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文学与茶

卢仝茶歌千古传
【四 文学与茶】饮茶风尚到了唐代,逐渐普及开来,喝茶的人日多,喝茶方式日益讲究,茶成为许多诗人、文学家酝酿、累积灵感时不可或缺的物品 。于是产生了大量有关饮茶的诗歌,其中最脍炙人口的 。首推唐代诗人卢仝的一着《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又名《饮茶歌》 。
卢仝,唐代诗人,自号玉川子,范阳人,年轻时隐居少室山,家境贫困,刻苦读书,不愿仕进,曾作《月蚀诗》,讥讽当时宦官专权,招来宦官怨恨 。“甘露之变”时,因留宿宰相王涯家,与王涯同时遇害,死时才40岁左右 。
卢仝爱茶成癖,《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是他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作品,直抒胞臆,一气呵气 。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
仁风暗结珠蓓蕾 ,先春抽出黄金芽 。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在奢 。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龙头自煎吃 。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
莲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俗归去 。
山中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
便函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
这首诗的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开头写谢谏议送来的新茶,至精至好至为稀罕,这该是天子、王公、贵人才有的享受,如何竟到了山野人家,似有受宠若惊之感:中闻叙述煮茶和饮茶的感受 。由于茶味好,所以一连吃了七碗,吃到第七碗时,觉得两腋生清风,飘飘俗仙,写得浪漫极了 。最后,忽然笔锋一转,转入为苍生请命,希望养尊处优的居上位者,在享受这至精好的茶叶时,知道它是多少茶农冒着生命危险,攀悬在山崖峭壁之上采摘来的 。诗人期待劳苦人民的苦日子能有尽兴,得有喘口气的一天 。可知诗人写这首《饮茶歌》的本意,并不仅仅在夸说茶的神功奇趣,背后蕴藏了诗人对茶农们的深刻同情 。
茶是香的,但唐代的茶农是辛苦的,贡茶制度则是朝廷给茶农套上的沉重枷锁 。中唐诗人袁高,担任湖州太守时,曾直接负责督造顾渚贡茶,亲眼看到了茶农忍着早春的饥寒,男废耕,女废织,攀高山,临深崖,采摘新芽的艰辛,更直接目睹各级官吏如狼似虎催逼缴茶的恶行,痛心的写下了一首五言长诗《茶山诗》 。晚唐诗人李郢的《茶山贡焙歌》,对贡茶伤民的情状,更是做了精细的描述 。当时规定贡茶必须在清明前送抵长安,从采茶到制成茶,到入贡京师,只有10多天的时间,可真是急于星火啊!我们的诗人卢仝对贪官以茶害农的恶行,同样愤懑不平,嗤之以鼻,写下:“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的千钧一问 。我们的诗人虽号“茶痴”,但对贡茶给茶农带来的痛苦却一点也不“痴” 。
卢仝的《饮茶歌》饮茶风气的普及,茶文化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自宋以来,几乎成了人们吟唱茶的典故 。嗜茶、擅烹茶的诗人墨客,常喜与卢仝相比,如明人胡文焕的诗句:“我今安知非卢仝,只恐卢仝相及 。”品茶、赏泉、兴味酣然时,常以“七碗”、“两腋清风”代称,如宋人杨万里诗句:“不待清风生两腋,清风先向舌端生 。”苏轼诗句:“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此常喜欢引用,如苏轼的《试院煎茶》诗句:“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就是化用《饮茶歌》的诗句 而成 。卢仝的这首《饮茶歌》是如何受到世人的仰慕与推崇,就由此可知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