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圈内 , 各代中华正统王朝(也包括高丽庙号、朝鲜、越南各王朝)对于先代开国始祖、或者对国家社稷立有大功的帝王(君主)都会建庙予以追尊祭祀(夏、周、秦三朝除外) , 这座帝王祭祀庙就是“太庙” 。而为了方便对薨逝的帝王加以祭祀崇敬 , 后代君主为他们在太庙中按照“祖有功宗有德’的标准 , 各自以一个特别称呼加以区分 , 称为“某祖”或“某宗” , 这个称呼 , 就是“庙号”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最初的庙号起源于商代 , 第一个拥有庙号的帝王是商王朝的实际开创者履(成汤) , 他死后被追尊为“太祖” 。但在商尚未代夏之前的商部落首领、成汤的七世祖“亥”(王亥) , 在成汤建立商王朝后 , 被追尊为“高祖” , 称其为“高祖亥” 。从这一点来说 , 王亥才是中华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庙号的“君主”(虽然是追尊)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庙号初创之时 , 对于供奉在太庙内的先君们只有四种称呼:曰“太”(太祖成汤、太宗太甲) , 用以尊崇创基立业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 , 用以追尊劳苦功高者;曰“世”(世祖盘庚、世宗祖甲) , 用以拜谒世代祭祀者;曰“中”(中宗太戊、或祖乙) , 用以敬穆中兴国家者 。商王朝历时六百年 , 一共是十七代、三十位商王 , 包括追尊在内也只有七人获得了身后的庙号 , 可见商太庙内的规制严整、肃穆有序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周灭商以后 , 没有沿用庙号制度 , 所以历代周天子只有有谥号而没有庙号 。而秦朝因庙号、谥号都有“子议父、臣议君”之嫌 , 所以一并废止 , 只以“世序排行”为皇帝称呼 , 自周到秦的这八百多年内 , 中华文明中没有庙号这种特别的帝王称呼出现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庙号,庙号是显宗的皇帝有哪些?】汉高帝刘邦崛起于秦末乱世、最终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之后 , 与群臣很认真地多次商议采用何种礼仪制度以符合汉室上承天命、君临天下的正统地位 , 诸臣讨论后郑重建议重新恢复“庙号”和“谥号”制度 , 以显示汉家政权承胤上古帝王、皇权至高无上的天命 , 于是刘邦宣布恢复商代庙号礼仪制度 。从此后 , 帝王庙号制度在中华正统王朝及东亚汉文化圈内延用了两千年 , 直至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覆灭后才被废止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刘邦重建庙号制度之后 , 也近水楼台先得月 , 在高帝十二年(前195年)驾崩时 , 被嗣皇帝刘盈及诸臣们根据“祖有功、宗有德”的商代评定标准 , 加尊“庙号” , 奉入汉家太庙供奉 , 刘邦也成为中华历代王朝中第一个得到庙号的皇帝——汉太祖(秦始皇帝和二世皇帝都没有庙号;刘邦后世“汉高祖”的称谓其实是司马迁史记一家之言 。实际的正史上 , 刘邦的庙号是太祖)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自刘邦重建庙号制度后 , 西汉二百年间 , 被追上庙号的皇帝有太祖刘邦、太宗刘恒、世宗刘彻、中宗刘询、高宗刘奭、统宗刘鹜、元宗刘衎七人 。但是高宗刘奭、统宗刘鹜、元宗刘衎三人的庙号后来被王莽取消 , 所以西汉最终只有四位皇帝的庙号被保留下来 , 接受后世子孙供奉尊崇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之后 , 也因“中兴之功”在驾崩后被嗣皇帝、孝明帝刘庄追尊庙号“世祖” , 刘秀的这个庙号可谓实至名归 。但是在孝明帝刘庄本人驾崩后 , 庙号制度最初所使用的“太、高、世、中”四个字就不够用了(虽然刘庄生前的功业确实可以追尊庙号 , 但此时只能用“高”字 , 而用“高祖”不够格 , 用“高宗”则是当年汉元帝刘奭用过的 , 还最终被取消了 , 也不宜使用) , 所以嗣皇帝、孝章帝刘炟经过和群臣的慎重商议后 , 决定为孝明帝刘庄新建庙号 , 以“显宗”作为刘庄在汉室太庙中的祭祀名称 , 这是中华历史上第一位庙号为“显宗”的皇帝 。
“显宗”所代表的含义是“有光前烈、中外仰德”的意思(还有百辟惟刑、行见中外的意思 , 总之都是好称谓) 。自汉显宗刘庄开始 , “显宗”庙号在中华历代王朝中一共有五人获得 , 其中只有两人在生前登基称帝 , 驾崩后被追上庙号 。其余三人中 , 一人是儿子建国称帝后追尊;一人生前是皇太子、去世后由儿子追尊;一人生前是亲王 , 去世后儿子夺取了帝位 , 追尊父亲为帝 , 这三位都得到了“显宗”的庙号(虽然他们生前并没有当过皇帝) 。另外 , 东亚汉文化圈内的外藩属国中也有四人获得过“显宗”庙号 。接下来为大家简略地介绍这几位位帝王 。
一、汉显宗刘庄;
刘庄是第一位得到“显宗”庙号的皇帝 。他是光武帝刘秀和光烈皇后阴丽华的长子 , 原名刘阳 , 生于建武四年(28年) 。
建武十九年(43年) , 原太子、光武帝与前皇后郭圣通所生嫡长子刘彊不断主动请求辞去皇太子之位 , 光武帝于是改立阴皇后之长子东海王刘阳为皇太子 , 改名刘庄 。原皇太子刘彊和刘庄爵位对调 , 改封东海王 。
建武中元二年(57年)二月 , 光武帝刘秀驾崩 , 皇太子刘庄即位 , 即孝明帝 。孝明帝在位期间 , 执政严明、御群臣甚严 , 又大力限制外戚 , 整顿地方吏治 , 所以他在位期间 , 东汉国力强盛 , 继续开疆拓土 , 国威赫赫一如西汉时期 。
孝明帝为人脾气暴躁 , 性格偏激 , 所以群臣都很畏惧他 。但孝明帝却绝不是暴君、昏君 , 恰恰相反 , 他是一个非常勤政、也非常有建树的皇帝 , 史书记载孝明帝“乙更尽乃寐 , 先五更起 , 率常如此” , 对于朝政他也特别用心 , 驾驭臣下很有手段 , 一生紧握大权 , 绝不旁落 。总体来说 , 后世的皇帝中 , 以清朝雍正皇帝的执政风格和他最为接近 , 都是对官吏非常苛切严格 , 而对百姓民生比较关注重视 。孝明帝宽猛相济、雷厉风行 , 可以称为一代英主 。
永平十七年(74年) , 年近五十的孝明帝在睡梦中梦见了父母年轻时的样子 , 以为自己又回到幼年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 兴奋得无以言表 。当他醒来后 , 发觉是一场梦时 , 又悲伤难过得不能自己 。孝明帝在父母去世十多年后还在怀念当年承欢父母膝前的温馨时光 , 可见他内心对于父母依恋追思之情有多深 , 这也是孝明帝在刚毅果决、不苟言笑态度下的另一面温和性格之展现 。
永平十八年(75年) , 孝明帝刘庄在雒阳去世 , 年四十八 , 皇太子刘炟继位 , 即孝章帝 。孝章帝给父亲上庙号“显宗” , 神主供奉于太庙内加以祭拜 。此后的东汉帝系 , 都是孝明帝刘庄的后代 , 一直延续到东汉灭亡 。
二、晋显宗司马衍;
司马衍是晋明帝司马绍和明穆皇后庾文君的长子 , 生于太兴四年(321年) , 太宁三年(325年)三月 , 五岁的司马衍被立为皇太子 。
司马衍被立为皇太子半年后 , 太宁三年(325年)闰八月二十五 , 晋明帝去世 。第二天 , 司马衍在舅父中书令庾亮和母亲庾文君的拥立下登基称帝 , 即晋成帝 。因成帝年幼 , 所以庾亮和司徒王导共同参政 , 而皇太后庾文君则临朝辅政 。
成帝幼时就聪慧伶俐 , 明于事理 , 说话行事处处到位 , 一副少年老成模样 。当时庾氏以外戚身份执掌朝政、排挤王导 , 成帝多次出言制止 , 虽然没有改变庾氏专权的局面 , 但还是抑制了部分外戚势力 , 其次舅庾怿甚至在成帝的追究下为保全庾家自杀身亡 。
咸和二年(327) , 执政的庾亮强行征召历阳内史苏峻到朝廷任大司农 , 以削夺其兵权 , 消除隐患 。苏峻不愿失去权力 , 便联合豫州刺史祖约共同起兵讨伐庾亮 。晋军连连失败 , 庾亮惊慌失措之下撇下皇帝外甥狼狈出逃 , 建康失陷 。叛将苏峻自封为骠骑将军、录尚书事 , 专断朝政 , 为所欲为 , 并将年幼的成帝软禁在石头城 。面对叛臣时 , 成帝既不畏惧 , 也不惊慌 , 而是泰然处之 , 起居如常 , 继续埋头读书 , 表现出了一派王者的风度 。之后叛乱平息 , 成帝返回皇宫 , 召回王导辅政 , 就像从来没有身处险境一般 。
成帝长大后十分勤俭谦恭 , 品德端正 , 又能诏举贤良 , 劝课农桑 。在他的勉力之下 , 东晋政权逐渐稳固 。在魏晋时期贵族奢侈浮华之风盛行之时 , 作为皇帝的成帝却能带头施行简朴节俭 , 这样的品德是很不容易的 。
咸康八年(342年)五月 , 成帝突然身体不适 , 至六月 , 病势沉重起来 。当时成帝的儿子司马丕和司马奕都尚在襁褓之中 , 于是其三舅庾冰恳求成帝 , 以其同母兄弟、琅邪王司马岳继承皇位 , 成帝出于社稷需要长君来稳定的心思 , 同意舅舅的请求 。六月初七 , 成帝下诏以弟弟琅邪王司马岳继位 , 并命庾冰、何充、武陵王司马唏、会稽王司马昱、尚书令诸葛恢同受顾命 , 处理国政 。六月初八 , 宽厚沉稳、品行端庄的晋成帝司马衍驾崩于建康皇宫 , 时年二十二 。成帝驾崩后 , 其弟司马岳继位 , 即晋康帝 。康帝为兄长上庙号“显宗” , 尊谥号成帝 , 安葬在兴平陵 。晋显宗司马衍是中华王朝中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生前称帝、死后得到“显宗”庙号的皇帝 。
三、金显宗完颜允恭;
完颜允恭(女真名胡士瓦)是金世宗完颜雍和明德皇后乌林答氏的长子 , 生于皇统六年(1146年) , 原名完颜允迪 。
金正隆六年、大定元年(1161年) , 因金海陵王完颜亮(女真名迪古乃)不顾内部矛盾重重而一意孤行出兵伐宋 , 并极度搜刮国内物力民力 , 使得金国内部“民皆被困 , 衣食不给、苦不堪命 , 盗贼蜂起” , 时为东京留守的完颜雍趁机在东京(今辽宁辽阳)起兵 , 诛杀了完颜亮留在东京的监军后祭告太庙 , 宣布废黜完颜亮 , 自己以太祖之孙的身份继位为帝 , 改元大定 。当年十一月二十七 , 南征的金军发动兵变 , 在瓜州龟山寺杀死完颜亮 , 随后全军北返 , 向完颜雍投诚 。完颜雍由此夺取了金国政权 , 成为金国第五代皇帝——金世宗 。
大定二年(1162年) , 世宗册立长子完颜允迪为皇太子 , 大定八年(1168年) , 皇太子更名为完颜允恭 。
皇太子品性仁孝淳厚 , 颇知民间疾苦 , 又礼敬大臣、友爱兄弟 , 为皇储期间没有任何悖逆失德的行为 , 一派守成之君风范 , 世宗对这个儿子很是满意 , 觉得日后把社稷交给皇太子没有任何遗憾 。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 , 世宗巡幸上京时 , 特别诏令皇太子监国 , 并授予其“守国之宝” , 这可以看出世宗对于皇太子的信任和勉力、磨炼之心 , 父子之间关系融洽、毫无芥蒂 。
但天不假年 , 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六月 , 得到朝野一致认可的皇太子完颜允恭突然患病 , 随后不治而亡 , 年仅四十岁 。当时世宗正在自上京返回中都途中 , 在路过天平山好水川时收到了中都讣告 , 年迈的世宗顿时恸哭失声、哀痛不已 , 并立即在行宫中为不幸去世的皇太子致哀祭奠 。九月 , 世宗的御驾返回中都后 , 没有回宫就马上到皇太子灵柩所在的熙春殿致祭 , 之后又多次亲临祭奠 , 以表达心中的悲痛和思念之情 。
完颜允恭去世后 , 世宗原本想直接给追赠儿子帝号 , 后来在群臣“至尊尚在、不宜过度尊崇皇储”的劝诫下 , 才改为“宣孝太子” , 以皇太子礼仪将其安葬于房山帝陵 。
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八月 , 世宗以自己的嫡孙、宣孝太子的嫡长子完颜璟(女真名麻达葛)为大兴尹 , 并册立为原王 , 作为新的皇储来培养 。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十一月 , 皇孙原王完颜璟被晋封为尚书右丞相 , 并正式立为皇太孙 。
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正月初二 , 金世宗完颜雍在中都驾崩 , 年六十六 。皇太孙完颜璟奉遗诏即位 , 即金章宗 。章宗追上祖父庙号为“世宗” , 葬于房山兴陵 。同时 , 章宗为早逝的父亲宣孝太子完颜允恭也追上庙号“显宗” , 将其神主升祔太庙祭祀 , 并将父亲重新以帝礼改葬于房山裕陵 。金显宗完颜允恭是中华历代王朝中第二位生前没有称帝、但死后得到“显宗”庙号的追尊皇帝 。
四、元显宗甘麻剌;
甘麻剌是元世祖忽必烈嫡长孙、明孝太子(元裕宗)真金和徽仁裕圣皇后弘吉剌氏的嫡长子 , 生于中统四年(1263年) 。
在甘麻剌出生的前两年 , 其父、十七岁的世祖嫡长子真金于中统二年(1261年)被册立为为燕王 , 领中书省事 , 作为皇储来培养(世祖的庶长子朵而只早夭) 。中统四年(1263年)五月 , 燕王真金晋封为中书令 , 并兼判枢密院事 , 这一年 , 真金嫡长子甘麻剌降生 。至元十年(1273年)二月 , 世祖以汉家嫡长子继承制度为准 , 册立嫡长子、燕王、中书令真金为皇太子 , 授其玉册金宝 , 举行了盛大的册封仪式 。
真金自幼师从中原儒学大师 , 熟读儒家经典 , 学识很高 , 对传统仁政思想体会很深 , 成年后重视汉臣 , 加以倚靠 , 关怀备至 。同时他对于世祖所重用的理财(其实就是敛财)派颇为鄙视 , 多次加以呵责 。皇太子东宫落成 , 监作监官员想额外凿石为池 , 如古时候曲水流觞的故事 , 真金知道后也不允许这样做 , 认为是奢华浪费 。这都说明真金对民间疾苦比较理解 , 有宽厚爱民之心 。假以时日 , 日后真金能够继位成为皇帝 , 一定能行爱民仁德之道、与民休息 , 成为一代仁君 。
可是世祖虽然欣赏皇太子仁厚性格和崇礼之道 , 但又舍不得给自己理财的诸臣 , 不顾真金多次谏言 , 就是一味纵容理财派 , 父子之间因为施政理念的不同而隔阂日深 , 这让真金极为苦恼 。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 , 有不知名的御史上奏 , 认为皇帝年事已高 , 不如禅位给皇太子 , 以颐养天年 。真金得知后大为惶恐 , 为避免父亲误会 , 于是他让御史台把这份奏章藏匿起来 。可是理财派首脑阿合马(已被刺杀)的同党答即古阿散等却紧抓此事不放 , 在世祖面前故意奏请收御史台内外百司吏案 , 最终导致奏章被世祖得知 。世祖顿时勃然大怒 , 命大宗正寺审理此案 , 其中的矛头直指皇太子真金 。
右丞相安童、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儿等人和世祖百般转圜、为皇太子辩解 , 才使得此事被勉强揭过 , 但皇太子和世祖之间已经失和、又被莫名其妙地扣上逼父禅位的罪名 , 无可自辩之下忧虑成疾、心气郁结 ,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十二月初十 , 皇太子真金因病薨逝世 , 年四十三岁 。
皇太子在郁闷中去世后 , 世祖也深为后悔 ,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正旦 , 世祖命百官停止朝贺 , 身穿素服 , 为皇太子致哀 , 同时 , 世祖追赠皇太子为“明孝太子” 。明孝太子真金有三个儿子 , 都是太子妃弘吉剌氏所生 , 但世祖最喜欢的还是真金第三子铁穆耳 。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 , 世祖将明孝太子嫡长子甘麻剌册封为晋王 , 出镇漠北本部 , 留明孝太子嫡三子铁穆耳在大都 , 于自己身边侍候(明孝太子嫡次子答剌麻八剌是天生聋哑人 , 不宜承继皇位 , 已被世祖放弃) 。这样的安排 , 已经表明世祖将选立皇孙铁穆耳为大元皇位的继承人 。
至元三十年(1293年)六月 , 皇孙铁穆耳受命镇守故都哈剌和林 , 同时世祖将明孝太子真金曾经持有的“皇太子宝”授予了铁穆耳 , 铁穆耳将继承皇位的情形已经明显不过了 。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正月二十二 , 元世祖薛禅汗忽必烈驾崩 , 年八十岁 。皇孙铁穆耳从和林赶回了上都 , 稍后 , 皇长孙晋王甘麻剌也从漠北返回上都 , 想要和弟弟争夺皇位 。
四月十四 , 铁穆耳和甘麻剌一起来到上都 , 汇集诸王商讨皇位归属 。在兄弟俩的生母、明孝太子妃弘吉剌氏的提议下 , 铁穆耳和甘麻剌以“背诵祖宗圣训”的方式展开竞争 。甘麻剌因为有轻微的口吃 , 不如铁穆耳口齿伶俐 , 所以败下阵来 , 遗憾地失去了皇位 。而铁穆耳则以手持的“皇太子宝”、及新得到的“传国玺”为依据 , 在上都正式继位 , 即元成宗完泽笃汗 。
成宗登基后 , 追上祖父庙号为世祖 , 追上父亲庙号为裕宗 。而他的大哥甘麻剌则继续被委派驻守漠北祖宗之地 , 为朝廷屏藩 。
回到漠北的晋王甘麻剌没有和弟弟成宗翻脸置气 , 而是老老实实地按照成宗的吩咐驻守漠北 , 守护祖地 。大德六年(1302年)正月 , 甘麻剌在漠北去世 , 年四十岁 , 身后留下了“天性仁厚 , 御下有恩”的史书记载 。其次子也孙铁木儿承袭晋王王爵 , 继续驻守漠北 , 守护元朝祖居之地 。
之后 , 元朝经历了成宗铁穆耳、武宗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德八剌四代皇帝 。至治三年(1322年)八月 , 年轻的元英宗在“南坡之变”中被叛臣铁失等人弑杀 , 然后铁失将皇帝玉玺派人送到驻扎漠北的晋王也孙帖木儿处 , 以换取脱罪、并获得拥立之功 。作为元世祖忽必烈长房长曾孙(甘麻剌长子松山早逝)的晋王也孙铁木儿 , 确实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宗王 , 于是当仁不让接过玉玺 , 成为元朝第六代皇帝——泰定帝 。
至治三年(1323年)九月初四 , 也孙铁木儿在漠北龙居河(今蒙古克鲁伦河)正式继位 , 成为新的大元皇帝 。泰定帝追尊父亲晋王甘麻剌为元显宗 , 神主升祔太庙祭祀 。在去世二十一年后 , 甘麻剌终于得偿夙愿 , 成为了皇帝 , 虽然是他儿子所追尊的称号 。而甘麻剌也是中华历代王朝中第三位生前没有称帝、但死后得到“显宗”庙号的追尊皇帝 , 他也是最后一位有“显宗”庙号的皇帝(中华正统王朝) 。
前面说过:金显宗完颜允恭、元显宗甘麻剌分别是中华历代王朝中第二位、第三位生前没有称帝、但死后得到“显宗”庙号的追尊皇帝 , 那么第一位是谁呢?就是下面这位:
五、后蜀显宗孟道;
孟道这个名字 , 在史书中籍籍无名 , 生前身后事迹都不显 , 只是因为他生了个好儿子孟知祥 , 所以才在去世以后被追尊为皇帝 , 还得到“显宗”的庙号 。
孟道是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 , 生卒年不详 , 其父孟察是邢州郡校(地方小军官) , 其长兄孟方立曾任邢洺节度使 , 三弟孟迁也曾担任过泽潞节度使 , 孟氏一家算是地方军事藩镇出身 。但是孟道自己却籍籍无名 , 史载只担任过“邢州郡校” , 如果不是因为他的儿子孟知祥 , 孟道这个名字早就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 一点水花也不会泛起 。
孟知祥年轻时以藩镇子弟身份归附了当时的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 , 被授予左教练使之职 , 并娶李克用侄女为妻(一说是李克用之女) , 成为晋王李克用的侄女婿 , 而他的妹妹孟氏则嫁给了李克用幼弟李克宁 。于是孟知祥得以成为李克用的姻亲 。
此后 , 在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的重用下 , 孟知祥先后担任中门使、马步军都虞候 。同光元年(923年) , 李存勖称帝、灭后梁建立后唐 , 并定都洛阳 , 将原来的河东首府太原府升格为北京 , 以孟知祥为北京留守、太原尹 。李存勖即后唐庄宗 。
同光三年(925年) , 后唐庄宗征讨前蜀 , 以郭崇韬为大军统帅 。临行前 , 郭崇韬向后唐庄宗推荐孟知祥为平蜀后镇守蜀地的大将 。不久 , 前蜀被后唐大军迅速消灭 , 后唐庄宗任命孟知祥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 , 前往蜀地赴任 。
同光四年(926年)四月 , 后唐刚刚平定前蜀 , 内部就发生了叛乱 , 后唐庄宗在“兴教门之变”中死于乱军 , 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被拥立为帝 , 即后唐明宗 。已经抵达蜀地的孟知祥得知待自己如心腹的后唐庄宗死于乱军后 , 逐渐萌生了据蜀称王的念头 , 于是在蜀地训练兵甲 , 扩大兵力 , 增设官署 , 以拒后唐明宗的统治 。
经过七八年的强力建设 , 孟知祥已经基本控制全蜀 。长兴四年(933年)二月 , 他的妻子、李克用侄女福庆长公主病逝 , 十一月 , 后唐明宗驾崩 , 孟知祥自立于后唐之外已经没有了任何顾忌和阻力 。
应顺元年(934年)正月 , 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建国 , 国号蜀 , 史称为后蜀 , 孟知祥即后蜀高祖 。当时后唐内乱 , 后唐明宗的养子潞王李从珂与皇帝李从厚争夺皇位 , 后唐没有力量出兵平定蜀地 。同时 , 原属后唐的山南西道节度使张虔钊、武定军节度使孙汉韶都向后蜀称臣归附 , 四月间 , 孟知祥改元明德 。
孟知祥称帝后 , 追尊祖父孟察、父亲孟道为皇帝 , 给孟察上庙号“世祖” , 父亲孟道上庙号“显宗” 。于是 , 生前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地方小军官的孟道 , 因为儿子孟知祥的缘故 , 也得以被追尊为帝 , 成为中华历代王朝中第一位生前没有称帝、但死后得到“显宗”庙号的追尊皇帝 。
除了刘庄、司马衍、孟道、完颜允恭、甘麻剌这五位中华王朝中被上庙号“显宗”的皇帝之外 , 在东亚汉文化圈中 , 还有四位外藩属国君主在身后获得了“显宗”的庙号 , 分别是:高丽王朝第八任国王:高丽显宗王询;朝鲜李氏王朝第十八任国王:朝鲜显宗李棩;越南广南第七任阮主(越南旧阮王朝前身):广南显宗阮福淍;越南后黎王朝第二十七任国王(对内称皇帝):后黎显宗黎维祧 。这四位外藩属国君主 , 不属于中华历代王朝的皇帝范畴之内 , 所以在本文中不再一一加以详细介绍 , 再一次感谢大家阅读浏览本文 。
推荐阅读
- 天问一号探测火星是如何分工的
- 什么是平行世界,有哪些关于“平行宇宙”的论述?
- 韭菜子可以吃 泡水喝的好处
- 你拨叫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是什么情况
- 碳酸氢钙是小苏打吗
- 教师爱学生的名言
- 老旧小区是否要交物业费
- 番茄台是指哪个台
- 加拿大首都是哪个城市,加拿大的首都是哪一个城市?
- 无线反向充电是谁给谁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