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唐太宗以来维护领土功劳最大者( 二 )


左宗棠从郭嵩焘的来信中得知郭和咸丰帝上述有关他的对话后 , 对咸丰帝感激涕零 , 在给大儿子的信中 , 他说:“以未著朝籍之人辱荷恩知如此 , 亦希世之奇遇 。骆、曾、胡之保 , 则已在圣明洞鉴之后矣 。”“未著朝籍”点明左宗棠的布衣身份 , 他的稀世奇遇其实只能靠他人极力举荐 , 但自视甚高的他羞于言此 , 更绝不承认 , 就直接将之归功于“圣明洞鉴”了 。这颇受人诟病 , 但他却自恋地感受到“国恩高厚” , 决定竭尽所能 , 存心报国 , “期无负平生之志而已” 。咸丰十年(1860)五月 , 他这个坐啸戎幕八年的书生终于操起杀人之业 , 从幕后走到台前 , 组建楚军 , 亲履行间 , 与太平军作战 。这时 , 他年轻所学便发挥用武之地 。在家书中 , 他说:“吾频年兵事 , 颇得方舆旧学之力 。”(《左宗棠全集·家书》 , 第85页》)诚然如此 , 他胸罗古今地图兵法 , 善于用兵 , 所以打起仗来 , 胜多负少 , 迭著战功 。朱孔彰《中兴将帅别传》就绘声绘色地记述了左宗棠初次率军出征的战绩 , 说他“八战八克 , 斩馘逾万” , 收复了浮梁、乐平等地 , 曾国藩奏称他“叠破巨寇 , 振江皖全局 , 勋绩甚伟” 。左宗棠一战成名 , 自此与兵事结下不解之缘 , 其后半生基本上就是在戎马生涯中度过的 , 并由军功发皇 , 渐达高位 , 乃至先李鸿章二十四年封侯 。
其实书生以杀人为业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 曾国藩就曾称自己带兵为择术不慎 。左宗棠也是如此 , 咸丰十年奉诏即戎 , 虽然他曾立志要尽平生之心 , 轰烈做一场 , 但并不愿久历兵间 。早在同治二年(1863年) , 他就表示东南肃清后 , 当作归计;同治五年 , 更说“颇厌兵事 , 故急思脱身……作归田之计”(《左宗棠全集·家书》 , 第109页》) 。然而 , 报答君恩之念以及儒者担当世运的使命感 , 令他欲罢不能 。朝廷每有督办军务之命 , 他总是欣然应诺 , 毫不推脱 。同治五年 , 已顺利剿除太平天国余部的他 , 非常厌倦经年的战事 , 刚想脱身 , 好好休息 , 却突然接到调督陕甘镇压捻回的命令 。他自知西征艰阻万分 , 人人望而却步 , 但愿意一力承担 , 为朝廷分忧 。在家书中 , 他说:“吾移督关陇 , 有代为忧者 , 有快心者 , 有料其必了此事者 , 有怪其迟久无功者 , 吾概不以介意 。天下事总要人干 , 国家不可无陕甘 , 陕甘不可无总督 。一介书生 , 数年任兼圻 , 岂可避难就易哉!”对左宗棠如此勇于担当 , 曾国藩曾以钦佩之心对人说:“此时西陲之任 , 倘左君舍去 , 无论我不能为之继 , 即起胡文忠于九原 , 恐亦不能为之继也!”(陈其元:《庸闲斋笔记》 , 中华书局1989年版 , 第97页)光绪九年(1883年) , 法国侵略越南 , 清廷谕令李鸿章前往广东督办越南事宜 , 李鸿章不仅不愿去 , 还向人抱怨说:“若以鄙人素尚知兵 , 则白头戍边 , 未免以珠弹雀 , 枢府调度如此轻率 , 殊为寒心 。”(《李鸿章全集》第5册 , 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 第2793页)可是 , 左宗棠则不同 。他看到李鸿章甩手不干 , 枢部束手 , 就调兵遣将 , 自请赴滇、粤督师 。七十二岁高龄了 , 还雄心不已 , 壮怀激烈 。这就是左宗棠 , 一个清王朝的“孤忠可托”之臣 。然而 , 造化弄人 , 左宗棠对外积极主战 , 在中法战争前线 , 临死前 , 他还连呼“娃子们出队 , 出队 , 我还要打” , 却始终未得一战;而李鸿章最怕对外作战 , 偏偏让他碰上中日甲午战争 , 结果声名扫地 , 为世人所唾骂 。有人据此评论左福命较优 , 其实不尽然 。杨昌濬曾恭维左宗棠说:“洋人怕中堂 。”左答曰:“此言那可靠 。我初以四品京堂打浙江长毛 , 非他们怕我 。打陕甘回子 , 打新疆回子 , 都非他们怕我 。还是要打 , 怕是打出来的 。”
左宗棠能打仗 , 敢打仗 , 自称“粗鄙武夫” , 其一生最主要的活动——镇压太平天国、捻军、回民起义及收复新疆 , 均为长达数年的大规模征战 。这些在有关左宗棠的传记中都是重头戏 , 新近出版的左景伊著《我的曾祖左宗棠》中也浓墨重彩 , 多有淋漓尽致的叙述 。但左宗棠毕竟不是只知杀戮攻伐的赳赳武夫 , 而是抱持名教圣道的经世之儒 , 有重建社会价值和社会秩序的意识和自觉 。所以 , 每收复一地 , 必招徕抚绥 , 兴教劝学 , 造福当地百姓 , 留下了许多惠民、便民之政 。其中最著名的是在西北大量植树 , 世称左公柳 , 有诗赞曰:“大将筹边尚未还 , 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 , 引得春风度玉关 。”然而 , 更值得一提的是左宗棠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 , 非常重视中国的边防建设 。众议弃新疆 , 他力持不可 , 舆榇出关 , 亲自率兵收复新疆 。之后 , 又多次奏请建省 , 终于得到清廷允准 , 确保西北臂指相联 , 形势完整 , 稳固了中国的西北边防 。对台湾 , 他认为是海防重地 , 为七省门户 , 关系全局 , 早在同治年间他任闽浙总督时 , 即派要员前往治理;到光绪十一年(1885年) , 他临死前不到一个月 , 仍念念不忘 , 奏请将福建巡抚移驻台湾 。四个月后 , 清廷准其所请 , 台湾建省 , 但左宗棠已去世了 , 没能亲眼目睹 。一般认为左宗棠是所谓的塞防派 , 但其实他塞防、海防并重 , 保住了中国东南和西北的战略要地 , 因此 , 后来有历史学家评价他是自唐太宗以后 , 对中国国家主权领土功劳最大的第一人 。
左宗棠天性刚峻忮刻 , 锋颖凛凛 , 气凌曾国藩、胡林翼之上 , 也不屑与李鸿章为伍 , 但他有霸才 , 以忠介自励 , 故其一生能够大行其志 , 无往不利 。他以戎幕起家 , 在军中谢世 , 可谓以百战军功成中兴名臣的儒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