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英:茶香背后的辛酸与喜悦

【陈宝英:茶香背后的辛酸与喜悦】

陈宝英:茶香背后的辛酸与喜悦

文章插图
阳春三月的凤凰山茶场内 , 阳光和煦、泥土芬芳、茶叶飘香 , 一切都令人心旷神怡 。嫩绿的茶树间穿梭着一位妇女 , 她像照顾孩子般守望着这片茶园 , 她就是张家港市凤凰山茶场场长陈宝英 。从一名下岗人员到茶场场长 , 陈宝英的创业之路凝聚着她的心血、汗水和泪水 。1996年底 , 陈宝英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 , 离开了张家港市棉织六厂 , 成为了一名下岗人员 。当上完最后一个班走出厂门的时候 , 回眸工作了十多年的工厂 , 一种说不明、理不清的失落堵塞在心里 , 陈宝英流下了迷茫的泪水 。也许是性格使然 , 陈宝英没有因此而消沉 , 她看到那些没有在企业工作的乡亲 , 有不少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店小厂 , 日子过得很红火 , 于是心里开始涌动起一股自主创业的冲动 。陈宝英:“下岗以后 , 我做过羊毛衫加工 , 电脑绣花机 , 后来市场不是怎么景气 , 我就停下来不做了 , 后来刚好产业结构调整 , 我们这里有片荒弃的茶园 , 把这个茶园搞好 , 既可以把农村的闲散劳力组织起来 , 又可以增加自己的收入 , 这样以后我就想把它弄起来 。”说干就干 , 陈宝英不想错过下岗后三年来苦苦寻觅的机遇 。2000年初 , 在村里的支持下 , 在精通茶叶生产亲戚的帮助下 , 陈宝英创办的张家港市凤凰山茶场正式挂牌开业了 。创业之路从来都是艰难的 。由于无人管理长期荒芜 , 茶园里的杂草比茶树还要高 。为了把茶场的田间管理做精做细 , 陈宝英从附近的村子里招募了四十多位闲散妇女 , 天天带着她们在茶沟里除草、翻地、施肥 。几十天的风吹日晒 , 皮白肤嫩的陈宝英变成了一个“黑大姐” 。不过想到未来的事业 , 陈宝英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茶树比较骄气 , 管理起来特别费心 , 而且还有病虫害 , 陈宝英:“搞这个茶场困难是很多的 , 特别让我记得最清楚的有一次茶叶上的病虫害 , 这种虫叫爬山蛾 , 这种病虫害繁殖相当快 , 两天不见 , 它就把茶叶的嫩芽吃得干干净净 , 当时我急死了 。”后来 , 请了专家用了药也没用 , 只能手工捉拿 , 但茶树还是死了一大片 。陈宝英:“我哭了好几次 , 我后来这样想 , 办事情不可能一帆风顺 , 总归要遇到挫折 , 你如果不搞的话怎么办 , 这么多投资下去了 , 人家要看笑话的 , 我觉得搞我们农业 , 不是随随便便搞的 , 也要科学为主 , 科学管理 。”经过一次次的摸索和总结 , 在陈宝英的精心打理下 , 茶树总算慢慢长高成形了 , 在创办茶场的第二年 , 获得了年产茶叶5000斤的好收成 。然而 , 这只是陈宝英创业之路走出的第一步 。为了将茶叶尽快进入市场 , 陈宝英每天一早动身 , 提着自己的产品走向一家家企业、饭店 , 但遇到的都是一次次的拒绝 , 人们并不知道凤凰山茶场 , 反而认为她的茶叶是从外地贩运来的 , 对茶叶质量表示怀疑 。十多天的奔波 , 都无济于事 , 筋疲力尽的陈宝英回到家躺倒在床上 , 流下了伤心和无奈的泪水 。好强的陈宝英不言放弃 , 于是 , 她每到一家单位 , 就试着把茶叶放在那里 , 让人家免费品尝:“我就没办法把我的茶叶放在一家家企业单位让他们品尝 , 通过我自己努力 , 然后通过我产品质量 , 人家慢慢逐渐认可了 , 现在我的市场还可以的 , 上门来购买的也很多 , 现在一般都是老顾客都打电话送货上门 。” 陈宝英按照做好、做优、做强的经营理念 , 不断提高茶叶的质量 , 还注册了“河阳山”牌凤凰绿茶的商标 , 她的凤凰绿茶也因其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口感逐渐被人们认可和喜爱 。2002年底 , “河阳山”牌凤凰绿茶还获得了“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的称号 。捧着认证文书 , 陈宝英流下了喜悦和成功的泪水 。现如今 , 陈宝英经营的凤凰山茶场已有150多亩 , 茶叶品种也有十多种 , 年销售收入90多万元 , 利润20多万元 。陈宝英:“现在我的茶场越来越大 , 我经常有一个想法 , 要把我的茶园办成休闲观光农庄 , 让市民到这里采茶、制茶、品茶 , 把我的茶场朝观光休闲农业上发展 。” (阳光总在风雨后……出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音乐……压混)五年来的创业历程 , 陈宝英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下岗并不可怕 , 只要你有勇气 , 通过自己的努力就一定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 美好的生活只能属于那些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