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中国六堡茶》


十 《中国六堡茶》

文章插图
清朝中后期 , 随着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渗透程度加深 , 中国社会开始变得动荡不安 , 盗匪横行 。为躲避乱世 , 大量南方地区的居民在同乡、亲友的影响下 , 纷纷背井离乡 , 远涉南洋谋生 。这种行为 , 广东人称之为“落南洋” 。而这些远赴重洋谋生的中国人 , 也顺带将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饮茶习惯带到了那边 。
【十 《中国六堡茶》】为躲避战乱 , 当时有不少岭南居民选择到南洋谋生 。
早在15世纪初马六甲王朝时代 , 马来西亚的锡矿开采就已有相当规模 。随着马来西亚先后于1847年和1880年 , 在霹雳州的拉律和近打谷发现蕴藏丰富的锡矿后 , 大批华南移民纷纷涌向马来西亚 。他们的到来 , 不仅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 也带动了广东人所钟爱的六堡茶大量出口南洋 , 六堡茶产量和出口量再次得到飞速发展 。
一杯六堡浸润几代华人衷肠 , 马来西亚茶艺协会成立十周年纪念特刊中 , 描绘采矿工人喝六堡茶的绘画作品 。
从这个阶段起直至抗战开始的1937年 , 可以称之为六堡茶的第一次大兴盛时期 , 正是六堡茶业发展史上的第四阶段——鼎盛阶段 。
据当时海关资料统计 , 1866年我国茶叶输出的总额为120万担 , 且年年递增 。在马来西亚近打谷发现锡矿的两年后 , 即1882年 , 总额已增加到201万担;至1886年 , 四年间更猛增到221.7万担 , 创造了当时我国茶叶出口的最高纪录 。
由于六堡茶品质醇厚、价廉、风味功效独特 , 耐存放 , 因而很快受到港、澳 , 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市场主销区认可 , 加之水路运输通畅 , 运输费用低廉 , 需求量不断增加 。
销售畅旺促进了当时六堡茶的种植和产制 。在六堡山区乃至周边地区 , 包括当时的四堡、五堡等地 , 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 产量逐年增加 , 出现了家家户户种茶、制茶的兴旺景象 。
六堡茶销售兴旺 , 使得当时整个六堡每家每户都种植六堡茶 。
据从小做茶 , 现年90多岁的六堡老茶人李旭秋回忆 ,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 六堡乡漫山遍野都是茶园 , 即使是三口之家的小户 , 也种有几块茶园 。当时的六堡茶乡 , 家家户户种茶、做茶 , 景象非常壮观 。
每当采茶时节到来 , 人们便需要揉捻大量的茶青 。当时没有揉捻机械 , 茶农几乎都是用脚踩揉的 。一般的做法是:双手攀扶着门头或廊道的一根横木 , 然后用脚踩揉茶青 。那时候 , 几乎每家有这种横杆、茶灶和其他制茶工具 。
说起当时以脚踩茶的揉捻工艺 , 李旭秋老人还津津乐道 , 说那时候踩茶还是很需要功夫的 , 技术好的茶农可以把大大一堆的茶青揉踩成为很大的很圆的一团 , 不会散开 。
由于当时六堡镇普遍做茶 , 因而流传有这么个说法 , 要分辨一个人是否为六堡人非常容易 , 只要看他的脚即可 , 脚黑的一定是六堡人 。原来 , 由于要用脚踩搓揉 , 在茶汁液的浸染下 , 久而久之脚便黑了 。
李旭秋老人说 , 他们家三、四个人 , 一造可以做200斤茶叶 , 因为还要兼顾种稻什么的 , 数量算是少的了 。有的人家一造就可产茶1000斤 , 按一年可以采收四造茶算 , 一年可产茶达4000斤 。老人把笔者带到屋外 , 指着远处几个山头说 , 当年那些山上都种满了茶树 , 现在上山去找 , 估计还可以找到一些当年的老茶树根 。
当年的黑石、恭州、芦笛、理冲等地方是六堡茶的主产茶区 , 而其他如梧峒、高枧、大宁等地方曾经也有相当面积的种植和生产 , 可以说是盛况空前 。
而为了远洋运输的需要 , 人们对六堡茶制茶工艺也进行了重大改革 , 两次蒸焗压箩成为六堡茶制作的标准工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