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窟简介榆林窟历史榆林窟壁画介绍
文章插图
榆林窟简介
榆林窟是我国著名的石窟之一 。从洞窟形式、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看,与莫高窟十分相似,是莫高窟艺术系统的一个分支,历来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 。创建年代虽无文字可考,但从洞窟形式和有关题记推断,当开创于隋唐以前 。从现存壁画风格和游人题记结衔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开凿和绘塑,进行过大规模的兴建 。
文章插图
榆林窟壁画内容和风格与敦煌莫高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又称为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是敦煌石窟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五代宋初时期榆林窟
五代宋初,曹议金家族继张议潮之后,统治瓜、沙等州百余年之久,曹氏家族利用河西一隅的暂时安定,大力兴建石窟,彩绘壁画,以粉饰太平 。所以,这一时期开凿的洞窟较多,占榆林窟全部洞窟的一半 。曹氏家族修建的洞窟甬道上大都绘着他们的巨幅供养肖像 。
如第16窟曹议金夫妇供养像,曹氏夫人像的榜题上写“北方大回鹘国圣天公主李氏一心供养”,显示出这位回鹘公主的显赫身份 。榆林窟的供养人画像,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而且这些画像和题记为研究瓜沙曹氏统治河西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
五代宋初诸窟的壁画,内容风格大都承袭前代 。但在一些洞窟出现了敦煌石窟少有的题材 。如五代32窟西壁的《梵网经变》,五代第19窟前甬道道的《地狱变》等 。第32窟北壁东侧的《维摩诘经变》中还有"围棋图"等文化娱乐场面 。
西夏和元代时期榆林窟
榆林窟的西夏和元代壁画在题材和风格上都有自己独到之处 。由于受密宗的影响,出现了水月观音,密宗曼陀罗等前代少见的题材 。特别是在西夏第2、3窟的壁画中绘出了两幅《唐僧取经图》,比明代小说《西游记》成书早约300余年,堪称矿石绝品 。
在人物画中,出现了衣冠、相貌都很特殊的西夏人和蒙古人的形象 。因此,西夏和元的壁画,更强烈地反映出汉民族的艺术传统和西夏、蒙古等少数民族的艺术传统互相影响,争奇斗艳的特色,在这方面,榆林窟可补莫高窟的不足 。
文章插图
清代榆林窟
清嘉庆年间,喇嘛吴根栋在榆林窟发现象牙佛一尊,在榆林窟代代移交,解放后由榆林窟最后一代主持献交给人民政府 。象牙佛正名象牙造橡,为像牙牙稍雕琢而成 。据说象牙佛世上有两尊,由同一根象牙雕出,另一尊留存国外 。造像时代待考,状如手掌,高15.9厘米,上宽11.4厘米,下宽14.3厘米,厚3.5厘米 。造像分两片扣合,内刻54个不同情节的佛传图,共刻279人,12辆车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两片合在一起外形是一骑象普贤,手捧宝塔,袒胸赤足,头发呈波纹状;象背鞍俱全,装饰美
观 。整个造像刻艺高潮,刀法细腻,形制上表现了印度建佗罗艺术风格 。据此推断,可能是唐代僧人从印度携归,是一件在榆林窟历经一千多年保存下来的稀世珍品 。现造像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安西县博物馆存有复制品,与原品毫无二致 。
榆林窟25窟、3窟、29窟堪称为其代表 。《西方净土变》和《观无量寿佛经变》所描绘的天国世界、楼台亭阁、再现了唐代高超的艺术技巧,再现了唐代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幻化在漂渺虚无的佛国世界里 。这两幅大型壁画临摹品,作为敦煌壁画的代表作,现陈列于人民大会堂甘肃厅 。
关于榆林窟壁画
现存41窟,其中东岸30窟、西岸11窟 。无纪年题记,依洞窟形和壁画判断,唐4窟、五代8窟、宋12窟、西夏4窟 、元代4窟、清9窟 。彩塑多经过清人之手,艺术性极差,仅第六窟内高约20米的唐代大佛塑像,虽经后代装銮,仍保留大唐风韵 。
文章插图
榆林窟壁画保存完好,内容丰富,主要有经变、佛像、密教图像、佛教史迹、装饰图案、供养人等 。其中有些形象为其他地区石窟所未见,如描写瓜州节度使曹氏家族的供养像(第十九窟)、都勾当画院画家的形象、沙州工匠都勾当画院使?保供养像、知画手武保琳供养像(第35窟)、西夏时期党项武官画像、唐僧取经图等 。
西夏时期的水月观音像,皓月当空为背景,观音坐水旁石上,婀娜多姿,五官清秀,半裸的身躯,装饰华丽,一派温柔女相 。壁画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有铁线描、高古游丝描、也有兰叶描 。
榆林窟的塑像虽有不少佳作,但它还不能代表榆林窟的价值 。榆林窟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精美的壁画上 。榆林窟的壁画内容十分丰富,有精美的佛和菩萨画像,有场面宏大的佛教故事画,有种类繁多的花卉禽兽,有极为精致的装饰图案 。自唐至元,历代留有不少佳作,其中二十五窟盛唐壁画,是世所罕见珍品 。
【榆林窟简介榆林窟历史榆林窟壁画介绍】榆林窟同莫高窟在内容、艺术风格、绘画形式方面一脉相承,同为姊妹窟 。在国际国内都有一定的影响 。
榆林窟的彩塑以第6窟唐塑大佛为代表,此塑高约20米,虽经历代修改装銮,但仍保留唐代余风 。其余造像多为清代制作,形象色彩,粗俗恶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