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地丁_苦地丁的功效与作用

苦地丁【中药名】苦地丁 kudiding
【别名】地丁、地丁草、紫花地丁、小鸡菜、扁豆秧 。
【英文名】Corydalis Bungeanae Herba
【药用部位】罂粟科植物紫堇Corydalis bungean.a Turcz.的干燥全草 。
【植物形态】多年生或栽培为二年生草本 。株高10~40厘米,无毛,微被白粉 。地下具细长主根 。基生叶和茎下部叶长3~10厘米,具长柄 。叶片轮廓卵形,长2~4厘米,2回羽状全裂,一回裂片2~3对,末回裂片狭卵形至线形,宽0.5~1.2毫米,先端钝圆或成短突尖,两面灰绿色,无毛 。总状花序,上有花数要 。苞片叶状,羽状深裂 。花梗长1~2毫米 。萼片小,2枚,近三角形,鳞片状,长1~2毫米,早落 。花瓣4,淡紫色,倒卵状长椭圆形,外2片大,前面1片平展,倒卵状匙形,先端兜状,背面具宽翅,后1片先端兜状,基部延伸成距,距长4.5~6.5毫米,内有2瓣较小,先端连合 。蒴果,长圆形,扁平 。种子黑色,有光泽,花期4~5月 。
【产地分布】生于山沟、旷地、林缘 。分布于辽宁、河北、内蒙古、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 。
【采收加工】夏季花果期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
【药材性状】皱缩成团,长10~30厘米 。主根圆锥形,表面棕黄色 。茎细,多分枝,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具5纵棱,质软,断面中空 。叶多皱缩破碎,暗绿色或灰绿色,完整叶片二至三回羽状全裂 。花少见,花冠唇形,有距,淡紫色 。蒴果扁长椭圆形,呈荚果状 。种子扁心形,黑色,有光泽 。气微,味苦 。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 。归心经、肝经、大肠经 。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
【临床应用】用量9~15g,煎汤内服,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 。用治时疫感冒,咽喉肿痛,疔疮肿痛,痈疽发背,痄腮丹毒 。
【药理研究】在体外对甲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对葡萄球菌、八叠球菌亦有抑制作用;对副流感病毒仙台株有抑制作用 。
【化学成分】全草含多种生物碱,如消旋的和右旋的紫堇醇灵碱、乙酰紫堇醇灵碱、四氢黄连碱、原阿片碱、右旋异紫堇醇灵碱、四氢刻叶紫堇明碱、二氢血根碱、乙酰异紫堇醇灵碱 。
【使用禁忌】体虚者忌之,孕妇慎用 。
【配伍药方】①治麻疹热毒:苦地丁9克,连翘12克,菊花9克 。煎服 。(《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水痘:苦地丁6克,甘草3克 。水煎服 。(南药《中草药学》)
③治急性黄疸型肝炎:苦地丁、茵陈各15克 。水煎服 。(《山西中草药》)
④治痢疾:苦地丁配火线草、地榆 。煎汤服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⑤治疔疮肿痛,蜂窝组织炎,丹毒:鲜苦地丁,捣烂外敷;或苦地丁15克,蒲公英30克,连翘、野菊花各15克,黄芩9克,水煎服 。(《青岛中草药手册》)
⑥治指头感染初起,淋巴管炎(红丝疔)红肿热痛:苦地丁、野菊花各30克 。水煎服 。(《河北中药手册》)
【苦地丁_苦地丁的功效与作用】⑦治湿热疮疡:苦地丁、金银花、蒲公英各3克,大青叶9克 。水煎服 。(《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