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是世界文化遗产,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 。那么晚唐造像有哪些特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1.初唐的造像特点
初唐佛像一般仍多保留着隋代造像遗风,造型多呈体态丰肥,饱满壮硕,佛像的头部略显偏大,身体稍短 。面相丰满而偏方 。
【大足石刻晚唐造像有哪些特点?多保留着隋代遗风】衣纹上多喜用隆起如圆绳状的纹线,又圆形或六角形的台座上搭敷披布,布的纹褶转折曲复,成为一时流行的样式,这种台座样式和纹线是以前所见不到的 。
佛的发髻从北朝末期到隋的较为平缓低矮的样式发展到较为高耸,螺发所见渐多 。水波式发髻又变得翻卷自由,纹路活泼,起伏明显 。
菩萨的体型稍显丰肥,姿态向更自如发展 。佛、菩萨、罗汉弟子、天王、力士、供养人等组成一堂,各尊的职守更加明确,个性化更强,可以说佛经上所描述的各神祗都已完备,个性化的诸神出场了 。
由于武则天称帝,和尚们伪造大云经,宣称武则天即是弥勒佛降生,在此风影响下,各地多造弥勒大佛 。弥勒佛多取善跏趺坐姿(双腿下垂倚坐) 。
2.盛唐造像特点
文章插图
盛唐时代可以说是佛造像的黄金时代,此期的造像比例舒展匀称,结构合理,已完全摆脱了隋和初唐时佛头部偏大,体态略僵板的感觉,动态极为自由活泼 。
佛的头部与身躯比例合理,面型丰满,方圆适度,佛发为水波纹式或螺发 。除通肩式和袒右肩大衣以及褒衣博带式大衣外,又流行所谓方领下垂式大衣,内着僧祗支和裙,体态饱满丰肥 。喜用束腰式台座,底边为六角、八角、圆形或花口形,上搭覆布,布纹转折曲复生动 。
菩萨多束高髻,发型优美,五官姣好,上身袒,束腰,重心向一侧扭曲,体态极为生动妩媚 。帔帛也有动感,婉转活泼 。
3.中晚唐和五代的造像特点
晚唐造像和五代时(907~960年)造像样式接近 。此时的造像仍为唐代风格范畴,但技法较前略为退步,盛唐时的那种气势恢宏,充满自信,自由发挥的作风逐渐消失,变成较为拘谨,略显生硬的样子 。坐佛下垂台座的大衣角退缩,仅搭于台座边缘上 。
菩萨略欠自由感,衣带帔帛等装饰亦稍显朴素,体形亦匀称有余,但气势夸张不足 。由于晚唐到五代时间不过百年,佛像存世量较少,有些特征介于唐宋之问,不易区别,可仔细琢磨 。
唐代佛像具体特点
1.面相饱满,头部为螺型或水波式发型,肉髻相对于隋代较为高耸,大耳下垂,神采稳重而又不失慈祥 。
2.身体比例匀称,结构合理,体态丰腴,丰满,袒露的胸肌起伏变化,写实性较强 。
文章插图
3.体态天然舒展,具有很强的动态感 。
4.衣饰有通肩式,袒右肩式和褒衣博带式,更多的是方领下垂式,衣料质感柔和轻薄 。
5.台座多为束腰式,有六角,八角,圆形或花口形底边 。
6.衣纹流利,下身衣褶悬搭于座前若台布,具时期特征 。
7.鎏金泛红,具时期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