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茗士的水煮江南

——国际茶王“张品轩”主人张江宝的一段茶里人生这一年的江南孟夏 , 雨如往年一般的多情 , 张江宝也如往常一般从福建返回金陵家中 , 仿佛七年之前的那个夏季 , 自己第一次走进这座烟雨古城 。不同的是 , 这个依然坚毅的南方商人 , 如今已拥有着“国际茶王”的身份…… 多情最是台城柳 张江宝 , 1963年4月出生于福建安溪一个偏远小山村里 , 当初父辈为之起名时 , 无意竟影射了他成年后背井离乡择居长江南岸的情状 。安溪 , 全国著名的茶都 , 自古以来就盛产铁观音茶 。张江宝所在的长坑乡亦是家家有茶园 , 户户能制茶 。张家曾是乡里的大户人家 , 出过村中惟一的秀才 , 有祖上所传下的百亩茶园 。张江宝跟其他的安溪人一样 , 从小就是在茶香中滋养、茶水里浸泡长大的 。种茶、制茶、卖茶、喝茶……是他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一部分 , 张家的茶叶方圆百里远近知名 。茶文化同甘澈的茶水一道早就溶入了他血液中 , 成为这一生无可逃避的挚爱 。早年的张江宝一度作过油漆工 , 18岁的他企图改变父辈世代靠茶为生的状态——卖茶是一种近似文化行为的商业 。在文化供给匮乏的年代里 , 制茶还不如学一门油漆手艺更能养活一家子 。但是 , 生存的压力并没有让安溪人放弃对茶的喜爱 。张江宝也始终不改初衷地亲近着铁观音茶 。几年之后 , 一场自然意外 , 他终于痛下决心 , 毅然放下手中的油漆刷子 , 开始了与茶一起四处漂泊的生活 。张江宝到过厦门、福州 , 到过广州 , 除了这些原有的铁观音茶市场外 , 他把目光投向了未被开发过的其他省份市场 。1998年 , 他北上到了江南文化中心的南京 。南京那时被绿茶一统着河山 , 龙井、碧螺春、毛尖等在南京人的大茶杯中沉浮了数百年 。与其说是江南未被开垦过的空白市场 , 不如说是江南文明的底蕴激发起张江宝的信心 。安溪铁观音 , 茶叶颜色生黑如真铁 , 香味高妙如观音 , 在这有着深厚饮茶传统的南京 , 是终究会懂得并欣赏那有着君子风范的铁观音茶 , 张江宝坚信不疑 。在考察了半年之后 , 张江宝举家迁到南京 , 开始了他的金陵茗士的煮茶生涯 。江湖夜雨数年灯 江南大多数人原是不认识铁观音茶的 , 在不少人的眼中 , 这种乌龙茶又难看又粗糙 , 爽气的顾客直言不讳道:“这茶就像梅干菜一样吗 , 能好到哪儿去?” 。并且 , 完全不同于绿茶、红茶 , 乌龙茶精致到近乎琐碎的饮茶方式也引起过人们的不解 。有人取笑过张江宝:“你即使到我们南京下岗工人家里 , 他们也会奉上一大杯茶 。你们折腾了半天才斟上这么一小杯茶 , 还不肯倒满 , 也就一小口 , 实在太不像样了 。”就这样 , 在几乎世人不识的情况下 , 张江宝开始了“垦荒” , 开拓这一近于空白的市场 。刚到南京 , 落脚于赛虹桥市场 , 张江宝开的第一家店就三个铺面大 , 除了销售铁观音茶之外 , 还兼营其他品种 , 以及种类齐全的茶包装 。在艰难的市场行情下 , 福建人曾经以最原始的物物交换的方式 , 用乌龙茶换米、烟、酒等生活必需品 。张江宝也经历过艰难的创业期 , 最初的一年 , 惨淡经营 , 卖出去的茶叶不到200斤 。根据多年走南闯北的经验 , 张江宝用自己独特的营销方式来改变困顿的局面 。虽然做的是批发生意 , 但张江宝不肯“自贬身价” , 上门兜售自家的茶叶 。他买来南京的电话黄页 , 按照上面提供的相关单位号码 , 一个一个地拨过去 , 寻找对铁观音茶有兴趣的买家 。他又买来纸笔、信封和邮票 , 写信售茶 , 运用文字制造机会 , 打动有识之士的心 。张江宝第一个大的客户是镇江一家公司 。他们被张江宝的信件吸引 , 起程从镇江开了两部车到南京赛虹桥市场 , 只在张江宝店中稍坐片刻攀谈一会 , 临走只带走36元的茶样 。仅仅过了两天 , 他们忽然请张江宝到镇江 , 把一份写好的合同递到他面前 , 问他签还是不签 。面对合同里极为苛刻的条件 , 张江宝果敢地接下了 , 而且一接就是六年 。如今 , “张品轩”已经在南京及周边城市设有许多分店与专卖部 , 许多星级酒店都有“张品轩”的茶叶专柜以及茶艺员 。铁观音茶在江南地区拥有越来越多嗜好此道的“老”茶客了 。一片冰心在玉壶 喝茶之道 , 正如做人之道 。张江宝为人少言 , 做事认真 , 对他而言最重要的人生座右铭是诚信待人 。他经营的是茶叶批发生意 , 客户对“张品轩”的茶叶十分放心 。大客户从来不用上门 , 只需一个电话 , 茶叶便保质保量地准时送到 。“张品轩”承诺 , 茶叶质量如有问题 , 承担包括物流运输在内的所有损失 。但是七年来并没有发生过一次退货的事件 。“张品轩”的茶业加入了“南京技术监督防伪保真网络” , 被南京市技术监督情报所授予“防伪保真企业” , 是南京下关区的“诚信经营户” , “张品轩”茶叶更是大家口中的“免检产品”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茶不仅被当作一种饮品 , 还是一种文化的符号 , 往往与其它的文化相得益彰 。张江宝虽然学历不高 , 却极其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作为一个商人 , 他曾为自己的店名写过招牌悬挂在赛虹桥市场中 , 不料 , 引起同行们的青睐 , 纷纷请他代题店名 , 装帧悬用 。而在下关市场的配货中心 , 名家所赠的数幅字画 , 总是吸引住南京老士人的眼光 。“莫道世间少君子 , 有我安溪张品轩” 。张江宝随身总是带有三件物品:他戏称为“形象茶”的袋装铁观音 , 联系用的名片以及南京市的地图 。每至一处 , 张江宝就烹泡自己“张品轩”的香茗 , 派赠名片 , 并附送上一份印有张品轩店址的南京市交通旅游图 , 真诚地邀请客人上六朝古都体验一下江南文化精妙所在 。2004年6月 , 在福建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中日韩国际茶王赛”中 , 南京张品轩茶业选送的“张品轩”安溪铁观音 , 面对来自几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茶业的竞争 , 获得了同组赛里“三星级国际茶王”称号 , 这也是对张江宝历年来艰辛创业的一个肯定与鼓励 。【金陵茗士的水煮江南】如今 , 张江宝又把目光放在更远的地方 , 他要建立“张品轩”的名牌店 , 要在北京、上海等地设加盟店 , 让“张品轩”的茶香在汩汩作响的水煮声中 , 传得更远、更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