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茶楼文化

茶楼,也叫做茶馆,是中国文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符号,亚洲各国都喜欢茶,但是有茶楼文化的只有中国,究其原因或许因为中日韩越四国文化的差异有关,例如在越南,品茶比较大众化,讲究家庭性的喝茶,加之法国文化的影响,越南的茶饮算不上茶道 。
? ? ??而在韩国,一般人很少能喝到茶叶,普遍喝的大麦茶和玄米茶实在无法形成饮茶之风 。而日本的茶道文化讲求孤寂,因此日本文化中饮茶只有小茶室,无法形成大茶楼 。而在中国随着明朝中国人的饮茶从抹茶变成泡茶,茶楼文化也就诞生了 。在中国茶楼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文化的标志,中国各地都有茶楼,茶楼承载了很多独特的当地记忆,在不同的地方,茶楼的特点也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中国比较有意思的茶楼文化 。茶馆最早的雏形是茶摊,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茶摊出现于晋代,《广陵耆老传》记载:“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日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 。?而到了唐代《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 。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 。人自怀夹,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 。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可见到了标志着茶馆开始出现 。到了宋代,茶馆进一步红火,《东京华梦录》中的记载: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晚即散,谓之鬼市子……归曹门街,北山于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明代尤其是晚明,品茶之风非常盛行,明代冯可宾《茶笺·茶宜》对品茶提出了十三宜:无事、佳客、幽坐、吟咏、挥翰、徜徉、睡起、宿醒、清供、精舍、会心、赏览、文童 。标志茶道文化进一步完毕 。?说起茶楼,基本上分为四类:京式茶楼、苏式茶楼、广式茶楼与蜀式茶楼四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