榆次就被赵军追到活捉,赵襄子将智伯杀死,并且 “漆其头以为饮器” 。之所以要这么做,愚以为赵襄子有以下两点原因:
就和《史记》中记载的一样,赵襄子被智伯差点灭族,心生怨恨,将他杀死依旧不解恨,将他的头制成饮酒之器方解心头之气 。通告天下,震慑人心,谁敢和智伯一样与我赵氏为敌,智伯就是他的下场 。在这里不能说是“杀鸡儆猴”了,应该说是“杀虎儆猴”,智伯的强大晋国卿族那是看到眼里的 。赵襄子除了杀死智伯之外,还伙同韩、魏两家瓜分了智氏的土地,顺带屠杀了智氏宗族 。之所以与韩、魏一起去瓜分并屠杀智氏宗族,除了要与韩魏一同分蛋糕之外还有另一层含义: 即将韩、魏共同拉到智氏宗族的对立面来,以防止智伯侥幸存活的后人子弟伙同韩魏两家再生出祸端 。
如此可看出赵襄子心思缜密,不但要灭其敌,还要灭其势 。剿灭敌人的同时,还不忘从心理层面震慑其余观望的力量 。在与同盟分享利益的同时,也不忘将风险共同分担出去,此举使得同盟在抵抗外来风险时更加牢不可破 。
推荐阅读
- 战国时代,魏国首先变法,为什么最后却走向失败?
- 乾隆有那么多儿子,为什么会选择传位给永琰呢?
- 黄粉虫为什么经常变蛹
- 郝为什么总有人念he
- 夏天为什么那么热?
- 为什么不把通假字改过来
- 猪草为什么要煮熟 猪草煮一下放一夜还可以吃吗
- 为什么不饱和脂肪更健康
- 为什么是过敏性体质 小孩过敏体质的表现
- 为什么老师不让学生用可擦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