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包青天因铁面无私被传黑脸
文章插图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传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包青天》使脸庞黝黑、额上长着小月牙的包公形象家喻户晓 。然而,真正的包青天却是个眉清目秀的书生 。黑脸的形象缘何而来?这位青天大老爷在真实的历史中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文章插图
铁面阎罗包拯
名传千古的包青天,无论是出现于戏曲舞台,抑或影视作品中,都是黑脸扮相 。但据记载,包拯的面色虽然算不上白晳,却也只是微黑 。在包公祠二殿的石碑上有一幅包公的画像,上面的包公是白脸形象,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身高约一米六左右 。戏曲舞台和屏幕上之所以选择脸黑如炭、头顶月牙的形象来演绎包公,其一是为了把包公的形象与戏曲舞台上代表奸臣的白脸鲜明区分开来,其二则是为了凸显他的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不畏权贵、为民做主,传达一种青天白日、朗朗乾坤的正气 。
包公本名包拯,北宋咸平二年(999)诞生于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的一个官僚家庭 。少年时代的包拯深受父母的宠爱,一直闭门刻苦读书,修身养性,29岁时考中进士 。《铡包勉》和《包公赔情》等戏曲中说,包拯自幼被父母遗弃,由嫂子抚养成人,这纯属“戏说” 。
包拯的为官经历中,最为后人传颂的一段是他权知(宋太祖罢节度使后设立的官名,即暂代某官职而非正官)开封府的日子 。宋嘉祐元年(1056),包極上任开封知府时,已经是58岁高龄 。他打击权贵,秉公执法,贏得了百姓的拥戴 。据《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在民间,百姓给他起了一个绰号“阎王爷”,还流传着“关节不到,有阎罗来疏通,包公自会为民做主,而用钱来打通关节的事情,包公是有冤情的百姓不敢报官,此刁难勒索百姓,使很多转达 。“门牌司”常常为而必须要通过“门牌司”来直接到知府面前递交状子,老百姓到衙门里告状,不能按照当时的宋朝法律,绝不容忍的 。难以伸张正义 。包拯上任后,立即撤掉了“门牌司”,把开封府的大门打开,让百姓直接到大堂之上递状陈冤 。这一举措让包拯深得民心,连市井的妇女、孩子都知道包拯的名字 。
开封城里有一条惠民河 。然而,这条惠民河却不“惠民”,经常泛滥成灾,使周边百姓无家可归 。包拯不禁产生了疑问:“是什么原因使河水泛滥成灾呢?”他经过调查,发现两岸的达官贵族私自在河上建筑堤坝,种花养鱼,并与自己的宅院连通起来,形成“水上花园”的奇观 。而这就使惠民河被堵塞,造成河水泛滥成灾的局面 。包拯当即下令挖掉堤坝,疏通河道,冲走水上花园 。如此一来,包®就犯了官僚贵族的众怒 。有的皇亲国戚自恃位高权重,把他告到了皇帝那里 。包拯毫不畏惧,拿出事先画好的地图,证明建造水上花园不仅违制,而且危害百姓 。最终,皇帝也只好答应拆毁堤坝 。
尽管包挺在开封府只做了一年多的知府,却将开封治理得井井有条,为百姓解决了不少难题 。包拯为官四方,每到一处都是不辞辛劳,恭俭为民 。
端州(今广东肇庆)盛产砚台,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 。历任端州知县不仅向百姓收取端砚贡品,还要肆意加上几十倍的数目,盘剥百姓,搜刮民财 。包拯出任端州知县后,明令官吏只许按规定数量收取贡品,绝不能欺压百姓 。而包拯自己始终没有收受一方端砚 。离任时,当地百姓特意制作了一方端砚送给他,也被他婉言谢绝了 。这就是“不持一砚而归”的典故 。
【包拯包青天因铁面无私被传黑脸】包拯担任三司户部副使时,江南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旱灾,民不聊生 。包拯意欲开仓放粮,救民于水火 。然而,依照当时的惯例,开仓放粮必须奏请皇帝,待批准后才能实行 。包拯心想,等待皇帝批准前后要几个月的时间,不知要饿死多少百姓 。于是,他果断地宣布放粮,同时派人急奏朝廷,使很多百姓免于饥荒 。
推荐阅读
- 飞机上可以带贝壳风铃吗
- 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 隋朝灭亡的真相终于找到了 隋朝灭亡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 中医养生断红穴位置在
- 倒走对腰肌劳损有好处吗 腰肌劳损的病因有哪些
- 天然气打不开了是什么原因
- 军长提拔差一点黄因为两个鸡蛋
- 羊水偏少,一般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 视频上传失败是什么原因
- wifi出现感叹号是什么原因,无线信号有个叹号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