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粤绣

中国的传统工艺四大名绣指的是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中国不仅是礼仪之邦,古时的女子还手工技术非凡,刺绣的手艺更是炉火纯青,什么龙凤呈祥更是信手拈来……这期给大家讲述的就是四大名绣之一的粤绣,那么就随着小编一起了解广东文化吧!
【浅谈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粤绣】粤绣,包括广绣和潮绣 。以广绣为代表,全国四大名绣之一,历史上指广州、佛山、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的刺绣品,即专指广府地区的刺绣工艺品,包括刺绣字画、刺绣戏服、珠绣等 。引以广东省广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的总称 。
悠久的历史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南海14岁姑娘卢眉娘于皇宫中在一尺绢上绣《法华经》7卷,字如粟粒而点画分明、细如毛发,足见其技之精 。到了宋代,民间日常已广泛应用刺绣品,其中的欣赏品的工艺日臻成熟 。明代中后期,广绣已扬名海外 。
正德九年(1514年),葡萄牙人在广州购得龙袍绣片回国,得到国王厚赏广绣之名遂传至欧洲,绣品从此输出国外 。
广绣作品有一个共同特点,远看非常醒目,近看又精细非常 。清初,英国商人拿服饰图样到广州绣坊订绣品 。因图样乃西方油画风格,绣工为绣得惟妙惟肖,便增加绣线种类及改革绣法,丰富绣品的表现力,使广绣技艺更加提高 。如以孔雀羽毛扭绩成线缕,以马尾缠绒为勒线等 。清中叶是广绣出口的全盛时期,大幅的绣画纳税也要白银1.2两,可知价值不菲 。当时的广绣作品布局章法已中西合璧,用色浓艳且非常光影变化 。今故宫仍保存着当时广绣挂屏可证其艺术高超 。
清代,广州的刺绣作坊多在状元坊、新胜街、沙面一带 。绣品的特色是构图饱满、繁而不乱、装饰性强、色彩鲜艳、富丽堂皇,高档绣品有条幅、挂屏、台屏等 。清末,有名画家参与广绣设计,使技艺更有发展,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广东省工艺局聘画家高剑父任宾华艺术学校校长时,设绘画、刺绣、雕刻等习艺班,高剑父红颜知己宋铭黄(1877~1940,后为高夫人)任刺绣班教师 。
该校又设滨华绣品陈列馆,陈列广绣精品,其中的孔子立像精致无比,不见针眼,形象栩栩如生 。民国初,宋铭黄随高剑父到上海,创办“上海女子刺绣院”,宋以高的花鸟画作为刺绣画稿,改进刺绣针法,被誉为“改革刺绣工艺的范本” 。1920年,在“广东省第一回美术展览会”上,宋铭黄的刺绣作品参展,好评如潮 。
清末民初时,广绣业行会“锦绣行”有会员1000多人 。广绣名师辈出,早起有百岁是福陈球,门下弟子不少成为名师:四代相传专绣贡品的黄洪,能在两寸见方的贡品荷包上绣出种种花鸟,精致之极;能画能绣得周云笙,构图新颖、针法独特 。还有许荣、许松、周德、朱苏等名师一批 。宣统三年(1911年),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缤华艺术学校选送的绣品获三等奖,黄洪弟子余德(宗禧,1880~1970)的《孔雀牡丹》荷包获二等奖 。
再度辉煌
1915年,余德的绣品《孔雀牡丹会景》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一等奖,被行内誉为“绣花王”1922年,余得的绣刮画《瑞狮》在英国伦敦大桥开幕赛会上获二等奖 。1923年,黄妹(汉光)的绣挂画《菊花猫蝶图》、《半浮沉金鱼》、《鸡冠花》在广东省国货展览会上获一等奖,被誉为“绣花状元” 。
此时,黄妹用旋纹针法代替直纹针法绣老虎、独创八面旋转针法绣鸡冠花,以及陈荷影用二针企麟法绣大龙,用虚凸(粤语称虚卜)法绣龙凤,皆闻名于国内刺绣行 。1929年,莫傅精绣得列宁头像被莫斯科列宁纪念馆收藏 。1929年,在广州举办的四省市绣品展览会上,广绣以《孔雀牡丹》、《番狮》、《雪地风景》等绣品参展,再一次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1926年,余德、黄妹等组织锦绣工会,有会员900余名,产品多为镜画、褂群、会景(大幅绣画),远销海外 。
1938年日军侵占广州之后,艺人改行谋生,广绣一落千丈 。抗战胜利后虽稍有恢复,但元气大伤 。解放后,市政府扶持艺人组织起来,20世纪50年代中期再起高潮 。1954年8月,全市刺绣业有557户、932人(包括绣戏服、珠绣) 。黎沾、余德、黄妹、李笑华、文景、怡然等艺人创作出一批国内外闻名的广绣画精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