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苏子_白苏子的功效与作用

白苏子【白苏子_白苏子的功效与作用】【中药名】白苏子 baisuzi
【别名】荏子、玉苏子、玉竹子 。
【英文名】Fruit of Common Perilla
【药用部位】唇形科植物白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成熟果实 。
【植物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 。有香气 , 高0.5~1.5米 。茎绿色 , 圆角四棱形 , 多分枝 , 除基部外 , 密生细长白毛 。叶对生;叶片卵形或圆形 , 长3~9.5厘米 , 宽2~8厘米 , 先端急尖或渐尖 , 基部圆形或宽楔形 , 边缘有粗锯齿 , 两面均绿色而具毛 , 下面稍苍淡且有腺点;叶柄长10~45毫米 , 密被白毛 。总状花序腋生及顶生;苞片卵形 , 先端急尖或尾状;萼钟状 , 具5齿和10条脉纹 , 分二唇 , 外面有毛及腺点 , 内面喉部有长柔毛1圈;花冠白色 , 管状 , 二唇形 , 外面有毛 , 内面中部有毛1圈 , 上唇2浅裂 , 裂片较宽 , 先端略凹 , 下唇3裂 , 两侧的裂片半圆形 , 中裂片横椭圆形 , 向下折屈;雄蕊4 , 2强 , 稍伸出 , 花丝无毛 , 花粉囊2室;子房4裂 , 花柱无毛 , 稍伸出 , 柱头2裂 。小坚果褐色或灰白色 , 倒卵形 , 长约2毫米 , 径约1.7毫米 。花期8~9月 , 果期9~10月 。
【产地分布】生于山脚路旁 。分布于我国华东、中南及西南等地 。
【采收加工】8~10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 , 曝晒 , 脱粒 , 晒干 。
【药材性状】种子卵圆形或类球形 , 直径1.5~2.5毫米 。表面灰色或淡灰色 , 有明显隆起的网状花纹 , 基部稍尖 , 有淡棕色果柄痕 。果皮薄而脆 , 易压碎 。种皮膜质 , 子叶富油质 。气微香 , 味有油腻感 。
【性味归经】性温 , 味辛 。归肺经、大肠经 。
【功效与作用】下气消痰、润肠通便 。属泻下药分类下的润下药 。
【临床应用】用量5~10克 。用治咳逆、痰喘、肠燥便秘 。
【药理研究】①调血脂作用:白苏子脂肪油给予高脂血症小鼠灌胃 , 可使其血清总胆固醇(TC)下降 , 显著降低血清TC和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 , 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C和HDL-C/LDL-C比值;降低血清三酰甘油(TG)作用较弱 。②抗氧化作用:以白苏子脂肪油给小鼠灌胃 , 可增强小鼠肝脏内SOD活性 , 降低LPO含量以及抑制心、脑组织中脂褐素的生成 。③抗肿瘤作用:含12%苏子油的食物给以N-甲基-N-亚硝基脲诱癌的大鼠喂饲 , 在35星期时观察到结肠癌发生率显著下降 。④其他作用:白苏子油对过敏反应及炎症有抑制效果 。白苏子油喂养的大鼠视网膜反射能力增强 , 对亮度辨别学习试验的正确反应率明显增高 。含5%白苏子油的食物给易发脑中风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喂饲 , 白苏子油组大鼠收缩压比正常食物组和红花油组均显著降低 , 血小板聚集也下降 。
【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 , 主要是甘油三亚油酸酯和甘油三棕榈酸酯 , 挥发油主要是左旋紫苏醛、白苏烯酮、松茸醇和左旋芳樟醇 。
【使用禁忌】久虚 , 脾虚便滑者不宜 。
【配伍药方】治痰饮咳嗽:白苏子9~15克 , 橘皮9~15克 。水煎服 。(《福建药物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