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臣陶澍在品评不同季节的安化茶时评道“……黄芽虽晚出,味厚亦非劣”,此处的黄芽是指立夏之后所采之茶,原料较为粗老 。但却“味厚”,相对于清明前茶的雀舌,具褒义和赞赏之意 。?现代人对茶品质的认定一般建立在原料的老嫩程度上即“嫩者优,老者劣”,笔者觉得有欠客观和公正,嫩者固然有其优势,但也不能否认老者的特点 。历史上,古代贞茶大多为芽茶,嫩度较高,因为皇宫贵族、达官贵胄无论吃、穿、用的东西都是世上的珍稀之物,茶自然电不例外,从茶品数量上来说,芽茶少,采摘亦难,自然奇货可居,故而对嫩者推荐备至,上行下效,古往今来人们便接受了这一既定的评茶标准 。?生活中,茶瘾较重,口味较浓的茶人是不太注重茶之嫩度的,反而喜欢饮用具有一定成熟度的茶品,因为它的滋味和香气较浓,茶味和茶气劲道足,视为“成熟之茶” 。?成熟度较高的茶品,如果不经过加工的特殊处理,其滋味苦涩,且粗老气较重,难以下咽 。古人不经意中发现渥堆变黑的茶滋味醇和,汤色红浓,更适合饮用,便把这一工艺固定下来,于是诞生了一个新的茶类——黑茶 。黑茶通过渥堆发酵,高温火焙等工艺,达到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效果 。历史上,黑茶茶品一开始是由嫩度较高的芽叶加工而成的,因为当时西北地区饮茶风俗还只限于上层社会,饮用人群少,“贡茶”、“芽茶”即可满足这一部分人的需求 。这些“细茶”(应属绿茶类)通过蒸压后,因当时落后的运输条件和长距离的运输路程 。到达消费区域后便转色变成了乌茶,乌茶的口感和汤色,经多年的积累,便约定俗成 。直到宋朝末年,由于人口激增,茶叶需求量大增,而茶叶供应又跟不上需求量的增加,于是出现了“黑茶供应不足,请奏增加生产,运销西北各省”的奏章 。在这种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只有采用较粗老的芽叶“以充其数”,久而久之,西北地区的平民百姓便接受了这种产品形式,饮用至今 。粗老之茶,通过蒸压和长途运输过程中的湿热作用,呈现出“不苦不涩,汤色红浓,滋味醇厚”的品质特点,且价格便宜,很快便成了“一日不可无”之物了 。?事实上老茶自有老茶的特点 。明.屠隆《茶笺》载:“采茶不必太细,细则芽初萌而味欠足;不必太青,青则茶已老而味欠嫩;须谷雨前后,觅成叶带微绿而园且厚老为尚 。”成熟之叶尽管有些苦涩成分,但整枝内含成分并不比幼嫩的一芽一叶低,且某些化学成分(如茶多糖、蛋白质、矿物质、茶皂素等)比幼嫩叶高出多倍,香气成分也大多保留在成熟的茶叶梗茎内,如乌龙茶的香气较高与其采用成熟度较高的原料有一定的关系 。黑茶的保健功能在某种程度上也与原料的成熟度有关 。?另外,黑茶中的某些茶品是需要一定的成熟度和含梗量的,试验证明,茯砖茶含梗量太低则会因为砖身过紧影响透气,反而不利于“冠突散囊菌”的生长和繁殖 。因为“冠突散囊菌”是一种好气性真菌 。此外,一定的含梗量利于砖内水分的排出,也有利于增黑茶含梗量标准 。
推荐阅读
- 百合银耳红枣枸杞汤需要哪些原料
- 浙江口味蒸菜图片
- 冰糖炖燕窝 冰糖炖燕窝的烹饪方法
- 尿素生产需要什么原料
- 红糖水的制作方法
- 黍是小米吗
- 华贵优雅的老贡眉
- 燕窝花胶炖牛奶的做法 花胶燕窝炖牛奶怎么做
- 紫茉莉的文化传说
- 固特异鞋子是名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