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针灸诊疗 哮喘针灸诊疗指南
文章插图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的肺部过敏性疾病 。是在支气管高反应状态下,由于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广泛的气道狭窄疾病 。其临床特征是发作性胸闷、咳嗽,大多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好发于冬季,夏季缓解,任何年龄均可起病,以12岁以前始发为多,儿科患者则多以3岁前起病为多 。本病反复发作,病情严重者,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或气胸 。支气管哮喘俗称“气喘病”或“吼病” 。
按其临床表现,本病属于中医学“喘证”、“哮证”、“饮证”的范畴 。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哮喘发作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多因痰饮内伏,风寒袭肺,痰湿壅阻,肺失宣降所致 。由于肺气根于肾,哮喘日久,肾气虚衰,可出现肾不纳气,或上实下虚的表现 。
诊断要点与辨证分型
(一)诊断要点
病史具有反复发作性的哮喘症状,发病时肺部有弥散性的哮鸣音,发作过后肺部体征可正常 。
(二)辨证分型
(1)实证(发作期):哮喘声高气粗,呼吸深长,呼出为快,体质较强,脉象有力 。兼见咳嗽喘息,咳痰稀薄,形寒无汗,头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外袭;咳喘痰黏,咳痰不爽,胸中烦闷,咳引胸胁作痛,或见身热口渴,纳呆便秘,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阻肺 。
(2)虚证(缓解期):哮喘声低气怯,气息短促,体质虚弱,脉象无力 。兼见喘促气短,喉中痰鸣,语言无力,吐痰清稀,动则汗出,舌淡脉无力,为肺气不足;气息短促,动则喘甚,汗出肢冷,舌淡脉沉,为肺肾两虚 。
治疗
(一)基本治疗
1.实证
[治则]平喘降逆,宣肺化痰 。
[处方]定喘、肺俞、尺泽、列缺、丰隆、天突
[加减]风寒犯肺加风池、风门;痰热壅肺加合谷、内庭 。
[操作]以上诸穴均用泻法留针,因于风寒者,胸背部腧穴可酌加隔姜灸或艾条灸;风门、肺俞两穴针灸后,再加拔火罐 。针天突时,病人采用平卧位,头向后仰,在天突穴处先进针0.2寸,然后针柄靠喉结,针尖紧沿胸骨柄后面刺入1寸 。因于风热者,强刺激间歇留针,每隔5分钟行针1次,约30分钟左右,待喘促稍平后再出针 。
2.虚证
[治则]扶正固本 。
[处方]定喘、膏肓、肺俞、太渊、肾俞、太溪
[加减]肺气不足加气海、足三里;肺肾两虚加命门、关元 。
[操作]以上诸穴针用补法,刺激宜轻,取穴宜少,以上取穴选穴较多者可采用分组交替轮用的方法 。可久留针,还可在背部腧穴上拔火罐 。可配合灸法 。
(二)其他治疗
1.灸法
[取穴]大椎、肺俞、风门、膏肓、天突
[操作]艾炷如枣核大,可直接灸5~7壮,也可用隔药饼灸每穴3~5壮,以皮肤微红为度 。化脓灸,传统上在小暑至白露施治 。用细艾绒经压碾制成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灸治,每穴5~9壮,灸后敷以膏药,保持疮口清洁,并有20~30天的化脓期,间日灸治一穴,每疗程取3~4穴 。每年夏季做一个疗程 。
2.穴位敷贴
[取穴]肺俞、定喘、膏盲、膻中、脾俞、肾俞、气海
[操作]用白芥子30克、甘遂15克、细辛15克共为细末,用生姜汁调药粉成糊状,制成药饼,如蚕豆大,敷于穴位上,用胶布固定 。贴30~60分钟后取掉,局部可有红晕微痛为度 。在“三伏”期间贴敷,适用于缓解期 。
3.耳针
[取穴]平喘、肾上腺、肺、支气管、皮质下、神门、内分泌、交感
[操作]每次2~3穴,以毫针刺,留针5~10分钟;或用埋针、埋药法,留针24小时,每次选穴3~5个,两耳交替使用 。缓解期可用压丸法,以王不留行籽贴压,以巩固疗效 。
4.穴位注射
(1)扑尔敏穴位注射
[取穴]定喘、肺俞、天突、膻中、中府、孔最、丰隆、身柱
【哮喘针灸诊疗 哮喘针灸诊疗指南】[操作]用扑尔敏注射液2毫升加注射用水至5毫升,取背部一穴配孔最,或取胸部一穴配丰隆,两组交替 。每穴1毫升,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
(2)胎盘注射液注射
[取穴]足三里、定喘
[操作]用胎盘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每次取1~2穴,每穴注射0.5~1毫升,逐日更换 。本法适用于缓解期 。
5.激光针
[取穴]定喘、肺俞、膻中、肾俞、丰隆、足三里
[操作]应用小功率的氦-氖激光针照射,也可用光导纤维对准穴位照射 。照射距离一般为30~50毫米,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每日照射1次,每次取2~4穴,每穴照射2~5分钟,10~15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7~10天 。也可在耳穴照射,取穴平喘、肺、内分泌、肾上腺等 。
6.穴位埋线
[取穴]大椎、肺俞、膻中
[操作]在选定穴上,皮肤作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后,用缝皮针将“0”号羊肠线埋于穴位下肌肉层内,一般选用3~4穴,大部分用胸背部穴位,适用于哮喘的缓解期 。
7.皮肤针
[取穴]发作期治标,以胸腰部、前后肋间为主,配肘窝、大鱼际、小鱼际、剑突下、气管两侧、大椎、内关、足三里、孔最 。缓解期治本,以肺经症状为主者,刺激胸部、前后肋间、中府、俞府、太渊、膻中为主,配刺气管两侧、后颈、胸腰部及上腹部;以脾经症状为主者,刺激胸腰上腹部为主,叩刺气管两侧及颈、骶部、胸椎1~5、俞府、气海、膻中、中府 。除上述外,凡有阳性反应物发现处(条索、结节囊肿等),以及异常反应区亦为重点刺激部位 。
[操作]发作期,每日治疗2~3次,用重刺激 。缓解期,每日治疗1次,7次为一疗程 。以后隔日1次,21次为一大疗程,均为中等刺激 。
(三)适宜技术
1.天灸防治支气管哮喘
(1)肺俞、胃俞、志室、膻中
(2)脾俞、风门、膏盲、天突
(3)肾俞、定喘、心俞、中脘
背部穴位均取双侧,1次1组,3组交替使用 。
[操作]将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按一定比例(白芥子40%、细辛40%、甘遂10%、延胡10%)共研细末 。新鲜老生姜去皮后,石磨磨碎,再用纱布包裹过滤绞汁,用密闭容器保存在4~8℃低温下,用时倒出(姜汁低温保存下不超过48小时,常温中暴露在空气中的姜汁有效使用时间为不超过2小时) 。把药末、姜汁按照1:1比例(如10克药末用10毫升姜汁)调和,并制成1厘米×1厘米×1厘米大小的药饼,药饼质地干湿适中,并准备胶布以将药饼固定于穴位上 。将药物贴于穴位上,每次贴药1小时,10天贴1次,治疗3个月,共9次 。
2.清喘穴治疗哮喘技术
[取穴]清喘穴(位于廉泉穴和天突穴之间,环状软骨正中下方凹陷,以手指触之有抵触感) 。
[操作]患者取仰头位,用酒精(或碘伏)常规消毒针刺穴位,医生以右手持针于清喘穴垂直进针0.2厘米,震颤5秒钟,患者可即刻止喘 。若5秒钟时未达到止喘,可将针提至皮下,先向左斜刺0.5厘米,提插3次,再将针提至皮下,向右斜刺0.5厘米,提插3次,将针提至皮下向下斜刺0.3厘米,手法以震颤为主 。同时嘱病人全身放松深吸气,深呼气,患者在0.7~1分钟内止喘 。10天为一疗程,若病情需要,休息3天,可继续针刺第二疗程 。
推荐阅读
- 针灸和艾灸的区别 传统针灸的7种实用功效
- 阴虚体质人的中医诊疗
- 咳喘怎样治 哮喘的祖传秘方
- 哮喘发作难以忍受的 治疗哮喘的食疗偏方推荐
- 导致哮喘猝死的原因有哪些
- 针灸的功效与作用
-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怎么治疗呢?
- 鼻炎引起哮喘怎么办呢?
- 夏天过敏性哮喘要注意什么
- 变异性哮喘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