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追求的境界

何谓茶道?万事万物一与“道”字相关,便显得深不可测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把“道”说成包容万物、无处不在、博大精深、生生不已的有形与无形之间的现象,太精妙深邃了 。《道德经》里又说:“道法自然”,总算让人透出口气,轻松了些,却又茫然无措,这“自然”二字,更非好解释的,看来对茶道的理解,只好因人而异了 。?山野庄户人家或市井平民,只把茶作为商品,品了上千年,除了提神醒脑、去油解腻的效用外,还把茶当作独坐、闲谈、外出、居家的“伴儿” 。说它有何奇处,谁也拿不出答案,只感到离不开,他们以为这就是茶道 。?【茶道之清】?清,也就是无杂 。古人认为,喝茶本是雅事,因而与俗人饮茶是有违茶的清的精神 。因此而引申出来了品茶即品人,茶品即人品之说 。我们在从古往今来的众多的文章中都可以看到相关的内容和叙述 。明人屠隆在《考余事》中说:“使佳茗而饮非其人,犹汲泉以灌蒿莱,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识其趣,一吸而尽,不暇辨味,俗莫大焉 。”明人陆树声与徐渭都作有《煎茶七类》之文,二人把“人品”列在首位 。陆树声说:“煎茶非漫浪,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 。”徐渭也说:“煎茶虽微清小雅,然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 。”同时代的许次纾在他所著的《茶疏》“论客”一节中说:“宾朋杂沓,止堪交觥筹;乍会泛交,仅须常品酬酢 。惟素心同调,彼此畅运,清言雄辩,脱略形骸,始可呼童篝火,汲水点汤 。”陈继儒在其所著的《岩栖幽事》中则说:“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 。”由此可见,品茶人数是有严格限制的,否则就落下了“施茶”的话柄 。张源在《茶录》中亦有类似的说法:“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 。独啜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 。”?我们又回到“茶道”的“道”上来看,《道德经》的开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韩非子对道的解释为“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物之所稽也 。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 。故曰道,理之者也 。”关于道,古人今人的解释和所著述的文字真是汗牛充栋 。但很多人都认为老子之道主要还是站在唯心这一方面的,这在自古以来的作品和文化传承方面都可看得出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亦可以看到“道”的唯心的蛛丝马迹来 。?中国最早提出茶道而无固定仪式应该亦是源于此 。世间的万事万物,如果从一开始就限定一个范围,那么就是非自然的,而饮茶活动本身就是力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提升个人修养 。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茶道本就不应该有固定仪式,否则就和茶道精神相违背,此乃茶事大忌 。就茶道来说,在历来的文章中讲静多于讲清 。为何?因静是清的结果,静比清来得更为直接,更为表面化 。静是很容易体会到的 。诚如我们生活中的某些事和物,我们往往可以一眼看见结果,却往往忽略它是如何而来,从何而来 。我们只看见了结果,最终就认为结果就是本源 。而我们在探讨茶道的精神的时候就不可忽略这一错误了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所写:“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 。”韦应物所写的、“性洁不可无,为饮涤烦尘”皆是写茶之性本洁,而饮茶之人必须性清才能相得益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