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黄_蒲黄的功效与作用

蒲黄【中药名】蒲黄 puhuang
【别名】蒲草黄、蒲花、蒲棒花粉、蒲厘花粉 。
【英文名】Cattail Pollen 。
【药用部位】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L.的花粉 。
【植物形态】多年沼泽生草本 。根茎横走,须根多 。叶狭线形,半抱茎 。花小,单性,雌雄同株,集合成圆柱状肥厚的穗状花序;雌雄花序离生,雄花序在上部,雌花序在下部,雌、雄花序的花被均退化成鳞片状或茸毛 。雄花具雄蕊2~3,毛长于花药,顶端单一或2~5分叉,花粉粒单生;雌花有小苞,匙形,与柱头等长,小苞与花柱均较白 。果穗长短变化很大,通常短于雄花序,赭褐色 。坚果细小,无槽 。花期6~7月,果期7~8月 。
【产地分布】生于浅水中 。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 。
【采收加工】6~7月花刚开时,剪取蒲棒顶端雄花序,晒干,碾研,除去花茎等杂质,所得带雄花的花粉称“草蒲黄”;再经细筛,所得纯花粉,习称“蒲黄” 。
【药材性状】黄色粉末,质轻,入水飘浮水面,手捻之有滑润感,易附于手指上 。气微,味淡 。草蒲黄为蒲黄花粉与花丝、花药的混合物,花丝黄棕色,不光滑 。在显微镜下,可见花粉粒单生,类球形,直径24~30微米,表面有似网状雕纹,单萌发孔不甚明显 。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 。归肝经、心经 。
【功效与作用】止血、化瘀通淋 。属止血药分类下的化瘀止血药 。
【临床应用】用量4.5~9克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用治各种出血症、瘀滞痛症,如瘀滞胸痛、胃脘疼痛以及产后瘀痛、痛经;血淋、血痢等 。
【药理研究】具有改善心肌微循环、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促进凝血作用,兴奋子宫平滑肌,对肠道平滑肌有解痉作用,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抗炎、抗菌、抗过敏、溶血作用 。
【化学成分】主要含黄酮及甾类成分 。此外,尚含有挥发油、多糖、酸类、香蒲新苷、山柰酚、异鼠李素、柚皮素、山柰酚-3-阿拉伯糖苷、3-谷固醇和烷类等化合物 。
【使用禁忌】孕妇忌服 。
【配伍药方】①治妇人月经过多,血伤漏下不止:蒲黄(微炒)90克,龙骨75克,艾叶30克 。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煎米饮下,艾汤下亦得,日再 。(《圣济总录》蒲黄散)
②治血崩:蒲黄、黄芩各30克,荷叶灰15克 。为末 。每服9克,空心酒调下 。(《卫生易简方》)
③治咯血,吐血,唾血及治烦躁:生蒲黄、干荷叶等分 。上为末,每服9克,浓煎桑白皮汤,放温调下,食后 。(《卫生宝鉴》恩袍散)
【蒲黄_蒲黄的功效与作用】④治鼻衄,出血过多,昏迷欲死,诸药不效:生蒲黄6克,青黛1.5克,生藕汁调作一服,即验 。(《朱氏集验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