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豆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淡豆豉的做法与禁忌
淡豆豉为豆科,植物大豆成熟种子发酵加工制成 。又称淡香豉 。淡豆豉在仲景书中,《伤寒论》入5方次,《金匮要略》入1方次 。
【淡豆豉的药性特点】淡豆豉辛、甘、微苦,寒(用青蒿、桑叶发酵)或辛,微温(用麻黄、苏叶发酵) 。入肺、胃经 。功效与作用:解表除烦 。主治太阳病,瘥后劳复病,黄疸病等 。
本文目录
- 1淡豆豉的食用方法与用药禁忌
- 2【淡豆豉的临床应用】
- 2.1 淡豆豉选方
- 3【淡豆豉的用量用法】
- 4【淡豆豉的文献摘要】
- 5【淡豆豉的参考资料】
淡豆豉用药禁忌:
1、凡伤寒传人阴经与夫直中三阴者,皆不宜用淡豆豉 。《本草经疏》
2、淡豆豉不宜复用汗吐之药 。
3、胃虚易呕者慎服淡豆豉 。
淡豆豉丸
【淡豆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淡豆豉的做法与禁忌】功效:主治小儿一二岁,面色萎黄,不进饮食,腹胀如鼓,或青筋显露,日渐羸瘦 。
组成:淡豆豉10粒 巴豆1粒(略去油)
用法:上药研匀如泥,丸如粟米大 。每服10丸,生姜汤送下 。不拘时服 。取下如鱼冻汁,病根除矣,急与补脾 。实者取而后补,虚者补而后取 。
来源:《普济方》卷三七九 。
淡豆豉蒸鲫鱼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
材料:淡豆豉30克、鲫鱼200克、白糖30克
做法:
1、将鲫鱼洗净,去鳞及内脏,放入蒸盘内,在鲫鱼上洒上淡豆豉、料酒、白糖 。
2、将鱼置武火上蒸20分钟即成 。
食法:每日2次,每次100克,佐餐食用 。
淡豆豉鸡肉煲
材料:淡豆豉25克,鸡脯肉400克,味精3克,精盐2克,白糖2克,黄酒5毫升,蒜蓉3克,酱油5毫升,鸡蛋1个,胡椒粉1克,植物油100克,洋葱丝10克,鸡油10克,淀粉10克,鸡汤100毫升 。
做法:
1、将鸡脯肉去筋后切成4厘米长的条,放在碗中,加精盐拌匀后,加入鸡蛋清拌匀,再加干淀粉,拌至鸡肉条粘上粉浆备用 。
2、烧热锅,放油烧至七成热,投入鸡肉条,滑散至断红,倒入漏勺 。
3、原锅放回火上,留适量油,放入淡豆豉,煸炒几下后,下蒜蓉、精盐、白糖、黄酒、酱油、胡椒粉、滑油鸡条,加鸡汤烧沸,淋湿淀粉做成流芡,起锅倒入放在火上已加入鸡油、洋葱丝的热煲里,加盖,再煲半小时左右,离火,垫衬盘上桌 。
淡豆豉葱白豆腐汤
功效:发汗解表,清热透疹,除烦宽中 。葱白发汗解表,宣窍通阳 。
材料:豆腐2~4块,淡豆豉15克,葱白15克 。
做法:先将豆腐略煎,然后加入洗净的淡豆豉,加水约两碗,煎煮至大约一碗时再加入已切成段的葱白,稍作煎煮即可 。
葱姜淡豆豉饮
功效:解表和中,主治风寒感冒初期的头痛、喷嚏、发冷、无汗者 。
材料:葱白15克、葱须15克、淡豆豉10克、姜8克、黄酒30克
做法:将淡豆豉、生姜(切丝)加水500毫升,加盖煎沸,加葱白、葱须盖严文火煮5分钟,再加黄酒烧开即可 。
食物相克:
葱白:服地黄、常山人,忌食葱 。
淡豆豉:服用本药不宜复用汗吐之药 。
淡豆豉炖鸭肉
功效:本品具有补心宁神之功效,适于冠心病、心血亏虚、心悸及忧烦等症患者食用 。
材料:鸭肉1000克、大葱15克、姜10克、甜面酱25克、黄酒15克、淡豆豉25克
做法:
1、将鸭肉去白筋洗净,放入锅内 。
2、加姜、葱、豆豉、酱油、甜面酱、黄酒,适量清水 。
3、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熬至熟,捞出猪心 。
4、待鸭肉冷后切成薄片,即可食用 。
淡豆豉瘦肉红枣汤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的作用 。
材料:淡豆豉、瘦肉各50克,红枣7枚,清水9碗 。
做法:将淡豆豉、瘦肉、红枣放入水中煎6小时,剩1碗时即成 。每日1次,每次1剂,可连服3个月 。
菊花淡豆豉粥
功效:菊花性寒,味甘、苦,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诸症 。淡豆豉有清热解毒、降压降脂、止痢镇痛等功效 。
适应症: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怕风、咽干喉痛、咳嗽、痰浓、鼻塞、流浓涕等症 。
材料:白菊花6克,淡豆豉20克,大米50克,白糖30克 。
制法:
1、将白菊花用干净纱布包好;大米淘洗干净,备用 。
2、锅内加水适量,放入菊花袋、淡豆豉、大米共煮粥,熟后拣出菊花袋,调入白糖即成 。
用法:每日1-2次,连服5-7天 。
淡豆豉田螺汤
功效:清热解毒,补益气血 。适用急性胃肠炎恢复期患者;正常人及伴有精神紧张,压力大者尤为适用 。
材料:淡豆豉30克,田螺肉、番茄各100克、白糖2克,姜、葱、精盐各5克,花生油15克,味精1克,鲜汤或骨头汤500毫升 。
做法:
1、淡豆豉洗净;田螺肉、番茄分别洗净,切片;姜切片或碎粒,葱切成马耳朵状或葱花 。
2、将花生油在炒锅中预热后,下姜、葱爆香,加田螺肉、淡豆豉、精盐、白糖,注入鲜汤或骨头汤500毫升,武火煮沸5分钟,加入番茄片煮沸,加入味精、食盐调味即成 。
【淡豆豉的临床应用】(一)治太阳病
1.太阳病变证
热郁胸膈证
(1)栀子豉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栀子条) 。
淡豆豉在栀子豉汤中,气味轻薄,既能解表宣热载栀子于上,又能和降胃气于中 。
(2)栀子生姜豉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栀子条) 。
淡豆豉在栀子生姜豉汤中,同于栀子豉汤 。
(3)栀子甘草豉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栀子条) 。
淡豆豉在栀子甘草豉汤中,同于栀子豉汤 。
2.太阳病疑似证
痰饮阻胸膈证
瓜蒂散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瓜蒂条) 。
淡豆豉在瓜蒂散中,轻清宣泄,载药上行,有助涌吐之力 。
(二)瘥后劳复病
热郁胸膈证
枳实栀子豉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枳实条)
淡豆豉在枳实栀子豉汤中,宣透邪气 。
(三)治黄疸病
酒疸热盛证
栀子大黄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栀子条) 。
淡豆豉在栀子大黄汤中,配栀子清宣上炎于胸膈的郁热而除烦 。
淡豆豉选方1、淡豆豉安胎孕 。《会约医镜》
淡豆豉为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黑色者)经发酵加工而成的制品;淡豆豉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的功效,淡豆豉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 。
2、淡豆豉治温毒发斑,大疫难救:黑膏生地黄半斤(切碎),好豉一升,猪脂二斤 。合煎五六沸,令至三分减一,绞去滓,末雄黄、麝香如大豆者纳中,搅和,尽服之;毒从皮中出 。(《补缺肘后方》)
3、淡豆豉治小儿丹毒破作疮,黄水出: 焦炒豉,令烟绝为末,油调敷之 。(姚和众)
4、淡豆豉下气,调中 。治伤寒温毒发癍,呕逆 。《纲目》
5、淡豆豉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 以水四升,先煎桅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 。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伤寒论》栀子豉汤)
6、淡豆豉治烦躁满闷,非特由于伤寒头痛寒热者可用,即由于瘴气恶毒者亦可用也 。盖烦者阳盛,躁者阴逆,阳盛而不得下交,阴逆而不能上济,是以神不安于内,形不安于外,最是仲景形容之妙,曰反复颠倒,心中澳憹 。惟其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正可以见上以热盛,不受阴之滋,下因阴逆,不受阳之降,治之不以他药,止以豆豉栀子成汤,以栀子能泄热下行,即可知豆豉能散阴上逆矣 。《本经疏证》
7、淡豆豉去心中懊憹,伤寒头痛,烦躁 。《珍珠囊》
8、淡豆豉治断奶乳胀:豆豉半斤,水煎,服一小碗,余下洗** 。(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9、淡豆豉治时疾热病发汗;熬末,能止盗汗,除烦;生捣为丸服,治寒热风,胸中生疮;煮服,治血痢腹痛 。《药性论》
10、淡豆豉以水浸绞汁,治误食鸟兽肝中毒 。《本经逢原》
11、淡豆豉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满闷,虚劳喘吸,两脚疼冷 。《别录》
12、淡豆豉治多年肺气喘急,呴嗽,晨夕不得眠:信砒一钱半(研飞如粉),豆豉(好者)一两半(水略润少时,以纸浥干,研成膏) 。上用膏子和砒同杵极匀,丸如麻子大 。每服十五丸,小儿量大小与之,并用极冷腊茶情临卧吞下,以知为度 。(《本事方》紫金丹)
13、淡豆豉治中毒药,疟疾,骨蒸;并治犬咬 。《日华子本草》
14、淡豆豉治**上疮痛烂:豉一分,蚯蚓湿泥二分,水研和涂上,干易,禁热食韭菜、蒜 。(《药性论》)
15、淡豆豉治伤寒暴下及滞痢腹痛: 豉一升,薤白一把(寸切) 。上二物,以水三升,煮令薤熟,去滓,分为再服,不瘥复作 。(《范汪方》豉薤汤)
【淡豆豉的用量用法】1.用量 常用量6—12克 。
最小量为4合(10克)如栀子豉汤 。
最大量为1升(24克)如枳实栀子豉汤 。
2.用法 汤剂 。
按:豆豉系黑大豆与表散药物同制经发酵而成 。具有疏散宣透之性,既能透解表邪,又能宣散郁热 。发汗之力,颇为平稳,有发汗不伤阴之说,故为温病表证之主药 。至于邪热郁于胸中所致的心胸烦闷,不眠之证,也是取其宣透之力,与栀子同用,才能清宣胸中郁热 。故邪热初感,或余热内扰,欲其透发者最为常用 。
【淡豆豉的文献摘要】《本草纲目》引《名医别录》:“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 。”
《本草纲目》:“下气调中,治伤寒温毒发斑,呕逆 。”
《本草从新》:“苦泻肺,寒胜热,发汗解肌,调中下气,治伤寒寒热头痛,烦躁满闷,懊憹不眠,发斑呕逆 。”
【淡豆豉的参考资料】1.据化学分析 淡豆豉含大量脂肪、蛋白脂和酶等 。
2.据药理研究 本品具有消炎、解热、助消化等作用 。
3.据现代临床 本品主治急性胃炎,病毒性心肌炎,支气管炎,病毒性肝炎,急性咽炎等 。
推荐阅读
- 甜菊叶泡水喝的功效有什么
- 苹果怎么多开微信 苹果多开微信的方法
- 藏红花泡水喝的功效
- 怎样剪辑音乐,影视剧里的背景音乐如何剪辑?
- 葛根的作用与功效,葛根的用法用量,中药葛根图片
- 炖好的燕窝可以放多久 炖的燕窝能放多久
- 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回是什么意思
-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柴胡的用法用量,中药柴胡图片
- 真假藏红花的鉴别方法
- 银和铝的鉴别方法 银和铝怎么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