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图片_棕榈的功效与作用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 。始载《本草拾遗》,原名榈木皮,《嘉祐本草》称为棕榈皮,附于棕榈子项下 。
别名:棕板,棕骨 。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常绿乔木棕榈的叶柄及翘鞘片的纤维 。均为栽培 。
产地:主产于长江以南各省 。
性状鉴别:棕骨呈长条薄板状,一端较窄而厚,另一端较宽而稍薄 。长约30厘米,宽约2~8厘米 。表面棕色或红褐色,一面有明显的筋脉,有筋脉的两侧面上着生很多棕色的毛 。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状 。气无,味淡 。
以片大,棕红,质厚陈久者为佳 。
炮制:煅炭用 。
性味:苦、涩、平 。
归经:入肝、脾经 。
功能:收涩止血 。
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 。
注:棕榈各地销售习惯不同,中南、西南地区多用棕皮;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多用棕骨;华东地区则用旧棕床绳,棕垫等 。
附:棕榈子
来源:为棕榈的成熟果实 。
产地:同棕榈 。
【棕榈图片_棕榈的功效与作用】性状鉴别:果实呈肾形,长径7~9毫米,短径5~7毫米 。表面皮棕色或灰黄色,有网状皱纹 。外皮有时脱落,内部较平滑,灰黑色 。在肾形凹陷处有短小的果柄或圆形果柄痕 。质坚硬 。断面可见肥厚黄白色胚乳 。气无,味淡 。
以整齐不碎者为佳 。
炮制:生用,配方时捣碎 。
性味:苦、涩、平 。
归经:入肝、脾经 。
功能:涩肠止泻,驱风止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