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临夏回族的院落 , 无论是建筑上精巧利落的砖雕装饰 , 或是整齐优美的花木 , 以及持重热情的主人 , 都透出一股精明干练之气 , 让人感到振奋 。
在回族家里坐客 , 烟酒皆无 , 因伊斯兰教义禁绝这些 , 饮茶便是沐手落座后的第一项仪规 。穆斯林待客的饮品是有名的盖碗茶 , 大家方桌四围团团坐定 , 主妇会立即端上盖碗茶来 , 盖碗由三部分构成——盖、碗和托 , 从外形上看组合像一座小小的塔 。质地多为瓷 , 杯盏外或青花素描或粉彩点染 , 杯里则清一色全是乳白色 。
【河州回族盖碗茶】盖碗茶的名堂很多 , 有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窝窝茶 , 还有花生、芝麻、红枣、桂圆、核桃、柿饼、果脯等甜香佐料无不俱备的“八宝茶” , 各类繁多 , 说道讲究 , 令人目不暇接 。
普通流行的盖碗茶的茶料十分考究也颇复杂 。先说茶吧 , 多用青茶 , 但要特殊焙炒一下 , 色发褐 , 呈团条状;再说辅料那就更讲究 , 桂圆要南方所产的大而圆 , 皮薄肉厚者 , 入碗时要用手压破外皮 , 以入味;红枣最好是陕北所产 , 色殷沉 , 有拇指般大小 , 入茶前要进行焙烤 , 使枣变熟 , 色如紫砂;枸杞要宁夏中卫所产 , 粒大 , 胭红 , 上尖下圆 , 如同柳字的落点;茶里还要加冰糖 , 冰糖要成块、纯净、透明、结晶均匀 。
一般情况下主人会在盖碗前将各种茶料配好 , 端上桌后开始注水 , 注水后将碗盖半开盖在茶碗上 , 冰糖遇热 , 发出轻微的糖裂之声 , 正式饮茶的序幕就此拉开 。
如果在茶馆里饮茶 , 更有一道风景:茶博士手挽大铜壶穿梭于桌间客人中 , 一边唱诺 , 一边注水 , 起盖、倾壶、点水、落盖、动作连贯自如 , 极富舞蹈美和节奏感 , 令人赏心悦目 。第一次注水后主妇会端上四时鲜果、干鲜果品及焦黄喷香的油香和馓子 , 苏东坡诗赞的“纤手搓来玉色匀 , 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 , 压扁佳人缠臂金”就是指馓子这种油炸食品 , 饮茶、进食、谈天 , 三事同举 , 其趣无穷 , 其乐融融 。
一会儿茶便可饮 , 饮时有讲究 , 要拿碗盖先刮茶碗上漂浮的茶料 , 叫刮碗子 。刮分文刮和武刮 , 文刮斯文 , 不出响;武刮纠武 , 要出声 。分不同场合、对象各有妙用 。文刮一般在庄重场合或外事活动中 。武刮分工不细 , 其意蕴极像北欧诸国的饮茶 , 一饮之下 , 要咂嘴出声 , 声要响 , 以示对主人盛情和劳动的尊重 。
饮茶的动作也有学问 , 绝不能举碗而饮 , 那样太外道 。饮时 , 双手并用 , 一般右手托住茶托底 , 左手刮浮茶 , 边刮边饮 , 颇象“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景 , 富有古意 , 十分郑重 。不饮则放碗于座前 , 茶盖可开可合 , 开有散热作用 , 盖则可保温 , 若要添水 , 则将茶盖拿下 , 搭在托边上 , 主人自然心领神会 。
盖碗茶突出了中国饮食色、香、味三全的特色 。先说色 , 碧汤之中 , 枸杞彤红、茶条嫩绿 , 如同绿叶衬红花 , 加之桂圆、红枣色深 , 像是成熟的果实 , 冰糖雪肤晶莹 , 如同凝脂 , 整个茶碗里色彩丰富有致 , 极具为变化 , 恰似绚丽的画幅 , 未饮先有三分惬意;香则自不必说 , 清幽若兰 , 细馨沁肺;味道开始淡而清芳 , 随着二水、三水之后冰糖全融 , 味自然绵厚、甜冽 , 往后 , 茶料乏力 , 自然无味 , 这时就该换碗子(茶料)了 。
在中国诸多的茶俗、茶道中 , 像回族盖碗茶这样刻意注重并调和各种感观美的饮茶风习 , 实在是不为多见 , 令人耳目一新 , 颇感别致新鲜 。
假如到宁夏中卫地区 , 喝盖碗茶时会添加黑白两种芝麻 , 也加入凉干的果肉 , 那风味则又是另一番天地 。
回族特别注重饮食养生 , 在茶料中枸杞有治虚安神、明目祛风之功;红枣有生精益气 , 补肾养血之功;桂圆有湿热心阳 , 润肺生津之功;冰糖则有滋阴和气、润肺生津之功 , 因此久饮盖碗茶 , 能养生安神 , 延年益寿想不虚传 。回族人口中多寿星也与饮此茶不无关系 。
如果再根据四时节令 , 在茶中适时加入当归(补血)、黄芪(补中气)、葡萄干(补肾气)、甘草(利尿解毒)、蜂蜜(润肠通便)、竹叶(除肾湿)、生姜(和胃气)、党参(补脾肠之气)等中草药 , 对自身进行有针对性的调养 , 那么其保健功效更是明显 。
回族盖碗茶既没有某些茶俗过份追求繁琐仪式的形式感 , 也没有单一牛饮的粗俗气 , 真正地将饮茶变成了对人自身有益的一种修身养性、祛病延年的日常保健行为 , 拓宽了饮茶本身的功用 , 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 。
河州地区回族盖碗茶以其独具的魅力时下已在大撕河上下广为流行 , 这除了与当今人们生活提高注重饮食保健养生有关外 , 也反映出民族性和地方特色愈强的风俗习惯、饮食特色越能在历史长河中流布弥广且日益活跃 。盖碗茶的风行就有力的说明这一点 。
甘肃地域辽阔 , 古文化沉淀厚重 , 各地饮茶习惯迥然有别 , 如果我们能够深入发掘整理 , 加以利用 , 必将在中国茶文化的园地里又增加几朵奇葩 , 我愿与有此愿者同行 , 为弘扬中国茶道的而恪尽绵薄之力.
推荐阅读
- 河蚌的运动器官是什么
- 郴州汽车总站新规划到哪里
- 树山在苏州的哪里
- 2020年沧州市公交还免费吗
- 温州菜创始人
- 急需广州白云山导游词
- 杭州木之兰日本料理
- 赵州桥简笔画 赵州桥简笔画怎么画
- 温州韩国料理
- 惠州哪里吃陕西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