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黛

【青黛】青黛介绍

【别名】
靛花(《简便单方》),青蛤粉(《纲目》),青缸花(《外科正宗》),蓝露,淀花(《手板发蒙》),靛沫花(《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
【汉语拼音】
qingdai
【名称英】
Indigo Naturalis 。
【成份】
含靛蓝5%以上 。
【加工采集】
十字花科草本植物菘蓝的新鲜叶经加工制得粉末 。
【药材鉴别】
本品为极细的粉末,灰蓝色或深蓝色,质轻,易飞扬,可粘手粘纸 。具草腥气,味微酸 。以体轻、粉细,能浮于水面,燃烧时生紫红色火焰者为佳 。如质重坚实,呈团块状,有白色小点,置水中有颗粒状下沉者品质为次 。
主产于福建、云南、江苏、安徽等地 。此外,江西、河南、四川等地亦产 。福建所产的品质最佳,称建青黛 。
【药理作用】
对炭疽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金黄色球菌有抑制作用 。
【炮制】
青黛:拣去杂质,过罗 。飞青黛:筛去杂质,置乳钵内,加适量清水,混和研细,复注入清水,轻轻搅动,使细粉悬浮,倾入另一容器中,待沉淀后,倒去清水,然后将沉淀之粉末,倾倒于铺上白纸的筛内,晒干,研细 。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解毒 。治温病热盛,斑疹,吐血、咯血,小儿惊痫,疮肿,丹毒,蛇虫咬伤 。
①《药性论》:"解小儿疳热、消瘦,杀虫 。"
②《本草拾遗》:"解毒 。小儿丹热,和水服之 。"
③《开宝本草》:"主解诸药毒,小儿诸热,惊痫发热,天行头痛寒热,煎水研服之 。亦摩敷热疮、恶肿、金疮、下血、蛇犬等毒 。"
④《本草蒙筌》:"泻肝,止暴注,消上膈痰火,驱时疫头痛,敛伤寒亦斑,水调服之 。"
⑤《纲目》:"去热烦,吐血,咯血,斑疮,阴疮,杀恶虫 。"
⑥《本草述》:"治中风、头风、胁痛、瘈疭、颤振、眩晕、咳嗽、久嗽、呕吐、舌衄、咳嗽血,颓疝 。"
⑦《本经逢原》:"治温毒发斑及产后热痢下重 。"
⑧《要药分剂》:"除热解毒,兼能凉血 。"
⑨《岭南采药录》:"可涂疮及痄腮 。又治眼热有膜及吐血,内服之 。"
【性味】
咸,寒 。
①《药性论》:"味甘,平 。"
②《开宝本草》:"味咸,寒,无毒 。"
③《医林纂要》:"辛咸 。"
④《本草再新》:"味苦,性寒,无毒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8分,或入丸、散 。外用:干撒或调敷 。
【宜忌】
《本草从新》:"中寒者勿使 。"
【贮藏】
置干燥处 。
【副作用】
1.急性毒性:小鼠一次灌胃靛蓝32g/kg,靛玉红25g/kg,均不引起动物死亡,而靛蓝和靛玉红一次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2.20±0.23g/kg和1.11±0.14g/kg 。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1.1-2.0g/kg 。小鼠灌胃5g/kg,连续5天,观察1周,结果未见动物发生死亡和出现明显毒性反应 。2.亚急性毒性:大鼠灌胃靛玉红每日500g/kg,连续一个月未见体重、血象;骨髓象、肝功能、心电图改变 。毒性:靛玉红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为1310±140mg/kg 。靛玉红200mg/kg灌胃,连续1个月,可使大鼠肝细胞肿胀变性,核及核仁肥大,灌胃给药连续6个月,肝细胞出现肿胀、溶解性环死及萎缩变性 。长时间给药,对小鼠、大鼠、豚鼠正常造血细胞生成均无明显影响 。给犬分别灌胃靛玉红20、100、200mg/kg,连续6个月,结果小剂量组的食欲和生长情况与对照组相似,而大、中剂量组服药后动物出现食欲减少、腹泻、便血以及SGPT升高和灶性肝细胞坏死等反应 。但3个剂量组的血象、骨髓象都未见明显抑制,对肾功能、心电图也无影响 。
【归经】
归肝;肺;胃经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50~ 80厘米,茎圆柱形,淡紫红色,下部节处生须根 。单叶互生 。花序穗状,顶生或腋生,花淡红色,密集;花被5深裂 。瘦果卵形,具3棱,黑褐色,含种子1枚,包于宿存的花被内 。
【临床应用】
治疗鼻衄
用鼻钳扩大鼻前孔,查明出血部位,然后用消毒棉球蘸青黛粉塞入鼻腔,压迫出血点 。上药时,应嘱患者暂停吸气,以防青黛吸入引起咳嗽 。治疗20例,13例用药1次、4例用药2次、2例用药3次(另加针刺),鼻衄停止;1例无效 。
【药用部位】
为爵床科植物马蓝、豆科植物木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或蓼科植物蓼蓝叶中的干燥色素 。植物形态详"木蓝"、"板蓝根"、"蓝实"各条 。
【来自何书】
《药性录》

    推荐阅读