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紫陶的窑变】
文章插图
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以“体如铁、色如铜、音如磐、亮如镜”闻名于世 。生产工艺上采用无釉磨光,即坯体不上釉,烧成后人工打磨、用当地特有的鹅卵石抛光、经过二十多道工序后,产品就可呈现出紫陶的特有光泽,形成有别于其他陶器的独特之处 。
将文人的字画移于紫陶之上,是建水紫陶的特有之处,以陶为纸,装饰上融入书画家强烈的个人风格,既有粗犷豪放、大笔、大块的书法,又有写意国画和民族图案 。落墨后,再由熟练的雕刻工人采用阴刻阳填的方法将文人字画保留下来,无论飞禽走兽,花草鱼虫,还是琼楼玉宇,均栩栩如生,给人以古色古香、高雅而不俗之感 。
欣赏建水紫陶,首先需要观其形察其色,就是说,看一件紫陶作品,首先需要看它的外形是否准确,装饰是否到位,然后看成色,通俗来讲,紫陶的成色基本可分为五种:羊肝色,黑色,白色,咖啡色,窑变 。
陶的“窑变”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窑变了的紫陶经过打磨抛光后,即可产生出天蓝、古铜、墨绿、紫红等各种斑斓绚丽的自然色彩 。然而,在过去传统的烧制工艺中,紫陶的颜色多为单一的朱红色或紫红色,往往一个“龙窑”炉、近千件的陶品烧制下来,偶尔有一个或少数几个窑变成深绿色或古铜色,“窑变”率极低 。因而“窑变”也就被比喻成为了“火中求宝、一件难求”,窑变了的紫陶更被视为了“珍品”
欣赏窑变紫陶首先看色彩的过渡是否自然、颜色是否丰富多彩、再看色彩的稀有程度、色彩与造型是否恰到好处、火焰的美丽痕迹、还有就是窑变的趣味性”,窑变紫陶的价值就在于色彩之变,而流光溢彩的形成恰恰是“火焰的美丽痕迹”,是鬼“火”神工 。人们对窑变色彩的理解能力取决于自身心灵对色彩的敏感程度和审美情趣 。正是窑变色彩及其形状形成的抽象、混沌、看似无序却深度隐喻等可遇而不可求的效果,同现代艺术存在着相似之处 。
窑变,从专业学角度来解释,有实质意义和相对意义的区别 。严格说来,是指陶瓷在烧成过程中,原料中的某些化学物质,经一定量的一氧化碳渗入作用,发生材质学结构上的转换而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从而烧制出丰富而特殊的状态与效果的过程 。窑变的发生主要是跟泥料、窑的温度、泥料中矿物质成分含量,摆放烧制的空间等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最早的窑变,来自于偶然 。由于那时窑炉的结构、装载方式、烧窑方法、与采用能源等因素的不稳定性所造成 。后来,由于认识水平的提高,慢慢总结出了利用这个原理来制取那种奇异陶艺的一系列经验 。
窑变分为自然窑变和人为窑变两种 。其实,窑变的稀罕之处在于通过自然窑变,呈现出十分美好的效果,龙窑中自然窑变所得的建水紫陶浑然天成,色彩鲜艳,过度自然,多数为上红下黑或下红上黑,一般占70%的色彩,会有预想不到的图案,能够使人百看不厌,产生无限联想、愉悦心灵,被称为窑变精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
当然,窑变是火的艺术,取得一个成功的窑变作品,除了人工的因素以外还有“自然”的因素;即需要有必然的经验和偶然的巧合,这个偶然是无法人为掌控的自然现象:包括气温、气压、空气湿度、含氧量、风向乃至风力等等的因素 。因此,这也是一门遗憾艺术,在需要具备综合专业理性以外,更需要一种“心态”,这也许就是许许多多老艺人烧了一辈子紫陶也只有一两件窑变精品的缘故吧 。
人为窑变是指对紫陶工艺具有较深造诣以及能掌握定向窑变的一系列经验和感觉的紫陶制作艺人在烧成过程中人为的调整窑的温度,从而使产品整个或局部产生相对的一些变化,出现颜色浓淡不一的状态,并有可能出现良好的层次过渡和不均匀自然状,与本色原料之间形成各种各样的对比反差,制作出形态各异的人为窑变艺术品的过程 。
由这种方式制作的建水紫陶与自然窑变所得到的建水紫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尤其是在审美情趣方面,可以说有天壤之别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窑变应该符合某种客观规律!但从作为建水紫陶的创新与发展,无论从形式上或面貌上,制作的工艺方面都应该鼓励广大建水紫陶工艺者们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创新,共同把建水紫陶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
推荐阅读
- 为什么我的手机不能设置休眠
- 起诉离婚对方不配合我要撤诉吗
- 设置本地连接ip的方法步骤 怎么创建本地连接
- 刘备的老婆怎么死的
- 慌忙的反义词是什么
- 为什么我的手机不显示时间了
- 苦瓜用盐水泡真的没那么苦吗
- 慌然大悟的意思是什么
- 冬夜很冷,煮一壶茶,暖暖身心
- 普洱古今一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