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写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写作背景简介

《惠崇春江晚景》创作于神宗元丰八年 , 当时诗人苏轼与友人惠崇相聚汴京 , 诗人为惠崇所绘的两幅名为《春江晚景》的画题上了两首诗 , 全诗描绘了诗人欲南返前在江边所见的情景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写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写作背景简介

文章插图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蒌蒿满地芦芽短 , 正是河豚欲上时 。
两两归鸿欲破群 , 依依还似北归人 。
遥知朔漠多风雪 , 更待江南半月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写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写作背景简介

文章插图
译文
竹林外长着两三枝刚刚开放桃花 , 鸭子在水中嬉戏 , 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
河滩上长了满地蒌蒿 , 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 , 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 , 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
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 , 依依不舍 , 差一点掉队离群 。
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 , 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写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写作背景简介

文章插图
赏析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写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写作背景简介】在第一首诗中 , 诗人刻画了一派初春的景象 , 全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 , 抒发了诗人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 。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本组诗中的第二首诗将依依不舍的几只归雁比作了“北归人” , 使画中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遥知朔漠多风雪 , 更待江南半月春”给北去大雁赋予了人的情感 , 表现了诗人对将要远行离开友人的不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