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青茶


雾里青茶

文章插图
雾里青
同义词雾里青茶一般指雾里青 。皖茶代表,国家名茶,产于皖南佛教圣地九华山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及周边地域,主产区位于石台县珂田、占大、大演一带 。雾里青全芽肥嫩,茸毫披露,嫩香持久,滋味鲜醇,汤色浅黄明亮,叶底嫩绿完整 。鲜叶标准为芽头肥壮,芽长15~20mm 。
产地
产于皖南佛教圣地九华山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及周边地域,主产区位于石台县珂田、占大、大演一带 。雾里青全芽肥嫩,茸毫披露,嫩香持久,滋味鲜醇,汤色浅黄明亮,叶底嫩绿完整 。鲜叶标准为全芽,芽头肥壮,芽长15~20mm 。制作方法有鲜芽炒制和抽针2种 。
历史
宋代叫“嫩蕊”,为蒸青散茶,1990年代恢复试制成功称“仙寓香芽” 。据当地茶农传说,这种芽茶清代称“雾里青” 。产于皖南佛教圣地九华山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及其周边地域,主产区位于石台县珂田、占大、大演一带 。
雾里青品质特点:全芽肥嫩,茸毫披露,嫩香持久,滋味鲜醇,汤色浅黄明亮,叶底嫩绿完整 。鲜叶标准为全芽,芽头肥壮,芽长15~20mm 。
雾里青茶

文章插图
历史渊源
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宋时,全国名茶37个品目,其中“仙芝”、“嫩蕊”就产于皖南一带,尤以石台茶仙寓山茶为之最 。石台是著名的皖南茶乡,自古就以盛产茶叶、产优质高档名茶而闻名于世 。由于“嫩蕊”产于海拔千米的云雾之中,茶园常年被云雾笼罩,所以当地人称此茶为“雾里青” 。南宋大诗人陆游有诗:“三月寻芳半醉归,柴门响动竹常开 。秋浦万里茶人到,笑说仙芝嫩蕊来 。”明代徐渭在《谢钟君惠石埭茶》一诗中写道:“杭客矜龙井,苏人伐虎丘 。小筐来是石埭,太守赏池州 。午梦醒犹蝶,春泉乳落井 。对之堪七碗,纱帽正笼头 。”可见,当是雾里青声名之盛、流通之广,绝不在西湖龙井之下 。明朝中叶以来,安徽大江南北的贡茶、官茶、商茶进京和运销华北、东北和经古北口、恰克图销往俄国,京杭大运河为主要商路 。皖南山区茶货经黄湓河、秋浦河、青通河、青弋江、水阳江、长江到扬州,再经京杭大运河到北京通县 。在皖南,尤其是雾里青茶,从明武宗正德三年起就被列为朝廷贡品 。雾里青茶,经秋浦河或青弋江入长江,再到扬州,沿大运河到北京通县 。当年的安徽商人正是凭着一股不屈不挠的精神,双肩担茶走出深山,使雾里青茶突破万山环绕而达四面八方,从而缔造了一个时代的神话 。如今蜿蜒在皖南深山中的一条古道,便是历史的见证 。
清乾隆年间,雾里青茶开始销往欧洲大陆 。那时候产于大山里的雾里青名茶,由山民们沿着皖南丛山峻岭间的古道挑出山外,辗转至广州,登上“哥德堡号”,运到瑞典,再由瑞典分转到欧洲其他国家 。
公元1745年,哥德堡号商船满载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从广州启程回国 。不幸的是,这艘商船在离瑞典哥德堡港口几百米的地方触礁沉没 。200多年后,瑞典的海洋考古专家在深深的海底对这艘古船进行打捞,在一些打捞上来的青花瓷坛中发现了许多青花小瓷罐,打开一看,里面装的竟是茶叶 。令人惊讶的是,被海水淹没了200年之后,这些用锡纸严密包装、在海底与空气隔绝的茶叶仍然能饮用 。通过瓷罐的商标和专家的考证,这些古茶就是产于中国安徽南部高山云雾之中的极品名茶雾里青 。
雾里青茶

文章插图
据说,当年雾里青运到欧洲以后,被视为茶中珍品,很受上流社会的欢迎,因此价格十分昂贵 。贵族们在聚会时,以品尝雾里青为时尚和荣耀 。有时为了得到一罐雾里青茶叶,他们往往不惜用同等分量的珠宝去交换 。
【雾里青茶】从1992年到2004年,瑞典人再造一条仿古商船,命名为哥德堡3号,哥德堡3号完全按照当年的哥德堡号原型进行设计和打造的,体现了一种现代和历史的工艺完美结合 。这条仿古商船从瑞典起航,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于2006年7月到达中国广州 。这条线路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瑞典至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 。
制作工艺
雾里青雾里青茶叶的生产工艺十分考究,不仅原料要选用高山云雾茶,而且整个生产过程还要全部按照深山传统做茶的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般手工工艺,先后经过37道工序 。才能最后完成雾里青的制作 。做好成型后的雾里青,还要进行手工分捡,剔除叶片,只留一个青翠多毫的嫩芽 。每500克雾里青成品茶有两万到两万五千个芽头 。
按照历史原貌,极品名茶雾里青用锡纸密封后,再装入青花瓷罐里 。这种包装,即尊重历史,又显示出了雾里青的华丽和尊贵 。冲泡在杯中的雾里青,不仅有一种特殊的清香,而且还有一缕白色的雾气上升,久而不散,茶色青碧透明,一根根饱满秀丽的茶芽,开始渐渐竖立与杯中,山下浮动,犹如一群仙女在云雾中翩翩起舞 。
制作方法
有鲜芽炒制和抽针2种 。用鲜芽炒制的工艺流程:鲜叶、摊放、杀青、毛烘、摊凉、足烘、拣剔、补火 。抽针制法为从雾毫或云尖的毛茶中抽取芽尖,拣剔后补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